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將面臨第二波失業潮

本週公佈的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遭受巨大沖擊。經濟學家警告,即使政府解除封鎖,第二波失業潮也可能衝擊發達國家。

歐美國家將面臨第二波失業潮

經濟學家警告,隨著企業重新評估在一個持續社交疏離時代的運營能力,即使政府開始解除封鎖,第二波失業潮也可能衝擊發達經濟體。

本週公佈的數據顯示,減緩新冠病毒傳播的措施,給勞動力市場造成了越來越大的損害。

在美國,逾380萬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使自停擺以來6周裡的總申請人數超過3000萬。在歐洲,官方失業數據低估了損害的嚴重程度,但最大的五個經濟體的國民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逾3500萬工人的部分工資由國家支付,這是通過特定的計劃,這些計劃允許僱主暫時讓員工休假,收回成本。

德國聯邦就業局本週表示,其名為“短工津貼計劃”的短期休假計劃現覆蓋逾1000萬工人,這是此前估計數字的兩倍,超過工人總數的五分之一。在法國,名為“部分失業補助”的類似計劃在過去一週裡新增了100萬工人,使其總覆蓋人數達到1130萬,超過工人總數的四分之一。

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本週表示,“勞動力市場狀況已大幅惡化”,美聯儲主席傑伊•鮑威爾表示,目睹近年來的就業崗位增加面臨威脅“令人心碎”,這些新增崗位的最大的受益者是少數族裔社區裡的低收入人群。

鮑威爾表示,未來一週裡公佈的數據可能顯示美國失業率在兩個月時間裡從50年低點升至兩位數,他承認,“回到更正常的失業水平可能尚需時日”。

聯合國機構國際勞工組織預測,2020年第二季度勞動時間的直接減少量,將相當於3億多個全職工作崗位的喪失。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一旦各國政府開始放鬆封鎖,重新開放部分經濟領域,有多少人能重返工作崗位,或找到新工作。

目前為止,政策制定者的重點是支持企業,使其能承受住短期收入下降的衝擊,同時為企業提供資金,讓暫時休假的員工能繼續留在企業裡。這旨在避免員工陷入長期失業,同時使企業和整體經濟在限制解除時能快速恢復全面產能。

德意志銀行首席歐洲經濟學家馬克•沃爾表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你也是在談論一場巨大的衝擊。”他補充稱,歐元區的失業率可能比疫情爆發前的約7%高出一到兩倍。

現在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疫情對GDP的短期衝擊將比政府最初預期的更大,復甦所需時間將更長。

風險敞口最大行業裡的企業開始認識到,它們將無法恢復正常業務,並面臨大規模裁員的需要。

飛機制造商波音本週表示將裁員10%,英國航空表示將不得不裁員1.2萬人,低成本航空公司瑞安航空表示將裁減至多3000個工作崗位。

貝倫貝格銀行經濟學家弗洛裡安•亨斯表示,他預計歐洲各國政府將延長和擴大休假計劃,以控制損失,但他補充稱,他仍預計失業率在明年夏季之前不會開始下降。

他表示:“第二波可能在半年或12個月後到來,屆時我們將最終掌握更多證據,顯示多少公司挺過了危機,多少沒有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