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說南京大屠殺之前,我們先看一段趙廷喜與楊靖宇的對話。

趙廷喜見楊靖宇幾天沒有吃飯,臉上、手上、腳上都是凍瘡,趙廷喜說:“我看還是投降吧,如今滿洲國不殺投降的人。”趙廷喜哪裡知道,豈止不殺,如果楊靖宇投降,日本人還打算讓他出任偽滿洲國軍政部長,利用楊靖宇的影響制服東北抗聯。只剩單槍匹馬的楊靖宇沉默了一會兒,對趙廷喜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請讀到這段歷史場景的每一個人自行把自己的角色自行代入,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是什麼階層?你會怎樣的選擇?答案就在其中!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渺小,但這絕不意味著你可以蔑視崇高!蒙元入侵中國,遂有大明又復漢官威儀;滿清神州陸沉,終被辛亥重開華夏之天。一時間的挫敗,只要信念不滅,起碼還保留了復興的一線生機。反而大家都那麼現實,那就真的滅亡了。看看歷史上曾創造過偉大文明的民族,有多少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而我們憑什麼延續到今天?可能就是我們這個文明,這個民族總有一部分人絕不那麼現實,幹一些市儈們無法理解的“扯淡”的事情,這也許是我們的民族魂?!

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中華之英雄:楊靖宇

因此對於部隊指揮官而言,重要的不是體現抵抗意志,這固然很重要,但是面對不能守衛的地區,或者自己的部隊有被人包圍的危險,就要或者撤退,或者試圖去瓦解敵人的迂迴,除非是部隊真的逃不出來了,才考慮死守陣地消耗敵人,被包圍的部隊對己方也是很有價值的,要維持包圍圈,敵人就會有很大一部分兵力被牽制在包圍圈附近,這段時間主力或者反攻或者趕快撤退都是好的,像南京這種,就應該儘快把軍隊運過長江,以及幾個月以前就可以疏散民眾,看情況可以留一支部隊在城裡面死守。結果最後搞成撤退不成功,疏散不及時,軍民全被人包了餃子屠殺,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公審唐智生!

但按南京的當時情況來看,南京是不可能出現抵抗的!

第一,淞滬大潰敗造成對南京守軍有巨大影響。

第二,軍隊對百姓有權威性,小唐司令都跑了,下面的都不會死命保護首都,憑什麼讓我們在這堆命,不但缺乏一個民族英雄的正面抵抗形象,小唐司令都成反面典型的代表了!百姓的希望也就沒了,激發不起反抗的慾望。

第三,人類的恐懼心理以及中國人民特有的生命安全權利移交國家現象。其實就算南京抵抗,死難的人數也不會少,甚至也許會更多。但是即使這樣,我們抵抗的勇氣不會稍減,我們不會像牲口一樣任人屠殺,我們要像勇士一樣光榮地戰死,哪怕是婦女兒童。與敵皆亡,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其志,這才是我們的民族魂。既然我們沒有了生存的希望,那就一定要要爭取死亡的尊嚴。以色列有哭牆,我華夏就沒有嗎?須知日本人在解剖楊靖宇將軍的遺體後,受到了怎樣的精神震撼啊。就是這種精神,護佑著我們的民族,走過數千年風雨,中國人在此!

關於大屠殺,我也惋惜國人的渙散和麻木。但是當事人有更現實的考慮,逆來順受活下來的可能性更大。雖然這句話刺耳,但是幾千年下來,就是寧為瓦全,不為玉碎,中華文明才流傳下來的。客觀上來講,當時實力絕對不對等,不是勇敢和堅持就能改變的。昨天被欺負,今天成了游擊戰士,但欺負對肉體的傷害和精神的摧殘是我們難以想象的。當年日本戰敗的時候也有一億玉碎的說法,實際上如果到那個地步,佔領軍完全可以讓日本島生靈滅絕,真的就是一地玻璃碴子了。德國人對蘇聯佔領軍的搶奪也是毫無辦法。戰爭之所以殘酷和滅絕人性,就是因為弱肉強食,種族滅絕,而且無能為力。

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我們可以對比南京大屠殺和斯大林格勒戰役,二者雖都是國家生死存亡的戰鬥,但二者卻有了截然相反的結果。

