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奖电影《绿皮书》,这三个桥段你真的看懂了吗?

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目前已在中国院线上映,这是一部关于种族与友情的影片,整部电影的基调也是温柔又刚毅,即使不深入分析也能感受到它节奏完美的剧情以及给人温暖的感受,但是为什么《绿皮书》能获得如此成就,其中这几个点你看懂了吗?

奥奖电影《绿皮书》,这三个桥段你真的看懂了吗?

绿皮书剧照

一、吃鸡桥段,在旅程过程中Tony与Shirley经过肯塔基州,肯塔基州的炸鸡( Kentucky Fried Chicken),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肯德基是非常出名的,Tony毫不犹豫的下车买了一大桶炸鸡,边开车边吃,非常享受,而在他建议Shirley也尝尝时Shirley表现的非常抗拒,甚至有些局促不安,Tony说:“尝一下吧,你们这些人(黑人)都喜欢吃这个”,此时Shirley回应:“你在假设我们这个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句话其实就暗含了种族问题。

奥奖电影《绿皮书》,这三个桥段你真的看懂了吗?

剧中经典的吃鸡桥段

1962年的美国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很严重,并且大部分黑人都生活在社会底层,炸鸡这种相对廉价又美味的垃圾食品就成了黑人们的最爱,面对Shirley指出的问题,Tony回应道:“哦不,就算你说所有的意大利佬都喜欢吃披萨、意面、肉球我不是会感到被冒犯的”。然后在Tony的威逼利诱下Shirley终于尝了他之前从未吃过的炸鸡,结果就是“真香”。

奥奖电影《绿皮书》,这三个桥段你真的看懂了吗?

敏感群体常常脆弱

很显然,这个桥段说得是种族自信问题,如果一个种族或者群体足够自信,他们就不会计较别人怎么评判他们,而长期面对不公对待的群体就会产生自信缺失,在涉及到种族问题上,黑人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群体。可以对比女权问题,激进女权主义者其实就是自信的缺失,这种心理反而会阻碍真正平等的实现。再譬如在美国曾经有个人羞辱亚洲人:“吃米饭去吧!” ,最好的回应就是:“好嘞哥,米饭挺好吃的你要不要也试试?”,回归到电影里,这段剧情是想说:嘿,兄弟,这不过是炸鸡,一种食物罢了,好吃就是好吃,只有最无能的人才会把它上升的种族问题。

奥奖电影《绿皮书》,这三个桥段你真的看懂了吗?

不同的世界,炸鸡对他们也意味着不同

二、“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也不够男人,那么告诉我,我究竟是谁?”,这段话发生在Tony和Shirley的一次争吵中,由Shirley在大雨中怒喊出来,在这之前,Tony说:“我很清楚我自己是谁,我这辈子都住在布朗克斯的街坊里,跟我的父母和兄弟一起,现在还有我的孩子,我是那个每天拼命挣钱好让一家人吃上饭的混蛋,你呢,每天跑遍世界各地给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演奏,我住在街上而你坐在王位上,所以我的世界比你要黑的多!”

奥奖电影《绿皮书》,这三个桥段你真的看懂了吗?

游离于两个世界使Shirley认同感缺失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大人物让Shirley给他们演奏,只是为了让他们感觉自己有文化,Shirley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身处白人群体里的一个黑鬼罢了,Shirley生活在不同其他黑人的高品位生活中,但又不被高层次的认可,甚至连他的性取向都无法被人接受,其身份认同的缺失便非常明显,他是一个不被认同的人,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

奥奖电影《绿皮书》,这三个桥段你真的看懂了吗?

朋友无关黑白

很庆幸的是,他把这些都告诉了Tony,一个白人,足以证明这里Shirley已经认可了Tony。

三、结局,“世界上所有最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为什么电影的结局转了一个弯,Shirley没有接受Tony的圣诞晚餐邀请,但后来又主动找上门,好像做了个没意义的转折,其实就印证那天Tony告诉Shirley的:“世界上所有最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Shirley也有过这种害怕,但最终他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奥奖电影《绿皮书》,这三个桥段你真的看懂了吗?

迈出这一步,Shirley的自我救赎

同时这样结局才使电影的结尾更像个结尾,试想一下如果Shirley直接接受Tony的邀请,那么结局就太过平滑了,也算是学院派电影处理节奏的一个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