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美快速扩散难以遏制,给本来面临流感大流行的美国雪上加霜。据人民日报援引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晚6时,全美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335524例,死亡9562例。部分据统计,全美目前有至少29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发布了“居家隔离令”,很多博物馆也遵循政府的指导建议选择关闭馆舍。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因疫情暂时关闭

图片来源:personalcapital

但是,关闭馆舍并不意味着博物馆进入了毫发无损的冬眠模式,仅按月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就是一项巨大的运营经费。我们知道美国许多优秀私立博物馆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各类基金会的扶植与捐赠、会员的会费、输出展览获得的借展费,以及观众购买门票与纪念品营销等收入。但是3月美股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动荡的一个月,10天发生了四次熔断,可以预料到一些博物馆使用基金本金进行的投资会受到影响。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人们戴着防护口罩走在纽约皇后区的街道上

Photo by: John Nacion/STAR MAX/IPx 2020 2/27/20

财政危机下的博物馆呼救

没有了观众也就没有了门票收入,市场信心萎靡不振也就没有了捐赠收入,虽然春天已经到了,但是美国博物馆的冬天仍在继续。据美国博物馆联盟(AAM)粗略估计,全美博物馆闭馆期间每天至少损失3300万美元,如果没有政府迅速的财政支持,30%的博物馆(大多位于偏远和小型的社区中)将无法重新开放。就在3月24日上午,美国博物馆联盟向国会寻求40亿美金的求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递交了一份请愿书并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国会拯救文化”(#CongressSaveCulture)的标签扩大传播。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image courtesy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国会拯救文化”旨在支持为非营利艺术组织提供更广泛的财政救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为此次行动的“意见领袖”。正如美国总统特朗普经常在社交媒体推特账户上发文左右事件走向一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找到了其作为舆论发力点的作用方式,即通过社交媒体的双向互动作用,让广大社交媒体用户变成更为主动的信息分享者与传播者。这样民众对于国会应该支持博物馆度过危机的的呼声就会越来越大,而关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是就社交媒体基于分享而产生的一种参与式文化。社交媒体的参与式文化带来了社会文化权力的结构性变化,这使得政府必须要对民众予以回应。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美国国会

图片来源:outsidethebeltway

但这并不是说美国人要求政府救济博物馆,从本质上来看“国会拯救文化”还是一个由博物馆引发的自救运动。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刘军宁曾明确指出:“一个国家,不论富裕到什么程度,政府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这一点没有改变,政府应该慎用纳税人的钱这个原则,不会因富裕程度而改变。”国会的钱来源于纳税人,所以救援计划是社会要求将政府积累的财富还给社会。美国私立博物馆收集和展示人类文明的成果已经是一种私人和民间提供的慈善和福利了,因此面对社会力量无法克服的疫情危机,政府挺身而出义不容辞。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在家工作的美国纳税者

图片来源:U S Tax Solutions

社交媒体激发社会参与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博物馆没有使用“help”“support”“aid”等表示援助意义的词,而是选择了表示拯救的“save”,可见这场危机对于美国博物馆事业的影响之大。所以在同一天,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另一个温情的活动标签“博物馆花卉”(#MuseumBouquet)。“博物馆花卉”这个标签首先是由纽约历史学会(the 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最先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的。该学会将一张19世纪美国画家马丁·约翰逊·海德(Martin Johnson Heade)描绘苹果花(apple blossoms)的作品图片上传至其官方推特账号,然后配上一段祝福文字并通过添加“@”符号的方式告知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与伦威克美术馆(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 and Renwick Gallery);随后,史密森尼学会将一张亨利·莱曼·萨昂(Henry Lyman Saÿen)的作品《银莲花》发送给了俄亥俄州的阿克伦艺术博物馆(Akron Art Museum)的推特账号。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纽约历史学会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的信息

此后,数以百计的博物馆社交媒体账号参与到了这个网络行动中,如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库珀·休伊特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弗里克美术馆(the Frick Collection) 菲尔德博物馆(The Field Museum)、芝加哥当代艺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MCA),位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和位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美术馆(Art Gallery of Ontario)等世界知名博物馆和美术馆都参与其中。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古根海姆博物馆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的信息

波士顿马萨诸塞州艺术博物馆(MassArt Art Museum,Boston)为詹妮弗·斯坦坎普(Jennifer Steinkamp)作品附加的赠言是“在这些困难时期里,我们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一朵舞动的雏菊来点亮他们的每一天。”位于悉尼的新南威尔士美术馆(ArtGalleryofNSW)在社交账号上发文“亲爱的@昆士兰艺术画廊(QAGOMA),请接受代表这里每一个人的博物馆花束。这是诺拉·海森(Nora Heysen)在1938年创作的《春天的花朵》(Spring flowers),虽然它和现在的季节不太匹配,但它所描绘的在黑暗中绽放的场景与我们所希望的新生、光明相符。”而赫施霍恩博物馆(Hirshhorn Museum)告知英国泰特美术馆的附言则更为简洁“给你一些鼓励”。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泰特美术馆对赫施霍恩博物馆的回应

