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漫長“封城”初解,意大利復工但主要商業街仍然冷清

經歷近2個月的“封鎖”,意大利大約440萬人自4日起獲準恢復工作,標誌意大利進入抗疫和恢復經濟並行的第二階段,各行業將逐步復工復產,但各級學校仍未開放。

欧洲最漫长“封城”初解,意大利复工但主要商业街仍然冷清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恢復! 一些限制措施開始解除

意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4日在一封致國民信中說:“這是一頁我們必須用信任與責任書寫的新篇章。”

在歐洲,意大利最早暴發大規模疫情,自1月31日起實施緊急狀態,意大利民事保護部門5月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當天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到211938例,為歐洲第二多。3月10日,意大利在歐洲最早進入“封城”狀態,並兩次延長,直到5月3日。

數百萬人獲准復工的同時,意大利各地一些限制出行措施也開始解除。羅馬錢皮諾機場和佛羅倫薩佩雷托拉機場恢復運營。城際高速列車只允許有工作等正當理由才能乘坐,且須進行體溫檢測。羅馬、米蘭、那不勒斯等大城市在早高峰時段重現交通擁堵現象。

在首都羅馬,市中心重現往來車流,建築工地和製造工坊恢復運營,鮮花商也自“鎖城”以來首次回到坎波代菲奧裡市場。花商斯特凡諾·富爾維告訴美聯社記者:“這些確實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喜悅,人們已經盼望了很多天。”與其他商家一樣,富爾維必須計算何時復工最佳,因為仍有大量消費者待在家中,導致消費需求有限,而鮮花保鮮期又不長。他不指望能在短期內實現收支平衡,“但在某種程度上必須冒下險”。

恢復! 主要商業街仍然冷冷清清

記者在羅馬街頭看到,車流量明顯增加,行人也多了不少,大部分人戴著口罩。路邊一些咖啡館恢復營業,服務人員戴著口罩,顧客買完咖啡站在店外喝。主要商業街仍然冷冷清清,大部分店鋪還沒開門。在著名的博爾蓋塞公園,不少人在散步、鍛鍊和遛狗,但人員密度不大。在西班牙廣場能看到遛狗、散步的當地人,基本不見遊客蹤跡。

隨著歐洲多地感染率降低,有些實驗性恢復公眾生活的措施在試水,但總體而言,出於擔心引發第二輪疫情擴散,歐洲各國政府對解除民眾行動限制仍保持謹慎。

比利時允許一些公司向員工開放辦公室,但仍鼓勵遠程辦公。與意大利人、希臘人以及歐洲其他地方多數民眾一樣,比利時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需要戴口罩。

意大利開始允許哀悼者出席葬禮,但僅限15人之內,尚無全面放開限制的說法。儘管餐館擦淨地板,準備提供外賣服務,但開放堂食仍需等待數週。意大利人出行還需攜帶證明,解釋出行原因。當前,可接受的出行理由範圍擴大,包括走親訪友。

希臘也從4日起放鬆封鎖,取消對人們出行前需要發送短信或攜帶自書出行理由證明的要求。一些美髮店、書店、體育用品店等商店重新開放,但需要遵守嚴格的衛生和社交疏離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