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测试用例怎么设计才能满足需要,少走弯路?

​测试用例是为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系统提供的输入数据、操作或各种环境设置以及期望结果的一个特定的集合。解决要测什么、怎么测和如何衡量的问题。单元用例的质量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在做好用例设计的前提下,单元用例的颗粒度、涉及面、正确性、可执行性都要有保障

跟我学:测试用例怎么设计才能满足需要,少走弯路?

用例设计的依据是详细需求、UE设计文档,用例编写过程中发现需求与设计中的问题后,要与对方及时沟通确认。

具体到事业部产品,用例可以细分为三类:

1) 单元用例,特指功能用例,编写依据是详细需求和UE设计文档。

2) 接口用例,编写依据是开发人员提供的API标准文档,在迭代过程中,本迭代的接口文档不会一次性提供,所以接口用例的编写有可能会贯穿整个迭代周期。

3) 场景用例,也可以理解流程用例,颗粒度要求比较粗,可以只列出测试点,但是一点要覆盖到本场景的所有路径。

3.2.2.1测试用例设计的基本准则

1)测试用例的代表性:能够代表并覆盖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合法的和非法的、边界的和越界的、以及极限的输入数据、操作和环境设置等;

2)测试结果可以被预期:用例设计的时候已经预计到用例的结果值;

3)测试结果可复现:即对同样的测试用例,系统的执行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跟我学:测试用例怎么设计才能满足需要,少走弯路?

3.2.2.2测试用例的设计过程

1)测试人员根据不同阶段的测试计划,根据需求说明书、开发设计文档等资料来设计不同阶段的测试用例。

2) 确定每个用例执行的条件

3) 按照一定策略准备测试执行用到的数据(边界条件、等价类划分、非法数值等)。

4) 确定预期的测试输出,作为测试用例成功执行的依据。

3.2.2.3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黑盒测试)

1)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当作测试用例。

跟我学:测试用例怎么设计才能满足需要,少走弯路?

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发现了错误,这一等价类中的其他例子也能发现同样的错误;反之,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没有发现错误,则这一类中的其他例子也不会查出错误。

使用该方法设计用例,首先必须在分析需求规格说明的基础上划分等价类,列出等价类表。

2)边界值分析法:由测试工作的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因此需要考虑各种边界可能,并依此去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等价类方案的一种补充,它不是选择等价类的任意元素,而是选择等价类边界的测试用例。

3)场景法:用例场景是通过描述流经用例的路径来确定的过程,这个流经过程要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其中所有基本流(主流程)和备选流(分支)。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这种思想用到测试用例中,可以比较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能有效帮助测试人员去完善测试用例,同时测试用例的可理解性和可被执行性也可以加强。

用例设计用到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和孤立的,实际的用例设计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设计方法,每种类型的软件有各自的特点,每种用例设计的方法也有不同,针对不同软件如何利用这些黑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测试中,往往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度,这就需要认真掌握这些方法的原理,积累更多的测试经验,以有效提高测试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