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文|小貓倩倩:高轉化文案寫作者,頭條號簽約作者,知乎20萬關注大V,職場、心理學話題高贊回答者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今天這篇文,來談談很多小夥伴都關心的買房問題。

一、三個關於買房的故事

我有個閨蜜,和男友談了好幾年,最近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她工作在離老家很遠的城市,父母覺得“買房結婚”才能生活安穩,不然一個女孩子在異鄉,連居身之所也沒有,未免太淒涼。他們明確表示:要結婚,必須先買房,首付我們可以和男方家長一起出,但是不買房堅決不能結婚。

這可愁懷了我的朋友。雖然說首付父母可以出,但是他們看上的房子,每個月至少要還1萬多塊的月供,以她自己和男友當前的收入水平,是無論如何都還不起的。

於是結婚連同買房這件事就被擱置了下來。

我還有個朋友,老家在福建。當年深圳房價很便宜的時候,周圍懂行的人都勸他買,他堅持“以後要回老家買房”,結果過去10年了他還在深圳並沒有回老家,而他當時“看了沒買”的房子,都漲到7萬一平了。每當他說起這件事,總是忍不住感慨“要是我當初買了房,現在也是身家千萬的人了。”

我從上週開始給寫手團的小夥伴們做理財個案諮詢,其中有幾個小夥伴畢業一年就買了房,每個月的工資除了還貸款、日常開銷之外已經所剩無幾。因為買房,一夜之間從“小資青年”成為“貧困人口”。

我是93年出生的,2016年本科畢業,到現在剛好進入社會三年。對於我和我的同齡人來說,“買房”似乎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算你不買房,周圍的同學、同事都在買房,也難免會受其焦慮情緒的影響。

剛剛步入社會,要不要“一畢業就買房“呢?要攢夠多少錢才能買房?如果手裡有閒錢,要不要買房投資呢?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二、買房的三個常見問題

因為我所在的兩個行業——互聯網和保險金融,本身就有一些信息優勢,相比於大多數小夥伴,我應該是要見識過更多人的。

上面的三個故事——我閨蜜、我寫手團的小夥伴,還有我一個朋友,他們面對的問題,其實是大多數人在買房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

其一,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買房。又包括兩個維度,第一是有沒有能力支付得起首付,第二是收入是否能按時還上月供。像我閨蜜,她的首付雖然不用擔心,但是貸款確實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我之前和她講過故事三的那個同學買房以後“一夜之間變貧困”的情況,嚇得她更不敢買房了。

其二,由於種種顧慮不敢買房,結果錯失了好的投資機會,將來又追悔莫及。

其三,本身還沒達到買房的條件,但是由於過早買了房,自我成長和職業成長的機會都受到限制。

喵之前教給大家的“標普四象限資產分配”中不是有一項是“流動資產”,拿來當做備用金,生病、意外、失業的時候應急的。但是呢,對於一個收入本來就不高的同學來說,其實很難一下子攢夠6個月的房貸+6個月的生活費。像喵去年從國網離職的時候,其實手裡連5萬塊存款都不到,但是因為沒有房貸、車貸,就比較灑脫,可以“說走就走。”但換做另一個小夥伴,如果他有這麼多貸款要還,其實很難去做這樣的決定的。

而且,類似於我“花5萬塊上的課”,如果收入還完房貸已經所剩無幾了,自然也不會參加。我們都知道,“投資自己”才是收入增長的最好方式,由於沒錢去參加培訓,沒錢提升自我,其實是間接失去了未來收入大幅提升的機會。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三、首付和月供,怎麼搞定?

先說說首付和月供,這兩個問題怎麼解決。首付主要看的是儲蓄和資金的盤活能力,月供要看收入支出結構。

賽美老師團隊有個姐姐叫李丹丹,上週她和我們分享了自己“2018年全部儲蓄60萬”的情況下如何在深圳買房的經歷(要知道深圳隨便一套房首付都要一二百萬)。我當時把這次分享講給身邊的朋友,大家第一反應基本上都是不相信的。但是具體去看她每一份錢怎麼來、每一份支出去了哪兒,都有理有據而又相當真實。

大概就是,她在2015年的時候做了一個計劃,想要3年後也就是2018年在深圳買房,當時零存款。為了這個買房目標,就開始努力工作、努力存錢。但是存到了2018年,只存了60萬,只夠買一套很小的房子。然後她通過問朋友借款、保單貸款、類現金資產變現、信用貸款,最後湊了一大筆首付,買了一套兩居室。

她的經歷最讓我震撼的地方不在於前面融資的過程,而在於她買了房之後,為了還朋友借款、信用貸的錢,完全改變了收入模式,重新規劃了工作,用了一年時間還清了所有欠款,而且每個月還能維持穩定的月供。

賽美老師說,理財規劃不是看你現在有多少錢該怎麼花,而是要規劃未來。合理的負債是激發賺錢能力的最好方式。

這個故事中,設計的關鍵在於:第一,她人好、朋友們都願意幫她,才能籌來那麼多錢;信用好,才能貸出來那麼多錢。第二,她未來的賺錢能力可期,假如一個人沒辦法保證未來的收入,那之前借朋友的錢會變成失信,欠信用卡的錢逾期也會產生不良記錄。

