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節後的回調是機遇

摘要:

本週外圍市場的回落在預期內,節後拉低A股則恰恰是再次撿便宜的時機。

一、外圍市場

1、歐洲疫情動態提前於美國,目前的增量數據正在過峰、甚至已經有拐點跡象,但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厚尾攤平期”,至少要兩三個月。美國的數據還在攀升,距離過峰還有艱難的歷程,但預計五月底也很可能達到拐點。

2、疫情難熬,即使正在或即將過峰,經濟活動和社會秩序的恢復都需假以時日,“挨刀只在一瞬間、傷筋動骨一百天”,這還得以“厚尾攤平期”不出現第二次爆發為前提。因此,歐美的二季度整體上還是在泥濘中掙扎。更難辦的是南亞、非洲、南美等欠發達地區,如若這些地區陷入爆發,則會拖累全球的抗疫情進展。

3、外圍經濟方面,一季度難堪、二季度更難堪,三季度卻有可能停止下滑甚至小幅度反彈。資本市場提前反應預期,外圍市場四月的反彈,一部分因素來自於對經濟復甦的前置反應,另一部分因素來自於“大放水”,現在這兩個因素已經充分體現過了,那麼五月就要再次迴歸無可避免的“戴維斯”雙殺,美股四月尾開始又進入了高風險區間,大概率再次回落。假若,“重啟”不當或疫情繼續惡化,則市場更不樂觀。

4、納斯達克指數強於SP500,意即科技股在很長時期內優於傳統股,值得思索;油價鴨梨山大,頁岩油公司岌岌可危,能源債券有暴雷風險。

二、A股前瞻

1、連日來,國際上的負面信息很多,有觀點認為這是歐美向中國甩鍋,的確,歐美有“逢中必錯”的思維傾向,這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但是,率先走出疫情困擾並率先開始復甦的中國,也並不會因為甩鍋就直接趴下。更多的,還是要看經濟基本面和市場預期,而不在於外界的言論。

2、假期外圍走弱,對A股指數肯定有拖累,但必須意識到A股的局部個股已經提前走出了頑強形態,特別是在四月份回調充分的遊資科技股,這部分個股如果週三開市後跟跌既是機會,並且跟隨兩會的召開而走出兩三週的反彈。

3、節前A股公佈了創業板註冊制,這是助推優勝劣汰的重要舉措,也是國際化和去散戶化提速,未來的A股將長期1/9開、分化加劇,主流資金繼續集中至成份股和頭部企業,而大部分個股繼續被邊緣化。

這樣的歷史進程,在上個世紀陸續在美國、日本、港臺、韓國等主要資本市場反覆上演,A股則必須補課!

4、年報和一季報已經收尾,部分公司還發布了中報預期,連續業績突出或度過拐點的個股,應高度重視。

三、主要板塊

重複,IDC、互聯網醫療、網遊、氫能、充電樁上游、電池上游、疫苗類。

四、博弈計劃

1、五月初耐心買入,五月底及時退出,然後就安心提前放暑假吧。

2、既然是博取局部的短期反彈,就不可以重倉,切記。


【原創】節後的回調是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