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掌握一點點——10個機械設計知識點總結

1.螺紋聯接的防松的原因和措施是什麼?

答:原因——是螺紋聯接在衝擊,振動和變載的作用下,預緊力可能在某一瞬間消失,聯接有可能鬆脫,高溫的螺紋聯接,由於溫度變形差異等原因,也可能發生鬆脫現象,因此在設計時必須考慮防松。措施——利用附加摩擦力防松,如用槽型螺母和開口銷,止動墊片等,其他方法防松,如衝點法防松,粘合法防松。


2.提高螺栓聯接強度的措施

答:(1)降低螺栓總拉伸載荷Fa的變化範圍:a,為了減小螺栓剛度,可減螺栓光桿部分直徑或採用空心螺桿,也可增加螺桿長度,b,被聯接件本身的剛度較大,但被鏈接間的接合面因需要密封而採用軟墊片時將降低其剛度,採用金屬薄墊片或採用O形密封圈作為密封元件,則仍可保持被連接件原來的剛度值。(2)改善螺紋牙間的載荷分佈,(3)減小應力集中,(4)避免或減小附加應力。


3.輪齒的失效形式

答:(1)輪齒折斷,一般發生在齒根部分,因為輪齒受力時齒根彎曲應力最大,而且有應力集中,可分為過載折斷和疲勞折斷。(2)齒麵點蝕,(3)齒面膠合,(4)齒面磨損,(5)齒麵塑性變形。


4.齒輪傳動的潤滑。

答:開式齒輪傳動通常採用人工定期加油潤滑,可採用潤滑油或潤滑脂,一般閉式齒輪傳動的潤滑方式根據齒輪的圓周速度V的大小而定,當V12時,不宜採用油池潤滑,這是因為(1)圓周速度過高,齒輪上的油大多被甩出去而達不到齧合區,(2)攪由過於激烈使油的溫升增高,降低潤滑性能,(3)會攪起箱底沉澱的雜質,加速齒輪的磨損,常採用噴油潤滑。


5.為什麼蝸桿傳動要進行熱平衡計算及冷卻措施

答:由於蝸桿傳動效率低,發熱量大,若不及時散熱,會引起箱體內油溫升高,潤滑失效,導致齒輪磨損加劇,甚至出現膠合,因此對連續工作的閉式蝸桿傳動要進行熱平衡計算。

措施:1),增加散熱面積,合理設計箱體結構,鑄出或焊上散熱片,2)提高表面傳熱係數,在蝸桿軸上裝置風扇,或在箱體油池內裝設蛇形冷卻水管。


6.帶傳動的有缺點

答,優點

1)適用於中心距較大的傳動

2)帶具有良好的撓性,可緩和衝擊,吸收振動

3)過載時帶與帶輪間產生打滑,可防止損壞其他零件

4)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缺點

1)傳動的外廓尺寸較大

2)需要張緊裝置

3)由於帶的滑動,不能保證固定不變的傳動比

4)帶的壽命短

5)傳動效率較低。


7.彈性滑動和打滑的定義。

答:彈性滑動是指由於材料的彈性變形而產生的滑動。打滑是指由於過載引起的全面滑動。彈性滑動是由拉力差引起的,只要傳遞圓周力,出現緊邊和松邊,就一定會發生彈性滑動,所以彈性滑動是不可避免的,進而V2總是大於V1。


8.與帶傳動和齒輪傳動相比,鏈傳動的優缺點

答:與帶傳動相比,鏈傳動沒有彈性滑動和打滑,能保持準確的平均傳動比,需要的張緊力小,作用在軸上的壓力也小,可減小軸承的摩擦損失,結構緊湊,能在溫度較高,有油汙等惡劣環境條件下工作。與齒輪傳動相比,鏈傳動的製造和安裝精度要求較低,中心距較大時其傳動結構簡單。鏈傳動的缺點——瞬時鏈速和瞬時傳動比不是常數,傳動平穩性較差,工作中有一定的衝擊和噪聲。


9.軸的作用,轉軸,傳動軸以及心軸的區別。

答:軸是用來支持旋轉的機械零件。轉軸既傳動轉矩又承受彎矩。傳動軸只傳遞轉矩而不承受彎矩或彎矩很小。心軸則只承受彎矩而部傳動轉矩。


10.軸的結構設計主要要求。

答:1)軸應便於加工,軸上零件要易於裝拆。

2)軸和軸上零件要有準確的加工位置

3)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的相對固定

4)改善受力狀況,減小應力集中。


每天掌握一點點——10個機械設計知識點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