具體到落地,第一筆錢怎麼攢,我們有一些辦法可以“截流”(對是,是截流而不是節流)。比如我打算在近3年買房,今年就打算買一個50萬*5年的年金險來強制儲蓄(9月底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說這件事),這期間要買房的時候再做保單質押貸款貸出來做首付,這期間有閒錢也可以丟進萬能賬戶裡,還有年化5.2%的收益。如果不做強制儲蓄,估計就被我悄無聲息地花掉了。

給大家兩張表,方便各位喵粉們制訂自己的買房計劃~

表1:買房計劃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可以在表1中寫下你的“買房心願”,算出需要的首付和月供填入表中。首付的缺口部分,我們再繼續填表2。

表2:首付資金有缺口怎麼補?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特別要注意,借貸一時爽,還要考慮還款的問題。昨天有個喵粉看了我那篇《26萬撬動600萬資產》的文章,跑來問我自己連26萬都沒有,能不能通過貸款來完成操作,嚇得我趕緊制止了。

四、該在哪裡買房?

喵的家鄉在北方一座三線小城市。建國之初,國家號召知識青年支援西部大開發,我們的祖輩就是那個時候過去的。在過去幾十年間,城市的經濟支柱主要是煤炭和冶金。這兩個行業近年來的情況,大家應該都有耳聞,於是從我大學畢業至今,在短短三年間,我的家鄉成了一座“空城”。

本來就是因祖輩奉獻精神而繁盛的城市,基本都是外鄉人;我們這一代,懂得了“外面的世界好”,對於故土幾乎沒有什麼眷戀了。像我和劉丞,因為有學歷背書,很容易找到外省的名企就職;稍微有一點追求的年輕人,至少也會去省會工作。

於是,城市裡留下了大把無人居住、賣不出去的房子。

我們家所在的小區,現在還在繼續居住的連1/3都不到;劉丞他家的小區三期入住連1/10都不到。城市的街道兩邊隨處可以看到2016年就開始停建至今的爛尾樓。

喵粉們都知道,我是一個超級無敵愛“折騰”的人,離開國網一年我已經換了4個城市了。我倆自然是不會回家鄉買房的,但是在哪裡買房,又成了問題。我估摸了一下,我倆大概能在3年內湊到一套房子的首付(之前說過雙方父母給不了任何支持),但是也就只能買一套啊,所以選址很重要。

萬一要是不小心買到跟我老家一樣,過幾年蕭條了的,就很煩了。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買房要注意哪些條件呢?

1. 看家庭年收入

還記不記得,前面講的故事三,那個因為買房“一夜貧窮”的小夥伴。

如果你現在的財務能力還沒有達到買房的要求,建議先不要著急買房,先努力讓自己多賺錢,等職業和收入更穩定一些了再買房。不然很可能因為買房錯失收入提升、職業發展的可能性。

2. 看城市人口增量

我們要不要在一座城市買房,不能只是以“我能不能買得起”為標準,我家鄉的房子20萬一套,你想買嗎?最重要的是,要綜合考量這座城市的發展情況如何,要看城市人口增量而不是存量。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圖片來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190253046885495&wfr=spider&for=pc

(灰色小字標註圖片來源)

城市發展好,對於人才有吸引力,大家才願意來,人口才會增長。而我們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往往都是和不動產進行捆綁的,新來的這些人要買房、租房,而房子又是有限的,房價、房租就會上漲。

3. 看城市收入排行

平均工資排名前十的城市除了北京,基本都分佈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的收入是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縮影。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數據來源:騰訊理財通《2019國人工資報告》

4. 看城市房價地圖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圖片來源:https://fangjia.fang.com/sz/

同一城市,不同片區的價格相差也較大。還是前面和那個人口流入一樣,資源分配的問題。

5. 看城市/片區發展規劃

當新出臺一個關於某地區的扶持政策,某個區域規劃要建地鐵,某名企入住的時候,這個區域的房子往往也會漲價。

還記得大一的時候我們學校旁邊百家湖地鐵站旁邊的房子還是1萬/平米,等我大三已經翻了三倍了……

我們買房肯定是希望自己的房子“買完就漲價”的,一定不想等自己需要用錢的時候轉手發現賣不掉,那這些關於政治經濟城市規劃的因素都要綜合考慮到。

如何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實現“買房夢”?

今天主要是講買房的觀念,還有要考慮的問題,其實也是我們購置任何重資產投資的思路框架。買房好不好?年輕人要不要買房?這個歸根到底還是要看個人需求。

喵的理財規劃師認證班課程還有一個月就上完了,這個系列的更文也寫了一個月了。不管這些知識能不能記得住,希望大家學習完之後都有一個基本的理念,就是:

理財主要是看你的需求,買房也好,買基金也好,買保險也好,買多少、買什麼產品,都是為了你的人生規劃來服務的,別再問“我有XX元,該做什麼投資”這樣的問題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