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海蒂與爺爺》:珍惜孩子的“鈍感力”,小孩的人生會更幸福

說起溫情、真誠、美好、治癒等等這些美好的詞,我們或許能夠想起來一部電影《海蒂與爺爺》,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就獲得許許多多的好評,無論是是在人物塑造還是在景物拍攝以及講述手法上,都給觀眾帶來美的極致體驗。

《海蒂與爺爺》講述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海蒂和她的頑固的爺爺以及身邊的各種美好的事情。海蒂的命運並沒有那麼好,她從小就失去父母,跟著姨媽生活,但是和姨媽的相處時間也很短。不久後,海蒂被送去阿爾卑斯山和爺爺一起生活。

爺爺在村裡一直被認為是最頑固的人,脾氣不好、對人冷漠,也很倔強。對於突然來到身邊的小孫女,爺爺感覺到失望。小小的海蒂不僅沒有爸爸媽媽的疼愛,連爺爺也不喜歡她。

爺爺對小海蒂相當冷漠,沒有很好地照顧她吃飯,也不讓她去上學,甚至不想讓她住在這裡,想把海蒂丟給牧師。因為爺爺這個固執的老頭不想接受這個突然出現的小女孩。看到這裡,我們或許會覺得,海蒂很可憐,如果自己是海蒂,估計會特別傷心,甚至會想要離家出走。

但是,海蒂並不感覺到傷心,也不會因此就變得悶悶不樂,而是以自己的真誠和溫暖去感化這位固執倔強的爺爺,讓爺爺從內心去接受這個可愛的小女孩。並且,小海蒂做到了,她不僅感化了爺爺,其他人也願意和海蒂做朋友,願意和海蒂說出自己的心事。

海蒂做到了我們無法或許無法做到的事情,她在面對別人的冷漠、"欺負"、無視的時候,沒有表現出傷心難過的心情,而是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主動去靠近其他人,主動去融入其他人的生活,用自己去治癒更多的人。

我們將海蒂的這種特質稱為"鈍感力",這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海蒂擁有的無限的治癒別人的力量或許就來自於她的"鈍感力"。

解析《海蒂與爺爺》:珍惜孩子的“鈍感力”,小孩的人生會更幸福

《海蒂與爺爺》:我們都能夠被海蒂的真誠打動

前面所提到的"鈍感力",簡單來說,是指遲鈍的能力。它強調的是對困境的一種耐力,是厚著臉皮對抗外界的能力,是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海蒂擁有的這種"鈍感力",能夠讓她面對爺爺的冷漠都能夠獻出自己的真誠,主動去將溫暖帶給爺爺,以自己的真誠去感化爺爺,和爺爺成為了最親密的朋友。

海蒂能夠在三天內就讓固執的爺爺對她改變想法,主動為她做了一把小椅子。面對爺爺的冷漠,她始終沒有怨恨爺爺,也沒有對自己的命運感到不公。相反地,是以自己的真誠去感動別人。

解析《海蒂與爺爺》:珍惜孩子的“鈍感力”,小孩的人生會更幸福

海蒂的"鈍感力"不僅表現在面對爺爺的冷漠上,也表現在生活中的更多方面。海蒂的命運確實有些坎坷,當他適應爺爺這裡的生活的時候,姨媽又將其接走,讓她給富家小姐克拉拉做伴讀。來到另一個家庭的她同樣受到其他人的排擠。而真誠的她,也同樣沒有被別人的冷豔所打敗,仍然以自己的真誠與"鈍感力"來與他人成為朋友。克拉拉最後也和海蒂成為了很親密的朋友。

解析《海蒂與爺爺》:珍惜孩子的“鈍感力”,小孩的人生會更幸福

海蒂的"鈍感力"表現在她面對自己的命運並沒有屈服,面對他人的非議她也沒有過於敏感。換做其他人,總是遭到別人的抵制,或許內心早已崩潰了,但是海蒂卻和抵制她的人都成為了朋友。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海蒂一樣不那麼幸福的命運,但是每個人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挫折,並且總是會受到他人的質疑,難道每一次被別人質疑,就要放棄自己嗎?不是的。無法成為海蒂,但是每個孩子都要有海蒂一樣的"鈍感力",讓自己面對他人的冷漠與質疑時,都能夠"厚臉皮"去化解眼前的一切,以自己的真誠與溫暖去感化其他人,也感化眼前的生活。

