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文|吾恩淇


王充在《論衡·感虛篇》裡寫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意思是,人若誠心到了,就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真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用這句說盛長楓的妻子柳氏,再合適不過了。

柳氏,她的父親柳銘柳大人,品級官位僅次於盛紘,是正五品的大理寺左寺丞。柳大人和盛紘是同窗,二人關係也很好。

柳家是書香世家,代代簪纓,是綿延一兩百年的世家望族。雖說,柳家比不上盛長柏的妻子海家那麼有名望,但也頗有根基。

柳氏出身於大家族,又是家中排行第三的嫡次女,身份何其尊貴。她嫁給盛長楓這個庶子,著實是“低嫁”了。

但柳氏從未有過任何“不甘”。

相反,她進了盛家以後,便憑藉一顆“真心”,積極、樂觀地經營起自己的婚姻和生活。

因為“真”,她極為努力;因為“真”,在面對任何事情時,她都懷揣著積極的心態;因為“真”,她贏得了盛家所有人的認可。

《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這就是柳氏,一個有著赤誠真心的女人。

她識大體,眼明心亮,還不乏手段。所以,她能成為內宅裡的“高手”,為盛家守好大後方。她還能馭夫有道,不僅督促盛長楓在學業上取得進步,還讓他改掉了沾花惹草的壞毛病。

可以說,盛長楓娶了她,真是三生有幸。

我看《知否》原著時,對柳氏這個人物很是讚許。但這種讚許裡邊,是有一部分對她的同情。因為我覺得,女人若嫁給盛長楓這種沒主心骨的男人,太累了。

但柳氏嫁給盛長楓以後,雖看不慣他輕浮的性子,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通過努力,扭轉了這種局面,還引導盛長楓走上了一條逆襲之路。

《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柳氏一心輔助和鞭策盛長楓,好讓他變得更優秀。

柳氏和盛長楓剛成婚時,過得並不和諧。柳氏長得一般,又很古板,這讓嘗過很多鮮花豔草的盛長楓,很是鬱悶。

所以,他們成婚第五日,盛長楓就去了通房屋裡。

面對自己男人這樣的態度,一般女人肯定受不了,可柳氏呢?

她毫不在意。

她先是斷了盛長楓的花銷銀子,又聯合祖母盛老太太和公爹盛紘,讓他們一起幫她“改造”盛長楓。

在盛老太太和盛紘眼裡:“凡是柳氏的主張都是對的,凡是柳氏的做法必有深意。”

柳氏贏得了這兩位大咖級別的關照後,更是穩操勝券。

原著裡這樣說的:“盛紘抓著長楓的功課不放,按著吃飯頓數來訓兒子,老太太認為夫妻不和都是長楓的錯,拿著盛紘那句‘盛家長子必要嫡出’的話,一氣發落了長楓屋裡四個通房,都隔離到莊子裡去了。”

《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盛長楓從小被林姨娘嬌生慣養,他性情溫柔軟弱,根本受不了來自於父親和祖母的雙面打擊,他苦不堪言,難過得直流眼淚。

然而,正當他對生活無比絕望時,柳氏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盛長楓這才明白,他不是孤單一人,他已經有妻子了,而妻子,就是那個能跟他同風雨,共患難的人。

“也不知三奶奶說了什麼,聽丫頭們說,三爺跟個娃娃似的,撲在三奶奶懷裡狠哭了一頓。第二日,三奶奶臉也不板著了,說話也不難聽了,溫溫柔柔的,兩人好的跟蜜糖似的。後來三奶奶把那幾個通房領了回來,三爺感念她的賢惠,反跟她更好了,又主動散了兩個,只留下兩個老實本分的。如今,三奶奶正促著三爺好好讀書呢。”

以上,是房媽媽跟盛明蘭講述的內容,可見,柳氏真是好手段。

她不僅讓盛長楓明白了她存在的意義,還俘獲了盛長楓的心,讓他心甘情願地去好好學習。

《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我一直在想,柳氏這樣對盛長楓,主要是因為,她真的想跟盛長楓好好過。然而,怎麼才能好好過下去?