首先兩場戰役的背景完全不盡相同,南京保衛戰屬抗戰初期,而斯大林格勒已經接近決戰時刻,戰鬥初期的蘇聯又何嘗不是一系列的潰敗,士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又決定著戰鬥最終走向又真實存在的東西,經歷了慘烈的淞滬會戰和遷都影響的國軍士氣如何可想而已,假使與斯大林格勒一樣,以退無可退,背後就是最後一片戰場時,那時的南京軍民就絕不會再是待宰的羔羊。

再者,斯大林格勒戰役時蘇聯已經入冬,氣候環境是戰鬥的關鍵因素,南京守軍當時並未佔有一絲一毫的天時地利人和,最後看歷史就避不開歷史背景,當時的唐生智是主動請纓還是勉為其難,又或者是為了重奪兵權所對戰局抱有的一定幻想,現在也都不太好判斷,就當時最高指揮在戰鬥局勢急轉之下時所做的判斷都是極其混沌的,不該守,又不得不守,怎麼守,守到什麼程度,完全沒有方向頭緒,下屬部隊到士兵個人,不都是在打一場不得不敗的戰爭嗎?但是國軍將士在戰鬥中的抵抗,拼殺的精神是不可抹殺的,日軍進城後的屠城除了因為南京是首都,逼迫政府儘快投降外,就是遭到了比想象中激烈很多的反抗,本以為是順風順水的戰役,最後也遭遇了不小的損失,當即屠城洩憤。

手段那麼單一主要目的是不是屠城就難說了,其實斷水和水淹在古代就是同種類型的屠城,一般倖存的數量和陸軍屠城拋下的倖存者數量相差不大,另外配合在地面水源和地下水網裡投毒,單單水資源一塊就可以屠城了,當然還有拋撒毒氣彈,製造瘟疫汙染糧食等手段並用,還好日軍沒有研發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要不然絕對會拿中國的城市做實驗,不需要陸軍,一顆什麼彈就能毀掉一個城市,日軍用陸軍屠城恐怕還想保留可掠奪的城市資源和歷練部分新兵的心思在裡面,所以不管用何種方式對待南京同胞,外族侵略者都是不拿中國人當人對待的。

我們要給犧牲的國軍將士一個公平的評價。


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面對國家生死存亡,我國或許可以從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學到點什麼

明治維新那麼長時間。日本軍隊的素質和能力。遠非中國軍隊可以比的。淞滬會戰,白崇禧一開始也感覺國軍打的窩囊。桂軍上,結果傷亡慘重也沒用。淞滬一戰國軍精銳已經被打半殘了。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是以農業國對抗工業國。而蘇德則是歐洲當時數一數二的工業國。他們屬於完整的超級工業國對決,我們則是農業國軍閥聯盟對抗日本工業國整體國家。正面硬抗打不贏,很多戰術戰法也不太管用。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能堅持有一定的客觀因素。一個是蘇聯的冬天極其恐怖,二是背靠伏爾加河,並且德軍一直沒有切斷河上的運輸,讓補給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進城。如果對比南京的話,還有一個優勢:斯大林格勒近幾百年都是軍事重鎮,並且是工業城市。最後的廢墟站正是這兩樣讓蘇聯紅軍有險可守,畢竟之前是高樓,鋼鐵廠之類的大建築,即使炸塌了裡面也可以隱蔽很多人。對比當時的南京,如果被鬼子圍住,首先長江完全沒有複製伏爾加生命線的可能,其次當時南京雖貴為國都,但從歷史照片來看,多為平房,還是一把火就能燒塌的那種,大建築都集中在內城中心地帶,那麼大的地方被鬼子圍住了,缺少給養也撐不了多久。

同意南京會更慘烈的觀點,但是不屈不撓在歷史上很多時候是閃光點啊,近代歷史,很多時候都擺脫不了奮發,戰鬥,慘敗,投降氣息,丟下苦難的民眾,被宰割的命運,就算放眼中國古代很多時候統治者在面對外族的時候也很難擺脫這樣的宿命。所以淋漓的鮮血澆灌了這個苦難的民族,不惜用最悲壯的征程去開拓天地,依託於城市的底層勞動者在寒冷的冬天,在交通便利,有江河,沒有大量山林覆蓋的平原地帶用被潰兵覆蓋的家底去抗爭,即使是組織程度很好的老革命根據地百姓也不容易吧,因為苦難的歷史,所以更要珍重,更要勉勵前行,走這段沾滿血淚充滿迷霧坎坷崎嶇的道路。

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戰犯松井石根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受審

既然知道南京可能遭遇浩劫,為什麼不組織疏散?

