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依依,離別之苦,古詩詞中以柳惜別的名場面

古人送別,常折柳相贈。大致因為柳樹的“柳”和“留”諧音,古詩詞中常用柳樹的意向來表達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其中不乏經典之作和名場面。

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寫柳的詩詞中,我最喜歡“楊柳岸,曉風殘月”,出自柳永的《雨霖鈴》。柳永是著名的宋代詞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詞風悲涼,雅俗共賞。

原文如下: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楊柳依依,離別之苦,古詩詞中以柳惜別的名場面

雨霖鈴

這是一首典型的送別詞,戀人執手,淚眼凝噎。“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說不知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在楊柳岸邊,獨自面對淒冷的晨風和空中的殘月了。楊柳岸,曉風,殘月,僅七個字就將戀人離別的悽苦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有離別,就有思念。“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寫的就是閨中少婦思念丈夫之情。該詩句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閨怨》,是一首著名的七言絕句。王昌齡以七絕詩尤為出色,人稱“七絕聖手”。

原文如下: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楊柳依依,離別之苦,古詩詞中以柳惜別的名場面

閨怨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這名閨中少婦本來天真爛漫,不知愁為何物,在明媚的春日裡著裝打扮,登上高樓。忽然看到陌頭的楊柳青青、春色正濃,惆悵與思念之情湧上心頭,她後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立業。這首詩筆法細膩、含蓄,寥寥數字,勾勒出一個本來無憂、觸景生情、心生幽怨的閨中少婦形象,刻畫了這名貴族少婦賞春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離別也不一定是愛人之間的離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就書寫了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其中一首。

原文如下: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楊柳依依,離別之苦,古詩詞中以柳惜別的名場面

涼州詞

這首詩是講詩人初到涼州之時,面對邊城的遼闊景象,有感而發:黃河遠遠望去好像奔流在白雲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山峻嶺之間。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楊柳》這般哀怨的曲子,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在黃河、白雲、孤城這樣蒼涼的環境下,戍邊的將士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子又恰好是《折楊柳》,這不禁勾起了戍邊士兵們的思鄉之情。有鄉愁、有抱怨、但更有責任,整首詩蒼涼慷慨,悲而不忿,非但不頹廢,反倒有幾分豁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