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五子良將”是怎樣評出來的?

蜀漢的“五虎上將”為世人所熟知,曹魏也有與之類似的“五子良將”,他們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和徐晃。陳壽在《三國志》中,將此五人合傳,敘述他們的生平事蹟,且有評語: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五子良將”沒有正式評選過,是陳壽依據曹操建立魏國的過程中,諸將領的功績等因素做出的評價。在所有曹魏武將的傳記中,《張樂於張徐傳》在魏書十七,僅次於魏書九的《諸夏侯曹傳》,也就是俗稱的曹魏“八虎騎”,他們是清一色的曹氏宗親。

曹魏“五子良將”是怎樣評出來的?

“五子”位次

對於同處一傳的“五子良將”來說,他們也是有先後次序的,顯然不是按照姓氏筆畫排序,也不是不是拼音首字母排序,排序體現了是作者陳壽的價值取向,而陳壽的主要評判依據應當是功績和資歷。

曹操在漢末的崛起,和對曹魏基業的開創,主要得力於兩大集團,譙沛武將集團和汝穎謀士集團。“五子良將”既非曹氏宗親,也非豪門名士,他們籍貫各異,代表了漢末不同地域的割據勢力,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從州郡小吏,或者基層軍官,依靠勇武善戰,逐漸積累軍功,而獲得名聲和地位。

張遼,曾在丁原、董卓、呂布手下任職,198年率眾歸順曹操,是幷州軍的代表。張遼北征烏桓,南御東吳,稱得上是曹魏的頭號先鋒戰將。222年,張遼病逝,諡號“剛侯”。

樂進,在190年就加入曹操,是曹魏起兵時期的代表。樂進跟隨曹操南征北戰,見證了曹魏勢力的崛起,曾參加官渡之戰、合肥之戰。218年,樂進病逝,諡號“威侯”。

于禁,原為鮑信部將,192年加入曹操,是泰山軍的代表。于禁威嚴毅重,善於治軍,曾為維護軍法殺掉舊友昌豨。在樊城之戰中,于禁為保全士兵,被迫投降。曹丕在曹操墓前刻畫于禁降蜀圖案,于禁見到後羞愧難當,於221年抑鬱而死,諡號“厲侯”。

曹魏“五子良將”是怎樣評出來的?

張郃,曾在韓馥、袁紹麾下效力,200年投奔曹操,是冀州軍的代表。張郃多次參與對蜀作戰,漢中之戰,在夏侯淵戰死的情況下,臨時出任主帥,率部安全撤退。231年,張郃在迎擊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戰役中,遇伏中箭,不治身亡,諡號“壯侯”。

徐晃,原為楊奉部下,於197年投奔曹操,是漢末中央軍的代表。徐晃智勇雙全,久經沙場,在與顏良、文丑、馬超、關羽這些當世名將的對抗中,徐晃都是獲勝的一方。227年,徐晃病逝,諡號“壯侯”。

“五子”分期

206年,曹操專門向漢獻帝上表,表奏樂進為折衝將軍,于禁為虎威將軍,張遼為蕩寇將軍,這是對平定中原有功將領的一次總結性封賞。206年之後,中原將領樂進、于禁被派往南線,防禦東吳孫權,監督青徐豪霸,張遼繼續在北征烏桓一役中建功,北方將領張郃、徐晃則在西征雍涼,以及對蜀作戰的軍事行動中藉機興起。

他們五人當中,我們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到前後兩個梯隊,前期是樂進、于禁、張遼,後期是張遼、張郃、徐晃。張遼作為第一梯隊的重要成員,和第二梯隊的領軍成員,是貫穿兩個階段的軍事重臣,也奠定了他“五子”之首的地位。

這種格局我們可以找到另外一個佐證,即通過四方將軍的任職的情況,來考察“五子良將”的分期和位次。

曹魏“五子良將”是怎樣評出來的?

參照蜀漢的“五虎上將”,他們是劉備漢中王時期(219年)一次性加封的四方將軍(在蜀漢官爵體系中,左將軍略高於右將軍,與我們常說的關張馬黃趙的排名略有不同),即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再加上翊軍將軍趙雲。

同樣的,我們可以以同時期曹魏陣營中的四方將軍作為“五子良將”的參照,選擇曹操稱魏王的216年(實際上曹操稱魏公的213年,已經擁有了相對獨立的封國),和曹丕代漢自立的220年兩個時點作為對比。

216年魏王時期的四方將軍和五子良將任職:

前將軍:夏侯惇(219年)

