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年後的反思——再讀《天朝的崩潰》

今年是紀念鴉片戰爭180週年。鴉片戰爭作為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戰爭而被載入史冊,它不僅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矛盾,也使得知識分子的民族自信心斷崖式下跌,同時,它將中國拖入世界工廠,將我們和傳統農業文明生生割裂,我們被迫開始學習,開始變革,開始跌跌撞撞的走進現代文明。


180年後的反思——再讀《天朝的崩潰》


《天朝的崩潰》作者茅海建先生,是1954年出生在上海的歷史學家,主修中國近現代政治和外交。他的人生黃金50年中,經歷了文革、文革後的社會大反思和改革開放,社會處於急劇變化中,史學家的反思、對史料的精密考證和對使得茅海建先生的研究拋卻了民族主義和情緒,從史料中抽絲撥繭,分析也更加理性冷靜、更加全面客觀。我認為當一個國家可以冷靜的剖析所受的傷害,才是一個成熟的國家。畢竟正如作者所說失敗的戰爭要比勝利的戰爭更能給我們啟示。勝利會讓人振奮,失敗會讓人反思。


說起鴉片戰爭,在我們很多人的腦海裡只是輪廓和片段的記憶,比如林則徐虎門硝煙、三元里抗英、關天培殉國等等,但若論起整個戰爭的來龍去脈,我們似乎又不甚瞭解,甚至被我們津津樂道的三元里抗擊,其意義遠遠大於抗爭效果。為什麼是大清末年被如此蹂躪,清12帝沒有一位庸主,第一次鴉片戰爭時中國的GDP佔世界的三分之一,為什麼是我們遭遇了這樣的戰爭?難道只是一句國力衰弱,閉關自守就可以解釋的嗎?這場戰爭看似突然,卻是眾多因素集合導致的“必然”,那麼到底是什麼讓大清轟然倒地,開始屈辱的進程呢?


180年後的反思——再讀《天朝的崩潰》


一、閉關自守、積弱不貧

在大航海之前是沒有世界史的,各個國家在區域內憑藉實力形成區域的中心。在大航海之後,殖民者通過掠奪和貿易將各個大洲聯繫在一起。商船即戰船,堅船利炮永遠是為貿易開道的。在這個過程的前半期,中國是不在其中的。對於西方各國來說,如果不是像利瑪竇或者郎世寧這樣的傳教士長期生活在中國的話,對中國的瞭解還停留在《馬可波羅》時代,對他們來說,中國是迷一樣的存在。對於東方各國,特別是東亞各國來說,中國是神一樣的存在,不僅因為儒家文化深遠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還因為在長久的歷史中,周邊各國被打怕了。

我們一直存在的天下觀念也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狹隘的天下觀念,這源自我們長久的處於農耕文明的食物鏈頂端。歷次外來入侵要麼被打敗,要麼最終被融合。長久的領先和心理上的優越性使我們沉浸在舒適區,喪失了危機感。

積貧積弱,一直是清末給我們的印象。站在國家的角度來看,我們或許國力弱,但是不論從哪個角度講,我們都不貧 。戰後的賠款相當於英國1843年全年GDP的三分之一。這場戰爭耗費了中國3000萬兩白銀的戰爭費用,加上2100萬銀元(西班牙銀元)的賠款(摺合1470萬白銀),這是什麼概念呢?當時1兩白銀相當於2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這是一大筆錢。此戰後,我們一路戰、一路敗、一路賠款、一路割地 ,國家機器仍能正常運轉,這些都需要巨大的財政支持。

站在百姓的角度來看,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國家對百姓不再蓄養民力,而是不斷使喚,3000萬兩戰爭費用中就有500萬是民間捐贈(也可以說搜刮來的)。現存的史料中幾乎沒有普通百姓的記錄。我們只知道當時百姓並沒有國家概念,英國人的戰船靠岸時,甚至還有人去穿上兜售茶葉蛋,他們只是想活命。這樣的社會基礎是不能指望有大規模的民間抗爭的,你可以說道光不懂得群眾路線,但是就當是的情況而言,對百姓來說,不論誰坐江山,都要繳糧納稅,抵抗是朝廷的事,他們只要活命。

我想很多人看到這裡會義憤填膺,怒斥不爭。但是所有的這些都建立在我們的認知基礎上,不要苛責前人,苛責他們沒有政治智慧和外交謀略,在時代的塵埃落下時,沒有一位倖免者。


