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將成“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器——訪大富科技董事長孫尚傳

5G將成“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器——訪大富科技董事長孫尚傳

本版文章均由本報記者李慧敏採寫,本報記者任威亦有貢獻

大富科技(股票代碼300134.SZ)是一家中國通信領域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5G核心元器件濾波器設計製造商,技術標準的制定者。在全球範圍內,大富科技兼併了8家全球老牌濾波器製造商,不僅是華為連續16年的核心供應商,還擁有全球一流的優質客戶,包括愛立信、諾基亞、三星、康普、博世、特斯拉、蘋果、英美菸草等。

近日,備受矚目的“新基建”發佈的七大領域中,大富科技涉及四項:主營業務專注5G基站建設等通信領域相關業務,子公司大富網絡業務涵蓋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以及大數據中心等。3月6日,中國移動啟動23萬個5G基站,集中採購支出近千億元,大富科技成為華為的5G基站濾波器核心供應商。

作為新基建的基礎和核心平臺,經過此輪投資,5G將得到怎樣的發展?5G產業鏈在全球分佈如何?作為一家低調的工業公司,大富科技經歷了怎樣的成長軌跡?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大富科技董事長孫尚傳。

5G:“新基建”的基礎和核心平臺

《中國經營報》: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迅速蔓延的情況下,對於中國5G發展來說意味著什麼?

孫尚傳:應該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災難,對經濟、民生、健康和安全均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全球同此涼熱,福禍相倚。我個人認為,如何在創傷中得到最快的修復,並且尋找到更大的崛起機遇,取決於產業鏈的完備程度和抗擊打的韌性。

從通信網絡來講,突如其來的疫情並沒有讓我們手足無措,也沒有發生因通信保障不到位而產生次生災害的現象。表面上看是BAT們開發的APP幫助全國人民宅家,用手機買菜、上課、開會、辦公,實際上都是因為有強悍的通信基礎設施在支撐。

至於5G,我國已於2019年率先發放5G牌照,啟動5G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此次疫情更像是一場有針對性的“災難演習”,給政府、運營商及各行各業提供了一個5G移動網絡建設的思考維度,提供了一個失效模式下的分析和應對策略,提供了一個範圍巨大甚至影響人類未來發展的應用場景。

《中國經營報》:5G產業鏈在全球分佈情況如何?中國在哪些環節是弱項?

孫尚傳:從3G開始,無線網絡標準從大類分為FDD(以歐美為主)和TDD(以中國為主)不同制式的兩類。進入5G時代,無線網絡標準融合兩者優勢,形成了混合使用FDD和TDD的標準。華為等中國無線設備供應商,具有橫跨兩種制式的能力和優勢,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領先於全球同行約兩年時間。

無論哪種制式的5G網絡都需要兩大核心技術,移動基站的數據交換和無線收接發射。其中數據交換部分是華為的強項,已經完全自主化;無線收發部分是大富科技的強項,歐美國家在該領域已完全喪失設計和製造能力。

現在真正影響產業鏈的可能是數據交換部分需要的軟件工具,如EDA軟件體系和芯片製造設備如光刻機(14納米及以下),這些瓶頸,正在解決當中。

《中國經營報》:近日,國家發佈“新基建”涵蓋領域,5G在列。此輪過後,5G將得到怎樣的發展?大富科技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這一波熱潮?

孫尚傳:國家5G建設放在了整個“新基建”列表領銜的位置,是因為5G是“新基建”的基礎和核心平臺,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硬件基礎和加速器。

2019年是5G商用的元年,也標誌著人類由互聯網時代進入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一個百萬億級的巨大市場逐步開啟。

這一領域的下游直接市場需求高達數萬億元/年,可間接帶動數千億元的產業鏈配套。為了迎接這樣一個機會,大富科技的5G研發生產基地2月29日已在安徽蚌埠開工。基地重點投資打造5G通信設備核心產業鏈,服務全球通信設備商。

總部遷移:為什麼是蚌埠

《中國經營報》:大富科技的海外收購比較多,能介紹一下當時收購的策略嗎?