特意下令把所有的江輪全部開到武漢,守軍和居民需要撤退的時候,連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沒有。既然做出死守的架勢,號稱要不怕犧牲,與南京共存亡,為什麼自己坐船逃跑,而不是以身殉職?自己逃跑,又斷了士兵和百姓的生路。我先失陪了,你們背水一戰,捨生取義,壯烈殉國吧。給自己留下生路,讓別人以死相拼,如果別人拼不過,就是懦弱。事後用基層士兵和普通百姓的血,顯示國軍做出重大犧牲。這種做法,與火災過程中,除了給自己留下逃生出口,關閉所有逃生出口;危急時刻,不組織撲救,而是自己逃生;自己逃跑之後,順手鎖死逃生門如出一轍。浩劫發生以後,用這種事情歷史上常有,為當事人的愚蠢和自私開脫,如果不是愚蠢,就是缺乏基本的良知。

如果事先就準備抵抗了,你會手無寸鐵嗎?越怕死越要死,不怕死反而有一線生機。不討論政府怎麼樣?不糾結是不是要鼓勵和宣傳?就問一個簡單的問題,當一個手無寸鐵的平民面對絕境的時刻,是像豬羊一樣被殺戮,跪下來等著被砍頭?還是奮起一搏,哪怕直面是註定的死亡?在這種情況下爭取拉一個敵人墊背,至少咬一塊肉下來也算。這個觀點一定有很多地方的人認同,同樣有很多地方的人不認同,文化使然。最後很悲哀的告訴你一個事實,我們還算是戰勝過吧?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在戰後得到清算了嗎?參與屠殺的部隊得到正義的制裁嗎?在30餘萬冤魂的血仇沒有得到清洗之前,沒有任何人擁有代表他們寬恕的權力。希望這些罹難同胞的冤魂早日得以救贖,這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歷史責任。

其實我真的不是特別明白當初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場景。因為照理說,一個人如果是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肯定要死了,是怎麼樣也會發狂的拉人墊背的。比如人溺水的時候,這種絕望的知道生命要結束所帶來的慌亂肯定會讓人不顧一切的試圖抓住一切有可能的生機。所以我覺得即便是拋開那些所謂的民族大義,氣節,從本能上不應該也是要抵抗嗎?還是說日軍都是把人騙到一個地方然後出其不意的槍殺?即便是這樣,一次兩次得逞、後面的人總會發現吧?

南京大屠殺,為何中國人不全力反抗?以史實為例,細數背後的原因

勿忘國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在自己國家的合法領土上進行相對於侵略者而展開的武裝抵抗,是公民的神聖權力和天然義務。從這個意義上講,日內瓦公約更應該是佔領方的道德自我約束,而不是被佔領方必須遵守的鐵律,這也是現代人類文明社會為戰爭法則劃下的最終底線。並且平民武裝抵抗的先驅正是當今新羅馬帝國的獨立先輩,正是北美殖民地民兵的武裝抵抗,才造就了今日的美國的偉大和輝煌。雖然我不是很喜歡現在的美利堅,但是卻不得不承認這種為了自由和尊嚴而奮起抗爭的精神正是造就美國的強國之魂,而這正是值得學習和效仿的。我們的和平來應該來自於我們的鬥爭而不是敵人的施捨,希望我們的公民精神早日覺醒吧。對了,南京平民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也沒有得到日內瓦公約的保護吧,把自己的安危寄託於敵人的慈悲,這是一個悲劇。南京30餘萬同胞的罹難給我們上了沉重的一課!

南京保衛戰還是有一些敢打硬仗的!那一仗消耗了很多的黃埔精銳!我認為任何一個有民族精神的中國軍人是不會放棄而任人宰割的!我感覺有時打仗打得是一種氣勢!如果心裡膽怯,就不要強撐著,想好退路!給自己,也給別人一個選擇的機會!背水一戰,是因為有實力做後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