这些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出的祝福读起来感人至深。其实,送花这个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代表着美好的祝福和祝愿。相信纽约历史学会选择苹果花赠送给不是随手而为,因为花的象征性语言在亚欧文化中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花束(tussie-mussie)在维多利亚时代是传达心意的最佳选择。而那时苹果花的象征意义就是“偏爱(preference)”。花开之时的欣欣向荣也预示着繁华兴盛,英文“英国绘画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短暂的繁荣”(English painting flowered briefly during the Renaissance)即使用了动词形式的“花”,英文“现在许多城镇都已繁荣起来”(Now many towns have flowered)也是这种用法。苹果树开花期虽然基于各地气候而定,但一般都集中在4-5月份。所以纽约历史学似乎也在期盼疫情在苹果花开的时候能够好转,让博物馆可以开门迎客。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绽放的苹果花

Image Credit: Nickysphotos/iStock/Getty Images

古希腊人、罗马人、埃及人和中国人的神话、传说和戏剧都充满了花卉和植物的象征意义,几乎人类所有可以想象到的情感都可以用花来表达。“博物馆花卉”标签(#MuseumBouquet)不仅仅在博物馆之间相互传递,很多用户也参与其中,表达他们对于博物馆的喜爱。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用户也发布图片参与到了“博物馆花卉”标签中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部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开设了账号,名称为“大都会博物馆MET”。但是似乎“博物馆花卉”标签(#MuseumBouquet)这个活动没有通过海外博物馆的中国社交媒体账号传入中国,只有像微博账号“木格堂”在3月27日发布了一些海外博物馆互动的屏幕截图。这样,中国的博物馆界与西方博物馆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交流圈,一个是用地方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的藏品以海报的方式进行组合后加油打气,另一个是欧美、澳洲等地的博物馆相互之间发送祝福鼓舞人性。笔者不知道可否将这两种不同的行为视为"以藏品为中心"与"以观众为中心",但是这其中确实体现了全球化语境中区域文化的不同认同与追求。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大都会博物馆MET”账号3月27日发布的消息 图片来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部官方微博

在3月25日,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的保罗·盖蒂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发起一项挑战,邀请在家进行自我隔离的社交媒体用户选择一件自己最喜爱的艺术品,使用在家中可以找到的三件物品、模仿所选作品创作一件新的艺术品,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家人参与。博物馆鼓励用户将自己新创作的作品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与他人分享。之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对于这项挑战的多种回应。用户不仅选取了像圣母玛利亚、圣母子与婴儿圣施洗约翰等宗教题材的作品进行创作,还比照法国艺术家夏尔丹(Jean Siméon Chardin)的静物画作品与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作品《卡米尔和小狗》(Camille with a small dog)进行了演绎。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用户在模仿法国艺术家莫奈的作品《卡米尔和小狗》

所以我们看到盖蒂博物馆在闭馆期间依然可以保持与公众的交流,制造话题让人们参与其中,这都是得益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文化形态。而且从观众发布的图片来看,其参与度非常的高,应该可以被视为一次有趣的教育活动。在疫情流行的特殊时期,博物馆应该如何在闭馆期间发挥自己的功能?如何成为社会变革中重要的见证者、促进者、支撑者和参与者?这些应该是世界各博物馆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用户在模仿一尊基克拉迪竖琴雕像

盖蒂艺术中心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也开设了账号,名称为“盖蒂艺术文化学会TheGetty”。就在3月26日,盖蒂艺术文化学也在其账号上发布了一则盖蒂博物馆超话与用户互动,且参与互动的用户还能够获赠一件礼物。但是名作模仿挑战赛这一话题同样如“博物馆花卉”标签(#MuseumBouquet)一样没有在中国发布,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盖蒂艺术文化学会TheGetty”账号3月26日发布的消息 图片来源:洛杉矶盖蒂艺术文化学会官方微博

参与式文化为我国博物馆带来机遇和挑战

当然我国的博物馆目前还不能参与到此次送花活动,因为中国的博物馆还没有开通社交媒体“推特”的账号。关于该社交媒体的问题,有记者在2019年8月2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询问过这个问题:“中国官方媒体使用外国社交媒体,那么中方是否会在某个时间点放开限制,允许普通民众使用这些社交媒体?能否说明会或不会的原因?”外交部回应称“关于一些中国媒体在推特上开通账户的情况,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直接找这些中国媒体询问,因为是他们开设的账户。我了解的情况是,他们开设账户是为了更好地向有关国家介绍中国的情况,介绍中国的政策,讲好中国故事。这本身无可非议。”所以中国的国有博物馆可以开通推特账号,利用自己的藏品讲好中国故事。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共和国大使馆

那么中国网民可以参与盖蒂博物馆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的挑战吗?那就要看推特公司的具体运作了。同样是在2019年8月2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还回应称“至于推特公司跟中国的关系,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中国一向依法依规管理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是开放的,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我们也愿意与那些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外国互联网公司分享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机遇,但前提是它们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交媒体推特在中国的使用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有关社交媒体推特的插画 图片来源:Mashable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用不同版本拼贴而成的艾医生像

参与式文化的兴起给我国的博物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故宫博物院曾在微博上发起“爱上这座城”话题互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微博上也为自己取了“堆堆”与“小金”这样具有亲切感的称呼,这都是我国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有益尝试。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新浪微博联合发布的《2019文博新媒体发展报告》来看,博物馆微博账号、粉丝、互动量等均有明显增长。截止2019年10月,微博博物馆内容的阅读总量共计70.14亿,与去年相较增长30亿;粉丝总量共计5439万,与去年相较增长1875万。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为此,我国的博物馆应该注重博物馆社交媒体账号的运营,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内容创作平台,重视日常的用户互动,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增强传播内容的博物馆的及时性与多样性,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新冠疫情下美国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互动与交流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公号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