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古人離個婚都如此文雅

讀讀宋朝的“放妻書”

今天聽到劉敏濤的《宋朝小日子》講到宋朝人的“離婚協議”是怎麼寫的,頓時好奇,聽完一大感受便是,看看,古人離個婚都不失儒雅,在看看自己身邊發生的,遇到的當事人的離婚糾紛,不少都是雞飛狗跳,冷靜些的也是隻關注財產和子女撫養,閒少關注夫妻本身的過往今生,一副老死不相往來。下面我就把這一期節目內容照搬過來,大家評評。

瞧!古人離個婚都如此文雅

當時的一份放棄書內容:

某專甲/謹立/放妻手書蓋說夫婦之緣,恩深義重,論談共被之因,結誓幽遠。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年結緣,始配今生夫婦;若結緣不合,比是怨家,故來相對。妻則一言十口,夫則反木(目)生嫌,似貓鼠相憎,如狼犬一處。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於時年月日/謹立/除書。

敦煌出土的“放妻書”,大體都是這個格式。開頭都會以“我們聽說”的語氣,深情款款地講述離婚人對於婚姻的理解:“夫婦之緣,恩深義重”;隨後筆鋒一轉,“吐槽”實際生活中夫妻之不相得;最後,就如“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夫妻訣別,也互道珍重,互贈祝福:“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讀這些“放妻書”,我們可以確知:唐宋時代,一對夫妻不管在實際生活中多麼難以相處,但他們達成離婚共識之後,在書寫離婚協議的時候,卻都表現出謙謙君子與窈窕淑女所應有的禮節、教養。

這便是文明的體現。只有一個文明的時代,男女離婚才會表現得如此文質彬彬、彬彬有禮。

看完之後,我們是否也該好好的思考婚姻的本質是什麼,生活的本質是什麼,問問自己的初心,是否錯的都是對方,自己有沒有忘卻曾經的諾言。即使,多年後,確實因為難以相互而走向離婚,是否也該學學古人,表現出自己的謙謙君子或窈窕淑女的禮節、教養,互道一句珍重。

瞧!古人離個婚都如此文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