就是做到彼此認可。

柳氏如此用心幫助盛長楓,一心要讓他變好,就是對他的一種認可。他是她的丈夫,她不管,誰管?而盛長楓經過此事,也認可了柳氏的好。

只要他們夫妻同心,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

後來,盛長楓日漸長進了,柳氏也沒有閒著,她逐漸撐起了盛家的內宅。

王氏毒害盛老太太那件事爆發後,王氏被罰回了宥陽老家,為老太太唸經祈福。後來,盛長柏到別的地方任職,他和海氏夫妻倆帶著老太太走了,盛家,就剩下盛紘和長楓夫妻,還有一個沒娶妻的小長棟。

《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於是,柳氏自然承擔起盛家內宅的諸多事宜。

柳氏是名門閨秀,“管家”對她來說,是信手拈來的事情。在她的努力下,盛家內宅的瑣碎事宜是井井有條的。

不僅如此,盛墨蘭公爹去世,也是她出面料理的。

她禮數週全,面面俱到,就連國舅爺沈從興的大娘子張氏,在盛明蘭面前說起柳氏時,也是滿臉的稱讚。張氏還說:“我娘說,表姑姑素少夸人的,這回也贊你三嫂嫂好呢。”

柳氏真的是那種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人。她做事穩妥,所以盛紘經常委派她打理家中事宜,其中,就包括幫小長棟“相親”。

我讀到這段時,覺得特別喜感。

盛紘委派柳氏去相沈繡巧,為此,柳氏一夜沒睡,她很擔心自己眼拙,怕相不好這門親,毀了長棟一輩子。

她說:“老爺發話,叫我幫著相看,真真難死我了。我才多大年紀,懂得什麼了,哪夠給小叔叔瞧媳婦的。”

於是,柳氏拉來大姐盛華蘭和六妹妹盛明蘭,陪她一起相。最終,她們一起,幫著長棟把親事給說定了。

《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而結局也是十分好的,盛長棟的妻子沈繡巧,是個難得的老實心善的小女人。他們小夫妻倆,日子過得比誰都甜蜜。

就這樣,柳氏身為當家主母,憑藉自己對盛家的真心付出,以及自己的努力,她在盛家穩穩地站住了腳跟。

在盛家,沒有人不說她好。

盛明蘭和祖母盛老太太說:“三哥哥娶了個好媳婦。”

盛紘對盛長楓誇讚柳氏:“你媳婦是個賢惠的,你不許淘氣胡鬧。”

其實,一個人“好”與“不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柳氏的至誠“真心”,早已體現在諸多事宜上,她的好,都是努力做出來的。

所以,她才能得到全家人的認可。

然而,柳氏最厲害的還不止這些,她對林姨娘,更顯露出她對盛家、對丈夫盛長楓的“一片真心”。

柳氏對林姨娘是排斥的。

她早就聽聞了林姨娘的事,所以,她堅決不同意林姨娘再進盛府。

《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當盛墨蘭逼問盛長楓,要他向爹爹求情,讓林姨娘回來時,柳氏用三句話,就輕鬆把盛墨蘭擋了回去。

“相公是男子漢,可正因是男子漢,就更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四妹妹飽讀詩書,怎麼連這個道理也不懂了?”

“姨娘對相公有生恩不假,可在姨娘上頭,還有老太太,老爺和太太。難不成為著姨娘一個,就罔顧對老太太,老爺和太太的孝道了麼?”

“四妹,你也是為人妻,為人母的,難不成你覺著姨娘做得對?”

這三句話,每一句都極為在理,不容反駁。

盛墨蘭聽後,很氣憤地走了。盛明蘭在一旁聽著,心裡直叫好,覺得盛長楓有這樣一個明理、厲害妻子,真是撿到寶了。

那麼,柳氏為什麼對林姨娘那麼反對林姨娘回來?

《知否》原著:柳氏憑藉一顆“真心”,引導盛長楓走上逆襲之路

因為她“拎得清”。

她早就聽說過林姨娘的事情,也親眼見過林姨娘,她比誰都明白,林姨娘立身不正,再加上她在莊子裡熬了那麼多年,周身上下,滿滿的負能量。

讓這樣一個人回到家裡,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柳氏才會那麼堅決。

柳氏的用心良苦,盛長楓懂,盛家除了盛墨蘭,也都懂。

柳氏就這樣,在一顆“真心”的驅使下,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婚姻,維護著盛家的安定和團結,所以,她的結局,沒理由不好。

她和丈夫盛長楓,夫妻和睦,比翼雙飛。

即使,她的日子會過得累一些,但起碼,她通過努力,讓原本那些“不好”,變成了“好”,這種生活,更有成就感吧。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柳氏沒有辜負。

希望還在慵懶中的你,也積極起來,莫要辜負任何可以讓婚姻,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機會。

我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