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修l方位座標的重要性



從水浪拳上第一節課起,肖力行老師就告誡我們練拳起式要面朝南,初學者首先要把方位打清楚。十多年來,跟著老師從學生成為教練,深切體會到,恪守行拳方位,不僅是初學者掌握變化多端水浪拳的基礎,更是教練指導學生糾正錯誤動作的定位座標。

2月疫情肆虐,淩氏拳藝各培訓點現場教學不得不改為遠程視頻教學,這對老師、對學員都是挑戰。老師給清怡看拳,糾正從蜇龍現身到拗鸞摶翼,過程中清怡的蓋步雙手少劃了半圈,直接從上划向右側,如何糾正?自從成為教練後,觀老師教拳,看到問題,我先會自問,如果是我,如何進行指導?看到清怡的錯誤,我一下子懵了,現場糾正,我也許會領清怡打一遍,指出錯誤,學生看得明白,糾正相對容易。隔空指導,不僅要指出他的問題,又要把正確的動作講解清楚,使被教者領會,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見老師低頭沉思一下,問清怡,知否拗鸞摶翼動作是面朝南的,清怡想了一會兒,點頭是。老師告知清怡,左手和左腳都在前時,右腳提起蓋步。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示範,提醒清怡以東西向為橫座標,雙手同時從下,先轉向東,兩手心朝外,再向上划向西轉圈,右腳同時蓋步向東,此時老師打出了一個漂亮的拗鸞摶翼動作。動作路徑清晰,講解一聽即懂,接地氣。老師再把清怡錯誤的動作也演示了一遍,大家豁然開朗,清怡則立即認識了自己的錯誤所在,不一會兒,清怡把正確的動作演示出來了。

老師對方位的高度重視,在今天的課堂上,方位的重要性,體現得淋漓盡致。藉助方位座標,進行隔空指導,得益於這一基準,讓學生短時間把錯誤糾正過來。讓一旁觀摩的我,茅塞頓開,驚歎之餘,受益良多。

每次觀老師教拳,總能讓我感嘆老師教拳方法之多樣,因材施教之上乘,因地制宜之恰當。十多年來,能不斷地跟著老師觀摩學習,真是我拳藝之路的一大幸事。

王國燕

2020年2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