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Ⅰ》口碑失利,肖战粉丝功不可没

题记:《诛仙Ⅰ》不仁,以观众钱包为刍狗。

《诛仙Ⅰ》为笔者中秋观影计划电影之一,于9月13日早上,观看完该片。已经浪费票钱,原本不想再浪费时间写影评。

怎奈《诛仙Ⅰ》水军太多,到处刷分控评。因此,有必要写篇文章。给那些未看过本片的观众,打一剂预防针。以免更多人,受烂片困扰。

《诛仙Ⅰ》口碑失利,肖战粉丝功不可没

口碑失利

《诛仙Ⅰ》豆瓣评分曾一度高至6.7,时至今日,已经跌至5.4,下降趋势还在延续,到底何因?

一是,电影质量本身不过硬,方方面面未做到及格水平,没有路人缘。加之,剧情脱离原著小说,致使书粉不满(主要因素)。

二是,水军有限,五星好评,不能无底线刷,评分上线恒定。被虚假口碑,骗进影院的不明真相路人观众很多。他们看完电影后,多会产生对抗情绪,打极低分对抗(客观因素)。

《诛仙Ⅰ》口碑失利,肖战粉丝功不可没

主角粉丝慎行

《诛仙Ⅰ》初上映时,评分中,5星好评短时间内,就占比12.8%,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该片绝不值满分好评。那么,这些5星评价是怎么来的呢?

来源有两个,粉丝控评和专业水军。笔者刷了很多5星短评,内容多与男主角“肖战”有关。因此推断,前者的比重较大。

无端的好评刷分,加之劣质电影水准,败光了《诛仙Ⅰ》的路人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评逐渐增多。有25.9%的观众,打了1星,这合理吗?

合理,粉丝有理由打5星,路人和书粉就有理由打1星。路人和书粉数量显然多于拥趸和水军,在这场对抗中占得上风,评分逐渐下降。

口碑影响票房,在极其火热的中秋档,《诛仙Ⅰ》仅斩获2.73亿。未来,伴着越多的新片上映,其日票房会更低。

主角粉丝应该扪心自问,无底线刷好评,是在帮idol,还是在害idol?

《诛仙Ⅰ》口碑失利,肖战粉丝功不可没

借壳上市蹭IP

《上海堡垒》口碑票房双失利,本以为“IP+流量明星”的大门已被关闭。岂想没多久,《诛仙Ⅰ》大摇大摆的上映了。

小说《诛仙》,是个大IP,曾被开发为漫画、游戏、电视剧,人气居高不下。资本方回走老路,套用“IP+流量明星”的公式,窜了一部二流电影圈钱。

电影本质属于借壳上市蹭IP,除了片名、角色名外,剧情与原著没什么关系。片方将欺世盗名,挂羊头卖狗肉做到了极致。名为《诛仙Ⅰ》,实则“诛仙剑”都尚未问世,无点题名目。

《诛仙Ⅰ》口碑失利,肖战粉丝功不可没

服化道粗制滥造

为了将利益最大化,极致压缩成本,电影在服化道方面,能简则简。无论是服装配饰,还是道具布景,皆乞丐化。

张小凡的造型,与《捉妖记》里的宋天荫,何其相似。打斗场景,为节省特效,直接野外找块地就拍。一部仙侠片,请问仙在哪里?

电影是具有商品属性,但其本质是艺术。这种唯金钱至上的做法,是在污染观众的眼睛,也是在透支观众对国产电影的信心,更是在拖中国电影的后腿。

《诛仙Ⅰ》口碑失利,肖战粉丝功不可没

非原声出演

配音在国产剧中,大行其道,已是非正常现象。如今,开始侵蚀电影圈,这不得不防。如果任其蔓延,中国电影无救矣。

一个演员,声、形、演三项技能,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原音,角色将失去灵魂。《诛仙Ⅰ》主角们统一采用配音,粉丝们还疯狂舔其有演技,简直笑死人。我想为配音演员鸣不平,他们也是角色的诠释者之一,凭什么被抢功劳?

观众欠吴亦凡、李易峰、鹿晗、张艺兴等,老一辈流量明星一个道歉。他们不是最烂的,至少,演电影还用原声,算是敬业了。

《诛仙Ⅰ》口碑失利,肖战粉丝功不可没

演技实力派

青云门的诸位长老,实属演技派。虽然戏份不是特别足,但也不能忽略他们的存在。青年演员李沁,演技尚可。演出了陆雪琪,表面冷艳,心存善意的矛盾形象。

除以上人员之外,就那只猴子的演技可表。尽然不是人类角色,但它很努力,承担了人类角色不具备的功能。推进剧情,和搞笑担当。

《诛仙Ⅰ》口碑失利,肖战粉丝功不可没

电影亮点

要说《诛仙Ⅰ》,毫无亮点,吾并不同意。不能一棒打死一群人,毕竟平平无奇的黄沙中,可能还有金子呢。

看完整片,就记住了鬼王尊出场的画面。这部分,是《诛仙Ⅰ》最出彩的片段。傀儡师,吞噬者,猪头屠夫和幽姨登场,营造肃杀气氛。

后大反派鬼王尊破土而出,镇住全场。土地破裂时的特效,确实用心了。成就了该片唯一的亮点,特效师加鸡腿。

总结,《诛仙Ⅰ》是部烂片,不值得为其花钱花时间。流量不死,中国电影无前途。不看此片,就是对国产电影最大的支持。

《诛仙Ⅰ》口碑失利,肖战粉丝功不可没

多言一句,注意鉴别水军。她们总是伪装成路人书粉,到处忽悠观众,为其idol揽票房。也且勿与水军多言,否则你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扯皮中。

水军先将你的智商,拉至平均线以下。再以她们多年当水军的经验,碾压你。珍爱生命,远离水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