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天天掛在嘴邊的“民謠”到底是什麼?

袁越,就是曾給《三聯週刊》寫專欄的土摩托,在他那本講述美國民謠史的《來自民間的叛逆》裡,說過這麼一個段子,“當我把這個愛好(喜歡民歌)告訴了幾位朋友之後,他們都用一種不屑的口吻反問道:'民歌?每次春節晚會一輪到民歌上臺我就躲出去抽菸,……民歌太俗了!'”

他接著說,“可是,我所知道的美國民歌可不是這樣的!在美國,民歌經歷過好幾次復興,至今仍然受到廣泛的歡迎,幾乎所有類型的流行音樂都多多少少受到過民歌的影響,民歌在年輕人當中也一直有相當多的愛好者。可在中國,民歌什麼時候成了保守、俗氣……的同義詞了呢?”

在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釐清袁越所說的“民歌”是個什麼概念。

李皖在《民謠流域》(2008年版)中認為,“民歌”其實就是民謠(Folk Song)。民謠既包括了流傳下來的音樂,也是現代流行音樂的源頭,並一直是其“堅固的核心”。它是一種長期繼承、發展、嬗變的音樂類型,流域寬廣,囊括各種歐美流行音樂的類型(如布魯斯、搖滾、朋克)以及所謂的世界音樂(World Music),等等。

民謠的概念如此寬廣,基本把我們所知的音樂類型都包括進去了。不過,袁越提到的聯歡晚會上的“民歌”,顯然更多指傳統民歌和現代以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而他所說的美國民歌,則應該更多指傳統民謠極其影響下的美國現代民謠。

你們天天掛在嘴邊的“民謠”到底是什麼?

回到袁越在前面提出的問題。他找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一、真正的民歌大都是很美的。在傳播媒體不發達、也沒有“官媒”的時代,一首歌能流傳下來,不可能靠炒作和硬推,必須有很多人喜歡才行。

二、民歌就是來自民間的叛逆。真正的民歌大都反映了老百姓的真實生活,描寫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了他們對生活中的不平事的不滿和抗議。

袁越認為,(中國的)民歌要發展,必須現代化。就是說,內容上要貼近生活,唱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形式上要與其他音樂類型結合,否則是沒有生命力的。傳播上,要利用商業化來推廣優秀作品,但不能被商業牽著鼻子走,從上到下的硬推就更不行了。

我個人覺得中國當代民歌(包括所謂小眾的“民謠”)面對的主要挑戰是在內容上,反映時代真實的境況和人們的心聲,不避開甚至主動去面對社會問題的作品仍然不多,自然難以引起大眾的共鳴。臺灣有位民謠歌手說過:

“我總在心中惶惶恐恐地想著:我的歌聲足以回答社會上關心我的人們的愛心嗎?如果音樂除了作為娛樂的消遣品而外,不能在這大時代中負起一份該盡的義務與責任,音樂的存在是必要的嗎?”

改革開放至今三十餘年,願意且有一定經濟能力為鐘意的音樂作品掏腰包的人為數不少,這些人就是現代民謠崛起的豐厚土壤。他們所呼喚的是什麼呢?無非是最能表達大眾共同心聲的優秀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