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出現"滅霸響指"?一週蒸發6.5萬億元,A股現"復仇者聯盟"

節後的這一週,全球股市算得上是波瀾起伏,時不時呈現過山車走勢。

標普累計下跌2.17%,創2019年迄今最大單週跌幅,道指累跌2.12%,納指累跌3.03%。就在過去的這一週,美股蒸發約9647.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6.5萬億元。雖然美股經歷了典型的抵抗式下跌,但是,這幾個交易日中,每當股市跳水的時候,總有一股託底力量,在收盤的時候,將股市拉起來。當然A股市場也不例外,上證指數殺跌4.52%,深成指下跌4.54%,總市值回落2.69萬億元人民幣。

美股出現

數據顯示:資金大幅流出美股市場,規模為142.7億美元,創1月以來新高。日本股市流出29.8億美元;新興市場本週流出13億美元;僅發達歐洲流出放緩,為23.7億美元。

然而在全球資金流出股市的背景之下,A股ETF卻出現了百億級別的抄底資金。數據顯示,過去一週A股市場主要的指數基金份額皆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增長,總計份額增長則達41.34億份,按周均價計算,市值超過了122億元。

美股出現

美股出現

A股市場亦出現殺跌情況,上證指數殺跌4.52%,深成指下跌4.54%,A股總市值回落2.69萬億元人民幣。不過,從週五A股展現出了韌性,股指悉數收漲,全天市值大漲近1.8萬億元,表現遠勝於外圍市場。

據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於5月11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截至5月8日的一週中,該機構監測的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淨流出額高達205億美元,金額創下今年以來的單週第三高。

其中,美國股票型基金出現14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創下今年1月30日以來的單週新高;歐洲股票型基金淨流出25億美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淨流出13億美元。今年以來,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淨流出額已達到1160億美元,表現創下2016年以來同期最差。

美銀美林策略師Jill Carey Hall的報告似乎也印證了上述數據。他在最近的報告中寫到,該行的對沖基金、機構客戶和私人客戶紛紛在標普500創新高之際拋售股票。與此相反的是,上市公司正忙於回購股票,規模則達到2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較年初上漲20%。

然而,也許是因為估值優勢的存在,中國股票在逆市中獲得了抄底資金的青睞。

據wind數據統計,過去一週,A股市場主要的ETF份額增加總計份額增長則達41.34億份,按周均價計算,市值超過122.19億元。其中,創業板ETF(159915)份額增長達9.74億份,市值約為14.13億元;華夏300份額增長7.36億份,市值約為27.2億元;500ETF增長6.76億份,抄底資金達到最多的36.24億元。從主要的ETF份額增長情況來看,市場上的抄底資金主要還是偏向於中小市值的股票。

美股出現

其實近年來,美股回購一直都是呈上升趨勢。在2018年,美國企業向股東派發的股息和回購金額達到創紀錄的1.25萬億美元,其中回購佔到了7979億美元。

標普報告顯示,第一季度回購額同比增長12.1%,近三分之一的美國公司將每股收益同比增長提高了四倍。可以說,現在美國股市就是由回購資金在支撐。然而針對回購的爭議也一直存在。

通常情況下,股票回購很有價值,那些因為美國減稅而受益的公司,就可以將相應的利潤通過股票回購返還給股東。但在部分美國人看來,股票回購實際上對投資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讓企業能夠合理地避免加薪。

美股出現

因此,今年初,美國表示,希望通過立法來限制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然而,如果對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實施限制,又會發生什麼呢?

若股票回購遭禁,上市公司的現金使用行為將立刻發生變化,這不僅影響股市的基本面,也會破壞市場的供需平衡,最終的結果就是市場崩盤。

另一方面也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美股的估值問題。現在三大指數的估值水平都已經超過中位數,若要讓股市存在繼續上漲的動力,經濟發展得跟上,企業盈利水平要能夠支撐美股的高估值。

美股出現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招商證券的研報顯示,2019年一季度美國GDP同比達到3.2%,好於預期,再創本輪上升週期的新高。但從分項來看,居民消費、固定資產投資仍處在下行通道,意味著未來增長動力堪憂,主要拉動因素淨出口和存貨投資可能分別意味著 "搶出口"的滯後影響和對未來的透支,均為不可持續因素。

按之前研究員的分析,美股的不確定性會通過北向資金影響A股短期走勢。本週五A股市場明顯強於外圍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滬股通和深滬通因節日關閉,沒有北上資金擾動,市場做多動能顯得十分充足。上週四個交易日,北上資金淨流出就達174億元,與4月份全月淨流出量相去不遠。下週二,北上通道將重新開啟,屆時可能才是考驗A股市場的時候。(來源:券商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