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軟骨頭叛變我軍,我們損失達數千人,他卻成功逃脫!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王牌部隊38軍和敵人激戰了九個晝夜,卻沒能拿下白馬山,還付出了7000多人的傷亡代價,那麼什麼原因導致了志願軍38軍這一次失利,主要是出在叛徒谷中蛟的身上。谷中蛟是38軍114師340團七連的一名文化教員,戰前團領導選拔突擊隊員的時候,谷中蛟的姿態很高,寫了好幾份請戰書,表示要在戰場上立功。


此人是軟骨頭叛變我軍,我們損失達數千人,他卻成功逃脫!

按照以往的慣例,文化教員一般不擔任突擊隊員的,谷中蛟對此心知肚明,他之所以要寫請戰書,就是斷定了上級不會同意他上前線,這樣一來,既給上級留下了好印象,又不用參加突擊隊去冒險,可謂是一舉兩得。谷中蛟的算盤打得很好,不料上級見他寫了數份請戰書,態度堅決,為了不打擊他的積極性,就批准了他的請求,谷中蛟得知這個結果之後傻眼了,他知道戰鬥打響後,突擊隊將會成為第一支和敵人拼命的部隊,一想到這裡這個軟骨頭的傢伙就害怕。


此人是軟骨頭叛變我軍,我們損失達數千人,他卻成功逃脫!

於是在白馬山戰役發起的前四天趁著上級往來查看道路之際,跑向了敵軍陣地叛變投敵,當時擔負白馬山防禦任務的是敵軍第9師,由於我軍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敵軍第9師對我38軍即將發起白馬山戰役的事情一無所知,前師正在舉行運動會,毫無防備。谷中蛟叛變之後,為了立功將我軍的計劃全部報告給了敵軍。


此人是軟骨頭叛變我軍,我們損失達數千人,他卻成功逃脫!

敵軍第9師師長立即命令部隊進入到戰鬥狀態,並作出針對性的部署,同時緊急求援,由於白馬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敵軍不敢怠慢,急忙派出九個炮兵營,44輛坦克支援敵軍第9師,這樣一來,敵人的防禦力量大大加強。谷中蛟叛變之後,38軍軍長江擁輝向兵團司令王近山請示打還是不打,最終王近山拍板按照原計劃進行突襲改為強攻,戰役發起之後,敵軍做了針對性的部署,又得到了敵軍的增援。


此人是軟骨頭叛變我軍,我們損失達數千人,他卻成功逃脫!

因此,38軍連攻了九個晝夜,也沒能拿下白馬山,最終被迫撤退。白馬山戰役由於谷中蛟的叛變,38軍付出了傷亡7000多人的代價,其中陣亡2000多人,重傷1000多人,輕傷4000多人。後來戰爭勝利之後,叛徒谷中蛟也失去了蹤跡,最後逃脫了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