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反對形式主義不能“只喊口號不發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 強調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加強源頭治理和制度建設,為進一步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讓幹部心無旁騖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行動指南。

形式主義讓基層幹部既深惡痛絕又深陷其中,必須從源頭加以治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幹部負擔重、壓力大已是眾所周知。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形式主義的東西佔用了大量時間、耗費了大量精力。比如,重“痕”不重“績”,過多要求基層提供圖片視頻等資料作為工作佐證;不同部門的調研扎堆、流於形式,基層疲於接待等。但這些問題的解決,只靠基層是無法做到的。正如有的基層幹部所說,“雖然我對處處留痕也很反感,但當下如果不靠痕跡管理,一些不作為的幹部就更難管理了”。要讓形式主義徹底沒有市場,必須加強結果導向,將有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群眾的評價怎麼樣作為考核評價一個地方或單位工作的標尺,切實發揮考核的“指揮棒”功能,增加考核的“含金量”。

反對形式主義必須讓基層幹部真正嚐到甜頭,防止“只喊口號不發糖”。形式主義的實質就是“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紮紮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矛盾和問題”,通俗地說就是“作秀、做戲、不做事”,甚至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以新的形式主義代替舊的形式主義。就此而言,為基層減負必須讓基層有感,要真正把基層幹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真正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真正激發他們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氣神。為此,必須堅持以上率下狠抓落實,堅持一級做給一級看,抓好本級帶下級。上級不搞形式主義考核了,下級不“挖空心思編數字”了,自然就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工作落實了。

不解決問題,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既體現了政策的連續性,也契合了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現實需要,具有重要意義,必須深入抓、見實效,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作風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