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宮女,28歲被乾隆納入後宮,比香妃得寵,與令妃一起下葬

乾隆後宮有兩個疑似以二婚身份入宮的大齡女,一個是容妃,即歷史上的香妃,另一個便是本文要講的豫妃。容妃入宮時已經26歲了,而豫妃入宮時卻已經28歲了,這個女人在歷史上比容妃(香妃原型)還要得寵,她究竟有何魅力呢?

她是一名宮女,28歲被乾隆納入後宮,比香妃得寵,與令妃一起下葬

豫妃來歷

乾隆二十一年,屬於厄魯特蒙古的準噶勒雜特部受到烏梁海的劫掠,準噶勒雜特部的首領根敦率領所屬九十餘戶向清廷投誠。為了表示忠心,根敦將自己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獻給了大清皇帝乾隆,這位博爾濟吉特氏便是後來的豫妃。

也就是說,豫妃屬於外藩蒙古出身,並非是通過選秀進入後宮的,雖然當時的豫妃已經28歲了,但她最初的身份是一名官女子(即宮女),可能曾賊某位妃嬪身邊學習過規矩。

乾隆二十二年六月,敬事房首領楊雙全傳乾隆旨意,將官女子博爾濟吉特氏封為多貴人,從此,博爾濟吉特氏便成了乾隆后妃中的一員。

她是一名宮女,28歲被乾隆納入後宮,比香妃得寵,與令妃一起下葬

豫妃得寵

雖然當時的豫妃已經是年近三十的中年婦女了,但很顯然這更符合乾隆的口味,博爾濟吉特氏受封后,非常得寵,據史料《內廷賞賜例》記載,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新封多貴人,恩賜珊瑚朝珠一盤”,當月博爾濟吉特氏又得到了乾隆的一份賞賜。

盛寵之下,豫妃不久便為乾隆懷上了龍胎,可正當她滿懷欣喜的等待生下龍子之時,卻流產了,孩子沒能保住。史料記載,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初一,多貴人遇喜外添豐分紅羅炭二斛八兩、黑炭十斛全止,說明此時的多貴人已經流產了。

然而,乾隆並沒有因為豫妃流產而忽略了她,而是想盡辦法進行慰藉,將其由多貴人晉封為豫嬪。史料中並沒有乾隆曾將其他妃嬪所生子女交給豫妃撫養的相關記載,但是根據後來豫妃死後,七公主(固倫和靜公主)與七額駙拉旺多爾濟都穿孝的情況來看,豫妃在這次流產之後,乾隆很有可能將令妃所生的七公主交給了豫妃撫養。

乾隆二十八年,乾隆又將其封為豫妃,宮中稱額爾克妃。這也是豫妃生前最後一次冊封。

她是一名宮女,28歲被乾隆納入後宮,比香妃得寵,與令妃一起下葬

十年之後的乾隆三十八年九月,豫妃與乾隆一起來看木蘭圍獵,卻生了病。於是,乾隆派人將豫妃提前送回了京師,並命留在京師的七公主與十七阿哥永璘前去迎接,這裡再次印證了七公主可能是豫妃的養女。

然而,豫妃這次病情十分嚴重,已經不能挽回,臨終之際,她為乾隆留下了遺言:“妃母告於奴才語稱:轉告我所受主子之恩甚重,現我患病,恐未能痊癒,我的福分已盡,已不能報答主子恩典。請主子萬安,我亦斷不奢望久留,若往去則善也。”

通過豫妃的遺言可知,乾隆確實非常寵愛這個蒙古女人。

豫妃薨逝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豫妃薨逝於紫禁城,年僅45歲,乾隆下令戳朝三日,命八阿哥永璇、十二阿哥永璂、七公主與七額駙穿孝。除了這幾位皇子皇女之外,乾隆後宮的新常在(後來封新貴人)還給豫妃穿了孝,因為新常在曾是豫妃身邊的宮女。

她是一名宮女,28歲被乾隆納入後宮,比香妃得寵,與令妃一起下葬

乾隆三十九年正月初三,據《乾隆至嘉慶年添減底檔》記載:“傳承乾宮無有主子們住了,按空宮例用黑炭三斤、煤十斤,給太監煮飯。”由此可知,豫妃生前居於承乾宮,這是一個只有寵妃才能居住的寢宮,像順治朝的董鄂妃、康熙朝的孝懿仁皇后、道光朝的孝全成皇后等都曾在此宮居住。

乾隆四十年十月,豫妃與隨後而逝的慶貴妃、令懿皇貴妃一起下葬,令懿皇貴妃葬入了裕陵地宮,而豫妃與慶貴妃則葬入了裕陵妃衙門(裕陵妃園寢)。

參考資料:《清史稿》《乾隆至嘉慶年添減底檔》《清高宗實錄》《內廷賞賜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