解析《海蒂與爺爺》:珍惜孩子的“鈍感力”,小孩的人生會更幸福

孩子有時候"遲鈍"要比敏感好得多

我們經常都能夠在新聞上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孩子因為和父母吵架而離家出走、某某孩子因為手機被沒收而跳樓、某某孩子因為和同學爭吵而想不開,等等。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們首先會認為孩子將事情放大了,認為孩子怎麼那麼傻。

但是看完新聞我們更加應該思考,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有的孩子面對批評沒有那麼敏感,而有的孩子面對一點點批評就受不了?這是因為有的孩子擁有"鈍感力",而有的孩子則特別敏感,不能被人批評,一旦有人批評自己,他就會把批評放大,從而質疑自己的能力,將自己貶低得一無是處,從而可能做出傷害自己的極端行為。

所以,孩子的"鈍感力"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孩子"遲鈍"一些要比敏感好的多。

"遲鈍"的孩子,面對生活中的挫折以及別人的質疑等等,他都能夠以一種正面的態度去看待這些挫折,並且想方設法去解決這些挫折,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正面自己的能力,最終能夠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讓別人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

而敏感的孩子,則受不得批評,一旦有人否定自己,他就會覺得自己不好。"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好?"、"我是不是比別人差很多"、"我是不是做的最不好的那個?"、"我覺得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好的"等等,像這樣的想法已經在敏感的孩子頭腦中產生無數遍了。

同樣面對批評,"遲鈍"的孩子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做調整,而過於敏感的人已經開始自暴自棄了。因此,孩子的"遲鈍"有時候能夠避免孩子過於自卑,促進孩子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能力。就像海蒂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仍然以自己的真誠和溫暖去微笑面對生活。

解析《海蒂與爺爺》:珍惜孩子的“鈍感力”,小孩的人生會更幸福

珍惜孩子的"鈍感力",那是他的幸福力

孩子有一定的"鈍感力"是好事,作為父母,我們要珍惜、守護孩子的"鈍感力",因為這其實也是孩子的"幸福力"。

擁有"鈍感力"的孩子,在生活中會更加快樂、樂觀。

之前在公園看到這樣一幕:三個孩子因為一個玩具而爭吵起來,最會三人都哇哇大哭,經過大人的調節之後,其中一個孩子就停止了哭泣,轉身去玩別的東西,也同樣玩的很開心。而剩下的兩個孩子雖然已經停止了哭泣,但是能夠看得出,他們還是很在意剛剛的爭吵,沒有想要投入到另一項活動中去的意思,而是坐在一旁安安靜靜地待著。

同樣是經歷了爭吵,但是有的孩子已經能夠開開心心玩別的了,而有的孩子則無法從不開心的情緒中走出來,一直執著於剛發生的事情。很明顯,擁有"鈍感力"的孩子能夠快速投入新的玩樂當中,他的生活也同樣比別人多了很多快樂。

擁有"鈍感力"的孩子,在學習中,會更加註重自己的能力提升。

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是孩子的必經之路,如果孩子能夠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以及自己學習上的煩惱,就能夠化壓力為動力,將挫折當成自己的鍛鍊,一步步地改正錯誤,提升自己的能力。

擁有"鈍感力"的孩子的人生會更加幸福。

"鈍感力"讓孩子能夠從容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別人的譴責也好,自己犯下的錯誤也好,恰當的"鈍感力"能夠幫助孩子去正確看待這樣的挫折,讓孩子在挫折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的能力去證明自己是可以的。

解析《海蒂與爺爺》:珍惜孩子的“鈍感力”,小孩的人生會更幸福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