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交互電影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NETFLIX在2018年聖誕節上線了熱門劇集《黑鏡》的聖誕特別篇潘,潘達斯奈基,這個特別篇最大噱頭的當屬採用了交互式電影的方式來呈現劇情。把故事的“走向”,主角的選擇,都交到了觀眾手中。這種交互式電影(劇集),結合遊戲和電影二者優勢,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這種形式無論是電影界還是遊戲界都已不算新鮮,比如之前《Press X to Not Die》,《Late Shift》,《Her Story》等。《黑鏡》並非首創,其虛假的選擇,最終給觀眾帶來的體驗也飽受詬病。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不過今天我們的主角並非這部互動電影,而是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其編劇查理·布魯克Charlie Brooker本身便是一位遊戲玩家。其靈感來自於一款,8-bit電腦ZX Spectrum平臺,幾十年一直未發售的同名遊戲,《潘達斯奈基》。


Imagine Software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的背景設定在1984年,程序員斯蒂芬,想要開發一款由小說《潘達斯奈基》改編的遊戲。而在真實世界中,1984年一家英國遊戲公司,正在開發一款動作冒險遊戲《潘達斯奈基》。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這家英國遊戲公司始創於1982年,Mark Butler (黑鏡主角Stefan Butler的原型比較), David Lawson和Eugene Evans,三人在英國的利物浦,建立了一家名為Imagine Software。其宗旨是在早期遊戲平臺,雅達利,Alchemist,Zzoom等遊戲平臺上,開發優質的遊戲產品。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1984年Imagine Software這家遊戲公司有兩款,正在研發的遊戲,一款叫做《Psyclapse》,另一款便是《Bandaersnatch潘達斯奈基》。在1984年初,這家公司為了給自己的遊戲造勢,開始在英國知名的遊戲雜誌GVG等,投放這兩款遊戲的廣告。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其廣告一則連一則的在GVG等雜誌出版,廣告宣傳內容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從第一則廣告“集合全英國遊戲行業四位大師級編劇共同打造《Psyclapse》和《Bandaersnatch》”。


到“緊張的序幕已拉開,大師們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眼中佈滿血絲《Psyclapse》和《Bandaersnatch》讓他們筋疲力盡。”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再到“工作室的空氣中瀰漫著電流?大師們的努力會成功嗎?”,“傳說《Psyclapse》和《Bandaersnatch》他們是,冒險遊戲,街機遊戲,或者是顛覆計算機娛樂產業的原創類型?你們還能抑制住自己的期待之情嗎?”


這一則則令人咋舌的廣告,賺足了玩家們的胃口,也點燃了玩家們最這兩款遊戲的好奇心。只是到最後他們並沒有,玩上這款讓他們期待已久的遊戲。


遊戲《潘達斯奈基》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那《潘達斯奈基》到底是一款怎樣的遊戲呢?因為他一直沒有發售,廣告內容都是些為了吸引人的噱頭,弄的玩家們雲裡霧裡,所以其廬山真面目在數十年間一直是個謎。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但是從某位前員工在ebay上出售的概念設定資料中,我們或許可以一窺究竟。《潘達斯奈基》是一款冒險遊戲,背景設定在一座擁有眾多穹頂建築的未來都市中,遊戲主角Vell是一名退役的星際警察。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根據其內部開發者的敘說,《潘達斯奈基》是一款“能讓你體驗在家中閒逛般感覺”的遊戲。

其主要玩法是,讓玩家在這座未來都市中漫遊,與城市中的居民進行各種互動。而每一位居民頭頂的對白泡泡中的內容,會根據真實時間變化而不斷變化,他們也會“思考”產生自己的對白。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不僅僅是遊戲中的NPC們的對白會變化,隨著時間推移,玩家所操縱的遊戲主角也會產生”自我思想“,去做一些符合主角背景設定的事情。這些想法也會通過對話泡泡的形式出現。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結局


可惜同樣在1984年,Imagine Software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在《潘達斯奈基》開始立項之初,Imagine Software的老闆就在努力融資,結果卻並未如願。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甚至舉債為《潘達斯奈基》和《Psyclapse》在多家知名遊戲雜誌,連發數條上面所提的內容勁爆的宣傳廣告。造成更加嚴重的財務危機,最終Imagine Software走向了破產,也因此吊足無數玩家胃口的《潘達斯奈基》胎死腹中無法完成後續開發。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Imagine Software倒閉後,創始人之一的David Lawson和原財務主管Hetherington,重新建立了一家叫做Psygnosis的遊戲公司。而這家公司開發的第一款遊戲也叫《潘達斯奈基》,於1986年,登陸Amiga, 雅達利 ST 和 Mac平臺。

這款遊戲啟迪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讓研發者走入破產窘境


雖然遊戲的背景由原來未來都市改成了採礦基地,遊戲核心玩法也有不小的更改。但無論如何,它是最初的《潘達斯奈基》的精神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