用"監控"來監督學習?家長的"監獄式教育",或許會毀了孩子

學習一直都是橫跨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之一,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的矛盾與爭端,大多都是由於學習上的問題。父母希望孩子學習優秀,能夠成績在學校位列前茅,能夠有好的學歷上一個好的學校。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學習,有的孩子對於學習是不熱衷的孩子不願意去學習,認為學習禁錮了自己的自由,讓自己沒得玩。而且學習會讓自己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整天都忙於學習。


用

但是父母又要讓孩子去學習,父母對孩子的學習一直都是很重視的,不希望孩子懈怠,學習對學習而認真,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一向都是抓得很嚴重,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很重視,父母對於孩子的監督都是很到位的,對於孩子的學習,父母都是親自監督,讓孩子能夠進行學習,不懈怠學習,對學習認真。

一:父母監督孩子學習的行為

1、時刻盯著孩子學習

父母對於孩子學習很是重視,不希望孩子懈怠與學習,但是孩子總是懶散,忘記去學習會很是難受,不會主動去學習,所以父母就會對孩子進行了監督學習,父母採用了監控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監督。父母時刻囑咐孩子去學習,帶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總是在旁邊盯著孩子監控孩子是否在學習一旦發現孩子沒有學習,父母就會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教育。每當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總是會在旁邊盯著,站在旁邊默默無聲的看著孩子學習,父母的這種時刻盯著的行為去監督孩子,讓孩子感到自己就像監獄裡的人一樣,總是為監控著。

2、裝監控監督孩子學習

有些父母並不是能夠時時刻刻在孩子旁邊盯著孩子學習的,所以父母為了能夠監督孩子學習,父母就會在孩子的房間裝監控攝像頭,能夠讓父母進行監控,不需要總是盯著孩子,這方便父母對孩子學習的監督。一旦發現孩子沒有學習,父母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提醒以及警告。裝監控能夠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


用

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重視到這種程度,時時刻刻都在監控孩子,學習父母用監控的方式監督孩子的學習,雖然能夠讓孩子不懈怠於學習,能夠定時完成學習任務。但是這種監控方式去監督孩子,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就像監獄裡的放人一樣時時要受到監控,這種監控的感覺讓孩子感覺很不好。父母總是用這種監獄式的教育來監督孩子的學習,這對於孩子學習效果並沒有提高作用,反而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江蘇南京一個14歲男孩,因為爸爸要在他房間裡裝監控,報警了。認為爸爸侵犯他的隱私權。男孩說:我沉迷遊戲,有時候熬夜晚,爸爸要裝監控,控制我。爸爸說:"我監控你什麼了?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裝監控?我們兩個人不在家,都在外面做生意,就是提示你,不讓你玩遊戲!"

二:監獄式教育對孩子的危害

1、對學習產生反感

孩子總是在總監獄式教育下進行學習,孩子總是被父母監控著學習,相信這種感覺是所有人都不想有的,被人監控的感覺很不好。孩子在這種教育下學習的話,孩子會對學習產生厭惡感,不希望自己總是在被人視察監控下學習,即使孩子對於學習有著興趣感,孩子也是會因為這監控的事情變得反感,孩子對於學習很是反感。


用

2、影響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父母總是用監控的方式去監督孩子學習,孩子每天的行為都在父母的監控之下,父母對於孩子的行為存在著不信任,對於孩子父母沒有給予適當的信任,孩子每天活在父母的監控之下,感覺壓力很大,覺得自己總是在父母的監控下生活,對於父母的行為很不接受。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感,和父母發生矛盾,從而引起之間關係變得緊張。在長期的監控之下,孩子對父母產生的矛盾和怨恨感逐漸增多,從而引起了不斷的爭端,不斷的爭吵,從而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最終導致關係破裂。

著名英劇《黑鏡子》在新的一季中,便有一集探討監控技術可能帶來的影響。劇情中,一位母親為孩子植入了可24小時監控的"天使方舟"芯片,並難以自制地監視、干涉孩子的生活,最終母女決裂。

"沙子在手中緊握,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孩子也是這樣,越控制越叛逆。《小歡喜》中的英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媽媽想讓她留在北京,但是她卻想考南大。媽媽偷偷給她改了志願,她就氣得去跳河。當媽媽趕到時,她聲淚俱下地控訴"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3、引發心理問題

父母總是用監控的方式去對孩子進行監督,對於孩子的監督學習形成了可以說是一種變態行為,父母認為自己的這種行為能夠讓孩子很好地學習,不會懈怠學習,對於孩子的學習能夠有幫助。但是卻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總是在父母的監控下學習,孩子總是接受父母的時刻監控,讓孩子的壓力很大,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孩子的內心會變得抑鬱,孩子每天都是在高壓力的狀態下生活,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越來越陰暗,讓孩子心理出現問題。


用

父母總是對孩子進行監控,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監督,父母過度監控孩子,讓孩子學習,會讓孩子對於學習產生反感,會毀掉孩子的。父母對於兒子的學習教育沒有進行正確的方法,採用這種監獄式的教育並不是能夠對孩子的學習起作用的,反而會引起反作用。父母總想著監獄式的教育,能夠讓孩子主動去學習,督促孩子的學習,防止孩子學習懈怠,但是這種方式並不可取,只會毀了孩子的未來。父母想要對孩子進行監督學習,這是對孩子好的,但是父母也要採取正確的方式進行監督。

三:如何進行正確的監督

1、父母不要過度監控

父母不要總是去監控孩子的學習情況,父母不要總是時刻盯著孩子,父母也要讓孩子有自己的自由空間,讓孩子自己去主動學習,監控孩子學習是好,但是不要總是去監督,在某個時刻可以進行監控一下,對孩子的懈怠情況進行教育。但是最起碼的自由空間還是要給予孩子的,讓孩子有放鬆的時間,不要總是過著別人監控的生活。


用

2、父母要親自陪伴孩子學習

父母監督孩子學習,不要總是用監控的方式進行監督,父母要親自陪伴孩子學習,但是陪伴孩子學習的方式也不是總是在旁邊緊緊的盯著孩子學習,這種是起不到效果的。父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應該讓孩子得到放鬆,父母對孩子作業進行輔導,然後在陪伴的過程中慢慢引導孩子學習,而不是坐在旁邊緊盯著孩子學習,父母要參與孩子的學習當中去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起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3、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父母想要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監督,那麼就應該讓孩子有規律的學習,父母應該要幫孩子制定好學習計劃,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然後讓孩子自由控制自己的時間。父母可以讓孩子進行對學習計劃的完成程度,讓孩子對自己的時間進行把控。讓孩子進行規律性的學習,也是對孩子進行監督的一種方式,與其讓孩子整天待在自己眼皮底下學習,還不如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習,完成好學習任務後自己去玩。總是監控孩子去學習,這會讓孩子學習效率下降,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會減少。

孩子的學習是比較重要的,這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發展,所以父母要讓孩子進行學習,讓孩子學習優秀。但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過於重視,太過於執著,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過於強迫。父母總是去強迫孩子學習,讓孩子不懈怠於學習,所以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學習,就會用監控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監督,讓孩子能夠去學習。


用

但是這種方式對於孩子的發展是不好的,採用這種監獄式的教育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會有所影響,父母應該要採用正確的方法對孩子進行監督,讓孩子能夠主動性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去學習,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不要太過於強迫,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父母要善於對孩子進行監督學習,要用正確的監督方式,這樣才能讓孩子學習主動,心理健康。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