右將軍:樂進

左將軍:于禁

後將軍:朱靈

徵東將軍:張遼

平寇將軍:徐晃

蕩寇將軍:張郃

220年文帝時期的四方將軍和五子良將任職:

前將軍:張遼

右將軍:徐晃

左將軍:張郃

後將軍:文聘

死亡:樂進

安遠將軍:于禁(被貶)

對比前後兩期的四方將軍,可以發現任職無一重合。如果以建安元年(196年)為界劃分,樂進、于禁屬於在這之前加入的將領,張遼、徐晃、張郃屬於在這之後加入的將領,與216年、220年這兩個時期的四方將軍任職情況恰好對應。前期徵東將軍張遼僅次於四方將軍,在後期作為前將軍,成為了四方將軍之首,這與前文以206年的封賞為界得出的結論也是一致的。

對於曾擔任四方將軍的非“五子良將”,也應該予以關注,思考一下他們為什麼不在“五子良將”之列?在這些人選之外的將領,有沒有成為“五子良將”的可能呢?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逐個探討。

曹魏“五子良將”是怎樣評出來的?

宗親將領

對於曹氏、夏侯氏這些宗親將領來說,在曹魏勢力擴展最為迅猛的時期,也是征戰最多的事期,總體表現不如“五子良將”,從216年的加封情況來看,也確實比不上“五子良將”的地位。216年到220年短短的幾年時間,曹魏勢力發展得已經較為成熟,漢魏易代的條件也逐漸具備,在曹丕稱帝后,宗親將領的地位得到快速提升,夏侯惇一年的時間內從前將軍提升為大將軍,可惜隨即去世,曹仁升任車騎將軍,曹洪昇任驃騎將軍,地位皆在擔任四方將軍的“五子良將”之上,宗親將領的新生代曹休、曹真也迅速成長,後來都做到了大司馬、大將軍。

自曹操190年起兵開始,宗親將領多承擔從徵、徵糧、留守、統帥中軍這些任務,而相比之下,活躍於戰場前線的將領立功的機會則更多。而從後來擔任的角色來看,曹仁、曹洪這些宗親將領逐漸擔任獨當一面的統帥角色,而“五子良將”往往承擔先鋒、救援、斷後這些攻堅任務,打勝了平分秋色,打敗了獨擔罪責,導致他們在付出與收穫的分配機制中,處於先天的不利角色。在前期的征戰中,他們優良的戰績還是給自己加分不少,在後期卻不乏“五子降將”的詬病。

曹魏的武官位次,尤其是曹丕稱帝之後,軍功和資歷的因素逐漸淡化,“誰最能打”對於宗親將領來說根本不重要,“為誰而打”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顯然,宗親將領沒有參評陳壽的“五子良將”,是因為沒有可比性。

“候補”良將

朱靈,原為袁紹部將,在曹操東征陶謙的時候,奉袁紹之命援助曹操,後來就留在了曹操陣營,隨曹操征伐四方,屢建戰功,曾位居後將軍,僅次於徐晃。後來,曹操擔心朱靈不聽指揮,發生變故,就讓于禁奪了他的兵權。實際上,在《三國志》中,朱靈是附在《張樂於張徐傳》之後的“第六人”,由於陳壽評語中有“時之良將,五子為先”的評語,因此朱靈便“名不見了經傳”了。

曹魏“五子良將”是怎樣評出來的?

221年,文聘接替朱靈成為後將軍。文聘原為劉表部將,於208年投奔曹操,資歷自然無法與其他幾位四方將軍相比,不過他在曹魏的南線作戰中屢立戰功,大有後來居上的意思,成為了後將軍朱靈的替補。

李典也是早期跟隨曹操的將領之一,在兗州時期便加入曹操陣營,是于禁的老搭檔,也是後來合肥之戰的主要指揮官(張遼、李典、樂進)之一。不同於五子良將的是,李典不是寒門出身,也非拔於行伍,他出身豪族地主,而且文武兼備,可以自成體系,獨當一面,而這種身份本是曹操早期打擊防範的對象之一。另外,李典三十六歲就去世了,失去了更多的立功機會。無論如何,陳壽將李典列為魏書十八之首,緊隨“五子良將”之後,是對他的功績、才能的肯定,也反映出他不亞於“五子良將”的地位。

曹魏“五子良將”是怎樣評出來的?

對於“五子良將”的“熱門人選”還可以繼續討論,只是有的去世的早,有的出生的晚,有的供職中軍,有的執掌一方,他們也許驍勇善戰,也許功高卓著,然而就“時之良將”所隱含的評定條件來講,“五子”是當之無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