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就在3月26日,泰國總理巴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同時,泰國內閣批准了每月5000泰銖的現金派發,為期三個月。

然而,一個多月過去了,因為5000泰銖“救濟款”發放有門檻、到賬有延遲,竟然造成多起自殺事件!

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旅遊業,一直是泰國的核心產業,這幾年穩中有升,幾乎佔到全泰GDP20%,作為主力打滿就業、投資、稅收各個場次。

自從泰國進入緊急狀態後,旅遊業第一個成為重災區,以往異常繁榮的餐飲、酒店,變得冷冷清清;另一方面,泰國很多個城市,陸續關閉商場或者市場,包括一些休閒娛樂場所,也在關閉之列。

沒有外來旅遊者,國內也逐漸停擺,泰國經濟遭到打擊,很多人從高收入,一步邁進零收入。

為此,泰國內閣批准財政部,每月發放5000 泰銖作為援助款,以緩解民眾壓力。

沒想到的是,這批援助款在發放過程中,出了問題。

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首先是領取這筆每月5000泰銖的援助,有一個不算低的門檻。

這筆錢不是“人人有份”,很多“非正規勞工”被拒之門外。

所謂的“非正規勞工”,他們主要來自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各種理由滯留下來,目前全泰有將近300萬人,他們不光沒資格申請援助,同時,也沒有基本醫療、救治服務。

而且,就算是有資格申請援助的泰國人,也沒能做到“人人有份”。

據統計,登記申請經濟援助的泰國人,大約有2700 萬,如今一個月過去了,只有 400 萬人成功收錢,到賬率不足15%。

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儘管泰國財政部宣佈,每月5000泰銖的援助,從登記、申請,到審批、撥款,全部由電腦完成,可以做到準確高效,但實際情況是,依然有2000多萬人,處在等待中。

但是,有一些人,等不下去了。

來自清邁大學、朱拉隆功大學等著名學府的社會學者,彙總了從 4 月 1 日至 22 日,泰國媒體報道的自殺及企圖自殺案件,發現其中有將近40起,是因為失業、停工後,援助不到位所造成。

在這些自殺案件中,有失去生活來源的單親媽媽,還有不能按時繳清租金的出租車司機,還有因為失業又等不到援助的父親……

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泰國,是全世界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裡不光有風景迷人的普吉島、芭提雅,也不光有金碧輝煌的大皇宮,還有全球排名前幾名的巨大平民窟。

2016年,泰國貧富差距排在全球第三;到了2018年,已經上升為全球第一,前1%的富人,擁有全國66.9%的財富。

泰國總人口將近7000萬,但是申請財政部低保補貼的,就有差不多900萬,光這個數字本身,就已經讓人難以置信。

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在這種情況下,泰國自殺率,始終居高不下。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去年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發佈的報告表示,泰國大約有150萬人患有抑鬱症,佔總人口2.2%左右,每個月平均有350人自殺,用最無奈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其中近一半(48.7%)自殺者,是因為人際關係出了問題,有22.9%是因為感情問題,離婚、吵架、吃醋、出軌都會誘發慘劇。

而在疫情影響下,自殺誘因又加上了這一條:失業,無援助。

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選擇放棄生命的,不單單是泰國人,還包括旅居泰國的外籍人士。

3月底,一名來自英國的年輕人,從自己的公寓樓跳下。

他之前在曼谷做英語老師,疫情爆發後學校停課,失去收入來源,又沒有積蓄,他最終選擇跳樓,結束自己26歲的生命;

4月中旬,一名 74 歲英國商人,因為生意嚴重虧損,從曼谷郊區一處天橋絕望跳下。

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5000泰銖,摺合人民幣大約1000元左右,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泰國消費不算高,吃頓飯普遍只有40~50銖,5000泰銖足夠一個月生活費,但是,放在曼谷這種大城市,也僅僅是一個月房租。

現在,這筆遲遲不能落實的“救濟款”,卻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泰國發“救濟款”到賬率不足15%!有些人等不及,他們選擇了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