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城煙雨,只為你!

等一城煙雨,只為你!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也就是這部作品差點讓“沈老”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據說,1988年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已經決定文學獎得獎者是沈從文,但因為諾貝爾獎只會頒授給在世的人。在頒獎前沈從文已經離世,最終沈從文與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失之交臂。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但我相信“沈老”有這樣的實力去獲獎。

當你打開這部作品後,你會發現,文章中很多寫景的部分,讓你讀起來彷彿置身在一個世外桃源中,你可以感受到小城的安靜,當你讀到人物描寫的時候,你會感受到小城人民的淳樸,感受到小城人民的善良。

寫景寄情,寄情於景,作者用惟妙惟肖的文字刻畫著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又不想過多的打擾到小城的安靜和祥和!

1、一切都是那麼靜寂,所有人的日子都在這種不可形容的單純寂寞裡活著,但活的很真實。

在湘西邊境有個“茶峒”的小山城,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老人是管理這裡的渡船的,家中有個外孫女名叫翠翠,因為女孩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便離開了人世,由這個老人,也就是女孩的祖父拉扯帶大。

翠翠和祖父相依為命,祖父對待自己的外孫女也是疼愛倍至,不管何時何地,都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就算直到自己快要遠離人世的時候,也要竭盡所能幫翠翠物色一個好的人家。因為他對這世間最不放心的就是翠翠,翠翠也無時無刻不圍著祖父轉悠,祖父就是她心中的白塔,一直照亮自己前行。

2、美麗是平凡的,平凡得讓你感覺不到她的存在;美麗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溫馨的回憶;美麗又是平靜的,平靜得只有你費盡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漣漪。

翠翠就是這樣一個善良單純的女孩,她的眼眸乾淨透徹,每一個動作都那麼讓人心存憐憫。她唯一的依靠就是祖父,唯一的朋友就是那條黃狗,這是她的全部,可能也是她的所有情愫,在她還沒有情竇初開的時候。

一次美麗的邂逅,他遇到了英俊少年儺送,並且2人也是一見鍾情。不知是不是上天故意安排,儺送的哥哥天保對翠翠一見鍾情。這樣哥哥事先去翠翠家提親,只是沒有得到回應,在一次談話中,弟弟也向哥哥訴說了自己的情意,哥哥為了兄弟情,決定和弟弟公平競爭。用唱山歌的方式去打動翠翠,哥哥知道弟弟是“竹雀”,自己根本就不是對手,還是這樣去做了。也許是命中註定,在一次壓船送貨過程中,不幸溺水身亡。弟弟在深感愧疚的同時,也放不下翠翠,只是翠翠不懂得如何表達。

就像作者說的那樣:“他們生活雖同一般社會疏遠,但是眼淚與歡樂,在一種愛憎得失間,揉進了這些人生命裡時,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輕生命相似,全身心的為那點愛憎所浸透,見寒作熱,忘了一切。若有多少不同之處,不過是這一些人更真切一點,也就更近於糊塗一點罷了。”

最後不知什麼原因,儺送和他父親,卻把老船伕的關心當成誤會,最終,儺送也沒有和翠翠表真心。其實祖父一直想的不過是希望翠翠有個依託,讓翠翠自己做出選擇而不要重蹈她媽媽的覆轍。因為他離開人間後,翠翠就失去了唯一的親人。

3、洗淨塵埃的田園中,愛是透明的,連惆悵也有了淡淡的暖人情味。

茶峒就像一個世外桃源,如畫的風景,善良的人,淳樸的民風。這裡的愛情沒有驚天動地與海誓山盟,卻也有誓死相依,一生守候的悲壯,也就有了翠翠與儺送的愛情。那種純粹的愛,沒有絲毫的功利。愛就是愛,不添加任何物質的砝碼,本來儺送可以選擇條件更好的女孩,但是他沒有去做。

翠翠與儺送的愛情如果依現在一些人來看,似乎從未發生過。因為他們只是各自心有所許,他們從未有過甜言蜜語,有的也不過是幾次見面,話不多,但卻一見傾心。這份情就藏在儺送的山歌裡,也深深的埋在翠翠望著山歌飄來方向,發呆的神情中。

4、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這個人在文中就是翠翠心中的那個人,我們可以推斷就是儺送。他可能已經忘了這一見傾心的事,有可能也在不遠處守望著翠翠的渡船。但願翠翠可以等來心上人,可以自己紅妝裹身,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筏船,向著自己幸福的港灣出發!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年少時,或多或少都會有過情竇初開,或多或少都會有個喜歡的人,也都會有那種朦朧的感覺,想說,卻又不敢說的情愫!

其實,我們細想,當你遇到你喜歡的人,那時候應該大膽的去表達,因為,錯過,可能就真的錯過了。人世間不是所有的遇見都會變成緣分,只會有那麼一次才是你最好的緣分,你需要去主動把握,即使沒有成功,你也要努力去爭取!

我們內心中的那個人,也許就在你的身旁,也許正在遠方,你可以去等待,但是也許這個等待將會是無期。所以,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要在沒有得到的時候更加珍惜

《邊城》給我們描繪了那個民風淳樸的小城,那個充滿善意的小城。那個時代,純粹的愛情,雖然悽美,但還是震撼心靈!

反觀當下,很多所謂的愛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純真,卻被物質功名侵擾的真假難辨。當然,每個人都想要純粹的愛情,但面對這個功利的現實世界,又有幾個人可以不假思索的做出內心真實的選擇。

我們大多數人缺乏的是對自己愛情的信心和麵對生活的勇氣,所以總是會給自己尋找更好的保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物質。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生活已經讓人沒有機會去用心尋找自己的真愛,所以有人就想以物質來量化愛情。於是純粹的愛情似乎成了當今社會的奢侈品。

《邊城》不僅寫的是悽美的愛情,它更給我們展現了人性的美。每一個淳樸善良的人,他們不論職業,不論身份,都可以坦誠的相處,都可以守著最美的小城,一起活到老!也希望我們都可以在那個叫“茶峒”的世外桃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安寧。

等一城煙雨,只為你;

渡一世情緣,只和你。

在這個人心浮躁的世界,但願我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真愛!

是那種,純粹不加任何條件的愛;

是那種,不需要太多甜言蜜語,一見傾心的愛;

是那種,說好了就不再分手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