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石樑茅屋有彎碕, 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 綠陰幽草勝花時。

今日8時51分,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立夏是夏季開始的日子。此時節,天氣逐漸炎熱,陽氣旺盛,綠蔭遍野,水塘新荷,花叢蝶忙,蛙聲蟬鳴,草長鶯飛,綠肥紅瘦,雲捲雲舒,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好景象。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立夏時節,古有三候“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有意思的是這三物都是中藥。

螻蟈就是螻蛄,性味鹹寒,能利水通便,可用治水腫、瘰癧惡瘡;蚯蚓,中藥稱地龍,有清熱平肝、止喘通絡之效;王瓜又名土瓜,張仲景《金匱要略》中就有土瓜根散,用治帶下經水不利。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看到一位網友說:“氣象學的入夏標準太煩瑣,我的標準是‘櫻桃紅熟’,吃上櫻桃,便是夏天來了。”

小編覺得很妙,桃始華是春,櫻桃熟是夏,花果標準終究比氣溫標準更生動形象。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立夏之後,陽氣生髮,陰氣減退。我們要順應這一轉變,做好自身的養生保健工作。

一、飲食調養,重在“養陽”,

健脾祛溼

養陽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心為陽髒而主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

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小棗、蓮子、百合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不宜大魚大肉油膩辛辣,要低脂低鹽,多食果蔬類、谷薯類清淡食物,如蓮子、小麥、玉米、黃瓜等。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也可適量吃些紅豆,有助於心臟養護,亦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另外,夏季降水量增加,溼熱交加,還可多食健脾祛溼的食物,如懷山藥、芡實、赤小豆等,以祛除身體內溼氣。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二、立夏起居,宜晚睡早起,

重視午休

立夏時節晝長夜短,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在作息時間上,晚上睡覺時間可比春季稍晚些

,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上應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旺盛。

此時節,人的體力、精力消耗增大,容易犯困,為保證飽滿的精神和充沛的體力,要重視睡“子午覺”。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午飯後,人的身體為保證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統,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加上經過一個上午的工作或學習,腦細胞也處於疲勞狀態,故有昏昏欲睡感。

通過午睡來進行調節,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和呵護,以利安神養心,但午睡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半小時為宜。

另外,要注意防曬,及時消汗,否則易患溼疹和汗斑。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三、情志養生,以“靜養”為主

“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養……異氣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歲也。

”春日修“生”,夏日修“養”。立夏以後,天氣轉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心神不寧。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所以要特別重視“靜養”。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梅子留痠軟齒牙, 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閒看兒童捉柳花。

尤其是老年人,要做到戒怒戒躁,保持精神安靜,心志安閒,切忌大喜大怒,不可有過激之處,應該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閒自樂、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

無厭於日,使志無怒,多一些修養,過一個無怒之夏。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四、藥茶按摩,養心護心

推薦3款具有清熱解暑、養心安神作用的藥茶。

1、荷葉和蓮子芯適量泡水,能夠養心益智、清心火、解暑熱;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2、西洋參6片、麥冬10粒,開水浸泡代茶飲,適用於暑熱所致的神疲虛弱乏力、頭暈、口渴、汗多者;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3、蓮子6克、梔子6克、酸棗仁6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心除煩安神之效,適用於心火上炎所致的心煩失眠、口腔潰瘍。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夏季可經常按摩有養心護心作用的穴位。如勞宮穴,有清心火、除溼熱、涼血息風、理氣和胃、鎮靜安神之功;內關穴能夠緩解心悸、胸悶、胸痛,起到養心通血脈的作用。

好了,今天的養生分享到此結束。

立夏養生要養心,從飲食、起居、情志3方面入手

竹搖清影罩幽窗, 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 困人天氣日初長。

最後,小編想說,春日是良辰,夏日亦是佳期,正所謂“春盡雜英歇,夏初芳草深”,各有各的美。

再見,暮春。

你好,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