孫尚傳:大富科技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於2011~2012兩年間在全球範圍內併購了8家同行公司,其目的是佔領5G 無線收發部分的全球制高點。

2011年我隨國家領導人訪問歐洲期間,收購了意大利弗雷通信創始人GP. Villa創立的MT公司;2012年併購了美國康普的深圳公司,而康普之前併購了美國的安德魯,安德魯此前還併購了弗雷通訊;同年,我們又兼併了美國波爾威的蘇州公司,波爾威的前身還包括英國飛創、美國瑞美和瑞典阿爾貢。

通過收購,我們可以基本承接歐美各大濾波器及天線公司的製造和生產能力,濾波器領域也完成了從被歐美壟斷到被中國壟斷的歷史性轉變。

這種轉變帶給國內通信行業的變化主要有三個方面,巨量的有色金屬和貴金屬資源的節約,行業整體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大幅降低。華為目前是全球通信行業的第一,在上述三個方面無疑受益最大。2006年之前,華為購買一個濾波器約6000元。2007年,價格降了一半為3000元,大富科技供貨華為的第五年,濾波器單價已為600元,而今僅僅為300元。

收購只是第一步,關鍵還是要立足獨立自主、技術創新的理念。自2011年起,大富科技每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1億元,近3年均維持在2億元左右,每年研發費用投入佔收入的比例都超過10%,為業內最高水平。

《中國經營報》:大富科技總部此前在深圳,最近已經遷往蚌埠,而且5G研發生產基地也落子蚌埠,為什麼是蚌埠?

孫尚傳:蚌埠是我的家鄉,也是我“投身工業”的思想萌芽地。而總部和5G基地落在蚌埠,是對蚌埠的“感恩回報”。

到2016年,在行業冷週期面前,大富科技於當年9月做了定向增發。由於多年埋頭於工業製造,對資本市場的某些操作不瞭解,我犯下了一個幾乎致命的錯誤,與投資人簽下了“兜底協議”。2017年整體景氣度差、股價下跌,我仍然履約賠付,兩年內大股東兜底賠付投資人已接近30億元,集團因此陷入了流動性危機。

受困之時,蚌埠一直沒有放棄救助。在地方政府及監管部門的堅決推動和不懈努力之下,實現了中國紓困模式的重大創新,以解決集團債務危機。2019年12月11日,首隻地方政府+金融機構(AMC)+產業資本+私募基金共同組建的、規模約51億元的紓困基金框架確定,此基金將專項用於大富科技控股股東的紓困救助。剛剛過去的3月9日,基金得到了證監會豁免要約收購認務的核準批覆。可以說,集團流動性危機正在解除。

因此,蚌埠市政府的生死之助我們沒齒難忘,因此,公司持續加大在蚌埠的投資,並將總部及5G基地都放置在蚌埠,助力蚌埠成為“硬核科技、大國重器”之都。

配天智造:巨大刺激後的投資

《中國經營報》:剛剛你提到了“投身工業”的思想,是從什麼時候、怎樣進入到通信領域的?至今有怎樣的歷程和發展變化?

孫尚傳:從我個人來說,對於工業的理解是一步步深刻的。

1995年我在蚌埠做芥末出口到日本。6年之後,雖然已經成為當地的農業典範企業,但也讓我意識到,農業本質屬性仍然是“靠天吃飯”,我決定找尋“靠智慧吃飯”的路徑。

機緣巧合,2001年,有一家意大利生產濾波器的公司叫弗雷通訊,準備在深圳成立獨資公司,需要配套。當年6月4日,我在深圳註冊成立了大富科技,為弗雷加工配件。

2005年大富科技以1.2億元的價格出讓66%的股權,與全球最大濾波器生產商德國凱仕林成立合資公司。也是自2005年開始,即向華為供應金屬結構件。合資之後,大富科技做濾波器OEM。然後開始濾波器的生產,2006年成為華為濾波器供應商之一,2007年即拓展到濾波器的完全自主設計。2008年,從德國凱仕林手裡回購66%股權,而後公司便進入快速研發創新階段。

《中國經營報》:棄農從工之後,對工業又有哪些進一步的理解?

孫尚傳:對工業的理解進一步深入,更多是因為一次巨大的刺激,嚴重點說是受到了被卡脖子的羞辱。

2001年我去日本採購濾波器配件生產所用的數控機床。日本人說你得寫申請,說明用什麼工藝,還要畫出平面圖,說明放在什麼地方;還得做出一些不合理的承諾。我說這邏輯不對啊,我是客戶,應該是上帝啊。我們是中國企業,中國相關領域的企業給我訂單,我肯定做啊!但是人家說,對不起,不賣給你。

我深深感受到了國外高科技對中國的限制、封鎖和歧視,這是一種骨子裡的警惕,系統嚴密的防範。同時,也有一種深深的悲哀,中國號稱有“十八羅漢”的大型工業機床企業,竟然生產不出數控機床。

