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题记:记得曾经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好的最有价值的最有前途的作者和器物?”

1、

这时间过得是真快的,转眼已经是草长莺飞的时节。

犹然记得去年年底,朱清做2018年回顾的时候,问过我开头用什么句子好。

我说,“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吧。虽然已经被用滥,但放在芝山鱼堂的器物之上,却似乎有着非常贴切的契合感。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刻,阳光打在了鱼盘上,就像鱼儿游进了时光里。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

3月28日的上午,朱清在朋友圈贴出了一张英文的拍卖会截图。

我大概翻译了一下,应该是在欧洲某地举行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会,拍卖的是一只牡丹亭的金鱼杯子。英文标注写的是,一个彩色的瓷杯,上面装饰了一位女士、金鱼和鲜花。

杯子的拍卖价格是400欧元,折算成人民币大约三千多元。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朱清说,感谢致力于推广中国金鱼文化的每一个人。

我觉得,每一个认真工作的手艺人的作品都值得期待。

所以,我又收了朱清的两只芝山鱼堂款的金鱼器物,一只盘子和一个鼓形的笔筒。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敞口赏盘的画片设计很有些清玄的韵味。

整体运用了类似L形的构图,左侧用毛笔轻刷淡水,晕染出一片垂直的水面,而后在竖条中以写意的笔法描绘了湖石、水草和荷叶。

盘子的右下方,朱清竖写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整副画面的画眼,是两条姿态和颜色各异的兰寿金鱼,它们分别从左下和右上游入盘中,顿时让略显清冷的画片变得生动起来。

我想着,这清冽的湖水如同时光一般,两条金鱼是相逢一笑还是擦肩而过?

就像两个原本陌生的人,经历着情感与时空的交错,却不知晓何时能到达时间的彼岸。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

待到了笔筒之上,两条兰寿金鱼已经在快乐地追逐嬉戏了。

在这件鼓形器物上,朱清潜心钻研的瓷绘写意笔墨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荷叶的画法极具特色,大笔点涂的效果如同泼墨一般,而后细笔勾脉又表现出了荷叶韧劲的一面。水草出笔健朗,刚中见柔,杆上点刺,更显风姿,很有些石涛的味道。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最亮眼的自然还是两条兰寿金鱼,头型宽正如狮头,背弓圆润状如卧蛋,尾鳍四开。

游泳动荡俯仰呈婉转之态,五色纷纭显间合之巧,在草叶之间腾挪翻转,极具生活情趣,令人视之而忘忧。

这就是朱清作品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曾经看过一部《寿司之神》的记录片,小野二郎从30岁做寿司,研究了60年,91岁仍在坚持握寿司。他的技术举世无双,从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间,每个步骤都经过缜密计算。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间隐身东京办公大楼地下室的小店面,曾连续两年荣获米其林三颗星最高评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在他的店里,款待过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朱清从20多岁开始在瓷上画鱼,他不停地探索各种画鱼的技法,不断地改进着瓷器的胎釉工型,尽可能多地寻找金鱼瓷器文化的表现方法。

近十年下来,他依旧乐此不疲,并没有因为重复同一件事情而乏味无趣。

而从他的金鱼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生趣与活力之美。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就像小野二郎说,“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你让人敬重的关键。”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觉得,坚持着一辈子做一件事,然后将它做到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

相信时间,会给朱清一个最好的答案。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

记得曾经有人问,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好的最有价值的最有前途的作者和器物?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马未都就曾经说过,收藏是一门技术活,美学的培训过程很漫长。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但凡现在颇有些名气的玩家,无不是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心路历程,这个过程会极其地煎熬。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审美标准,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收藏方向,同时也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才会有所得。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就像京城的鸟叔,十几年前就开始收瓷,各个窑口早期的器物都有不少,当时的花费也不老少,为此没少被老婆埋怨。

但随着时间日长,当年的投入到了现在居然翻了数十倍,家人也就由得他继续玩耍了。他至今仍不停地搜罗市面上新出窑口的器物,眼光亦然老道。

每当晒瓷的时候,鸟叔总能掏出各个大大小小窑口的图片嘚瑟,众人皆服。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另一位临安的勇哥,短时间内斥巨资购入多个窑口的器物,连厕所都摆满了瓶罐杯子,被勇嫂好一顿批评才有所收敛。

但因为慷慨,虽然付了不少学费,却也搜罗了不少当代的茶器精品。当然,这只是他不差钱而游戏人生的一个乐子,本身并没有所谓的投资升值的想法。

每当看到他将瓶罐杯置垒出雷峰塔的模样,众人咸服。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当然,我觉得勇哥只是个例,鸟叔才是更适合大众的玩瓷方法。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能专注地持续下去,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让时间,给自己一个最好的答案。


这是我的茶器故事

我是陈不烦

我在这里,和你一起

玩茶器

玩瓷笔记:鱼在瓷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