180年後的反思——再讀《天朝的崩潰》


二、軍隊渙散、器不如人

軍隊渙散、器不如人,歷來為人所詬病,但是當我們回到當時就會發現這一國策可以延續百年的原因。清是滿族統治的,不僅是異族統治,還面臨著眾多反清復明勢力的威脅,為了便於統治,國家暴力機器一定要遠超於民間的反抗,武器和防禦工事的標準還是乾隆一朝規定的,這些標準對付民間是沒問題的,既然主要是應對民間治安,軍隊更像是民兵、警察、保安甚至街道治保主任的角色,軍隊抵禦外辱的任務倒是靠後了。這個國策使軍隊分散治之,無法集中兵力發動優勢抵抗。漫長的海岸線,對當時的大清來說真是噩夢一般的存在,為了應對海上而來的英軍,全國疲於調兵,甚至會從青海調集軍隊,本來英軍遠襲,我軍守城,卻變成了我軍千里奔襲。這樣的調動對戰爭的策略是不利的。

綠營軍的八旗養尊處優多年,早已不再像父祖那般善戰,更多是為了餬口。軍餉低,甚至拖欠,讓軍隊無心訓練。即便如此,軍隊的編制仍是香餑餑。馮玉祥將軍曾說過一個事情,小時候父親很想讓自己補缺,但是幾次都未能如願。終於有一次,馮將軍父親的舊交有了一個機會,就立刻幫他補了上去,同僚問這位公子叫什麼?其實那位舊交也不知道馮將軍的名字,為了不被人頂佔,就隨口說叫馮玉祥,於是一代梟雄的名字就這樣出現了。職業軍人就像體制內的在編職位,薪水不夠就做個兼職,上級的薪水不及兼職的收入,訓練時就可以招個替身,不妨礙自己賺錢。有點像包工頭是不是?

如果因此就說他們無用也是冤枉了。畢竟在廣州一戰中,1600多個綠營軍死守城池,不退半步,在當時創造了一個奇蹟。是長官體恤還是兵餉不欠?更多是由於這些人幾輩在此守邊,祖墳在此,家眷在此,身後是家園,只能背水一戰。如果說三元里抗爭只是百姓自發的,規模有限,效果有限,那麼這些士兵的抗爭則是由組織的,由此可見,個人的命運只有和國家命運在一起時,才會迸發出巨大的力量。


180年後的反思——再讀《天朝的崩潰》


三、決策搖擺、政令不一

道光皇帝雖然不才,確是一位守成的君主。雖然不想起邊釁,甚至對戰爭有畏懼,但是他依然抱著守土有責的心態禁菸,甚至最初對禁菸的態度之堅決堪比林則徐,這種堅決中雖然不乏對夷狄犯邊和皇權被挑釁的憤怒,但是它確實明確發出了禁菸的號角。甚至為了節省費用,他命令紫禁城年度費用控制在20萬兩白銀,這對一個皇帝來說實在不容易。

在清朝統治者眼中,朝廷的危險在西北而不在海上。自從收復臺灣,萬里海疆就十分平靜,往來十三行的商船都有定數,而且不能上岸,對朝廷沒有威脅。但是在西北,不論大小和卓叛亂還是葛爾丹的叛亂都對大清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所以鴉片戰爭中,朝廷從全國調兵增援東南沿海,卻始終沒有調動新疆和內蒙的八旗,國家的戰略重心也可見一斑。

但是皇帝的眼界並未因地位的崇高而有擴展,他和他的下屬們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且官僚們最擅長的不是勤於戰事,而是揣摩“聖意”, 不客氣的說皇帝看到的信息很多是他想看到的信息,而不是應該看到的信息。而且,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是皇帝顯然認為聖意更有指導性,亂髮命令也給前線的指揮帶來困惑。顯然,只有意念和勤勉顯然是不足的,輕敵和誤判,使前線的指揮愈加不利,擔負責任的官員愈加呈守勢,因為一旦戰敗,他們要擔責任的,長官會把所有問題推卸到他們身上。上下言路的不暢也誤導了皇帝的判斷。

一旦戰線被突破,對戰爭的畏懼使得他的態度急劇變化,從“剿”到“撫”的變化,就很好的展現了這一點。但是不論是哪一個,只是一個說法而已,並沒有改變戰敗的實質。


四、後記

這場戰爭之後,列強像吸血鬼一樣撲上來,從沿海、沿江再到內地,很多領土被割佔,其中的一些地方一直到現在都讓我們備受困擾。但是我們是一個有很強的糾錯意識和糾錯能力的民族,此後的一百年間,中國的知識分子震驚、困惑到不甘、變革,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民族自救。

作者完成這本書的時候尚在20世紀末,他眺望即將到來的21世紀,發出世紀之問:我們將怎樣進入21世紀。

今天,我們重新回到國際中心,開啟民族復興之路,在國際事務中更加積極地爭取國家利益,展現文化自信,體現大國擔當,在前進中不斷修正民族性格的缺陷。我想,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回答作者世紀之問的答案。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於昨天,所有歷經風雨留下的才是面向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