數控機床又叫工業母機,是所有的工業的基礎。如果我們自己的企業都不去做,中國就永遠不會有數控機床!因此,當我拿到了轉讓股權的第一筆錢之後,2006年就全部投入智能製造主攻數控機床,公司名字為“配天智造”。

這個過程中,我們全靠自己滾動投入做研發生產,開始投入1.2億元,持續用大富科技股票質押貸款再投入。配天智造現在已具備完全自主定製各種複雜的數控加工中心,比如核防護機床,國外採購1億元,如果我們設計定製只要3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5年開始,中國濾波器領域同行以及意大利的公司都用配天智造的機床。而且,配天智造機床已經開始與西安飛機工業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新能源汽車等等進行配套合作。

深度

非“常態”思維

採訪孫尚傳時一直有“恍惚”的感覺:無論是談產品、工具還是產業鏈,他都能把你引入中國製造、工業思想以及家國情懷等更為宏大的敘事當中去。

確定方向,組建實體,出產產品,賣錢獲利,再擴張再發展……這是實體經營者的常態思維。而當一位企業家把自己的產業佈局,定位到自主自立、擺脫依賴、不受制於人的層面,進而又提升至人類命運的境界,可能就真的很難用“常態”來定義他了。

可以肯定的是,逐利不是他最高的追求。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孫尚傳不留意大盤走勢、不關心股價漲跌、不在乎媒體風評甚至不瞭解資本運作;作為大富科技的實控人,公司上市至今9年多竟未做過任何減持,甚至在股票市值達400億元、其個人持股62%的情況下也一股未減,這在A股市場上不敢說絕無僅有也是極為罕見。

他有著堅定的“工業信仰”和憂患意識。歷時20載構建出了自主知識產權智能製造的版圖,同時痛感於我國早年對工業認識的不足:上世紀80年代初期,如果不放棄自我研發數控系統,今天中國工業的發展或許不可同日而語,也就不會有廠家每年花幾十億元買日本設備的說明書的事情了。他擔憂中國付出天量成本的同時帶來信息安全的隱患,很多最精密的領域和涉密單位,至今大量購買的仍是國外設備。他更堅信中美貿易戰一定會重新喚回中國自給自足、自力更生的精神。

老闆秘籍

1.大富科技如何迎接國家“新基建”熱潮?

2019年是5G商用的元年,也標誌著人類由互聯網時代進入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一個百萬億級的巨大市場逐步開啟。好消息是,大富科技可以提供包括濾波器在內的基站射頻單元所有核心部件在內的全面解決方案,能夠通過創新的設計和技術,解決當前阻礙5G基站大規模建設推廣的瓶頸要素,如大幅改善AAU的體積、重量、器件數量、複雜度、成本等關鍵指標。

這一領域的下游直接市場需求高達數萬億元/年,可間接帶動數千億元的產業鏈配套。由此,大富科技的5G研發生產基地2月29日已在安徽蚌埠開工。基地重點投資打造5G通信設備核心產業鏈,服務全球通信設備商。

2.大富科技總部5G研發生產基地落子蚌埠?

蚌埠是我的家鄉,也是我“投身工業”的思想萌芽地。而總部和5G基地落在蚌埠,是對蚌埠的“感恩回報”。

到2016年,在行業冷週期面前,大富科技於當年9月做了定向增發。由於多年埋頭於工業製造,對資本市場的某些操作不瞭解,我犯下了一個幾乎致命的錯誤,與投資人簽下了“兜底協議”。2017年整體景氣度差、股價下跌,我仍然履約賠付,兩年內大股東兜底賠付投資人已接近30億元,集團因此陷入了流動性危機。

受困之時,蚌埠一直沒有放棄救助。在地方政府及監管部門的堅決推動和不懈努力之下,實現了中國紓困模式的重大創新,以解決集團債務危機。2019年12月11日,首隻地方政府+金融機構(AMC)+產業資本+私募基金共同組建的、規模約51億元的紓困基金框架確定,此基金將專項用於大富科技控股股東的紓困救助。剛剛過去的3月9日,基金得到了證監會豁免要約收購認務的核準批覆。可以說,集團流動性危機正在解除。

簡歷

孫尚傳,1963年7月出生,安徽省懷遠縣人,工商管理碩士。1997年創建大富配天集團,任董事長。致力打造機電共性製造平臺、工業裝備技術平臺和工業網絡設計平臺,解決中國裝備製造及精密機電產業的關鍵技術問題,為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奠定了基礎。2001年創建深圳市大富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該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濾波器供應商,顛覆了移動通信關鍵部件濾波器全球競爭格局,實現了該產業鏈的全面國產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