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為什麼喜歡“谷堆”著吃飯?

前陣子,網上流行一個視頻,老外們很好奇中國人為啥喜歡蹲著,於是他們嘗試“中國蹲”,發現蹲不下去,原因是歪果仁們自古就沒有這個習慣,猛一操作肯定蹲不下去。

那歪果仁們肯定不知道,不光會蹲,還會“谷堆”到一起吃飯,這是專屬河南人的浪漫。

有些人為什麼喜歡“谷堆”著吃飯?


而我當年上學時,就沒這般拘束。那時學校還沒有餐廳,打完飯都各自散去,校園內的廣闊天地都是我們餐廳。或兩人三人對面,或十幾人圍一個大圈圈,菜碗湯碗擱地上,不管男生女生全蹲著。

用“蹲”還是有些文雅,河南方言應該叫“谷堆”。一邊吃飯一邊噴的熱火朝天,如果某個圈圈內不斷髮出爆笑,就有人端起飯碗過來,往裡面擠,說,哎,哥們、哥們,往那邊谷堆谷堆唄,讓俺聽聽恁噴的啥。

沒了餐桌的限制,沒有不讓說話的限制,所以吃飯就變成一件歡樂的事情。歡樂的一個要件是“自由”,說話的自由,身體不受限制的自由。

在家也這樣,尤其大人們,中午盛了一碗麵條,端起就出了門。

夏天找一陰涼地兒,冬天尋一太陽地兒。七零八散地谷堆著,有話就說幾句,沒話也不覺得尷尬。小孩子則是在大人們之間竄來竄去,專瞅人家碗裡的飯。

那時也沒那麼多講究,站到誰跟前,就給夾幾筷子塞嘴裡。

有些人為什麼喜歡“谷堆”著吃飯?


山溝的溝口有一打麥場,不冷不熱的季節,一到晚飯時間,許多鄉親不約而同在這裡聚集。

有些距離遠的,我懷疑沒走到地方,飯都涼了!但就是愛去,這三個谷堆一堆兒,那五個谷堆一圈兒。

飯吃完了,也不離開,傳傳家長裡短,論論天下大事,直到天黑的伸手不見五指,才戀戀不捨地散去。

及至如今,村裡辦紅白喜事,頭天下午大多有面條湯,主家兒做一大殺豬鍋。

幾百口人各自端碗盛完後,院子裡,小路上,田間地頭烏壓壓都是人,仍是谷堆著,一邊哧溜哧溜吃,一邊五馬長槍地噴“大江東”。

其實這麵條湯也沒什麼特別的,面是普通的掛麵,加些豆腐絲兒、肉絲兒而已。許多鄉親還就好這口兒,我覺得,麵條湯好喝是其次,主要還是大家夥兒圖那個谷堆在一塊兒談天說地的熱鬧勁兒。

從以前到現在,鄉親們為啥都這麼喜歡谷堆著吃飯呢?

“谷堆”著吃飯,就是最早的朋友圈啊

有些人為什麼喜歡“谷堆”著吃飯?


記得前段時間,跟遠在江蘇的老表聊天,他說,小時候去你們那兒串親戚,每天都是白水煮麵,拌點油鹽,連根菜毛尾都不見。

我問,你們那兒吃什麼呢?他說,我們吃米呀,一般都有幾個菜的。

我忽然明白了一些,我們在院門外谷堆著吃飯是有先天條件的,因為只需要端一個碗。而他們盤盤碟碟的,想出門去還真就不那麼方便。

所以,那時河南人蹲門口吃飯,“窮”也是一個原因。端著碗出去,省燈油、省電費呀。

我哥是村裡電工,說有一戶人家,一個月電費只有幾毛錢。問為啥,他說,我就晚上盛飯時拉一下那個5瓦的燈泡,然後立刻拉滅谷堆門口吃。

農村有俗語“蹲著吃飽,站起正好”,谷堆著吃飯胃部受到擠壓,站起來就是八成飽,吃的不多也不少,又省糧食又健康。

有人說,院門外撂天野地兒沒凳子,想坐沒有,只好谷堆著了!但是,話又說回來,家裡有凳子,為啥不坐呢?

我覺得是河南人好噴困兒,愛熱鬧的天性使然。

有些人為什麼喜歡“谷堆”著吃飯?

你看,幾個人圍一圈谷堆著,像不像現在的微信朋友圈?現在的人吃著飯,刷著微信,看著朋友圈裡別人發的美食美景,心靈雞湯,娛樂八卦。興致來了,放下飯碗,自己也忍不住發一條出去。

微信朋友圈為什麼能這麼惹人關注,一方面,人心底裡都有窺探別人生活的私念。另一方面,也有向別人炫耀自己過的還不錯的小心思。這不和鄉親們端著飯碗谷堆成一圈吃飯一個樣嘛!

喜歡八卦和傳小道消息,不止現代人需要,咱的老老祖宗也這樣。

據說多少萬年前,森林裡走出來有兩種原始人,一種特別喜歡扎堆兒聊八卦,比如哪裡的果子熟了,什麼樣的獵物最容易捕獲,敵人那邊酋長翹了,部落裡小蓉的老公出遠門了.....這些消息看似瑣碎、無用,卻是在嚴酷、閉塞環境下獲得訊息的重要途徑。

在那個時代,也許一條“哪裡魚好抓”的小道兒消息就能讓你活下來。而那一支不愛八卦、沒掌握類似消息的原始人,就有可能在野外因找不到食物或碰到敵人掛掉。

扯這麼遠,為啥呢?就是想說,“谷堆”著吃飯,看似不雅,但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少了桌椅的約束,多了移動的自由,便於隨時隨地建成一個“微信群”。

河南在全國範圍內比較,並不算特別富庶之地,甚至自古以來戰亂不斷,但至今依然是第一人口大省。和喜歡“谷堆”著扎堆兒吃飯,也似乎是有那麼一些關係的。

有人說,“谷堆”哪個地方人不會,有啥難的!這你可大錯特錯。谷堆三五分鐘也許你可以,要是個把小時,估計你就腳麻腿抽筋,外加頭暈目眩,站都不一定站得起來。

有些人為什麼喜歡“谷堆”著吃飯?

谷堆的正確姿勢是,兩腿向前彎,屁谷向下與膝蓋齊。兩腿分開雙腳著地,臀部貼腳踝。特別提醒,腳後跟一定要貼著地。如果你踮著腳尖谷堆,那一看就是外行,撐不了幾分鐘的。

“谷堆”是河南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硬功夫,不會的人看著累,會的人則輕鬆自如。

據說有外地的新女婿來本地瞧老丈人,看到老丈人谷堆在地上吃飯,以為是媳婦不孝順老爹,實在看不過眼。於是,新女婿就遞給了老丈人一個凳子。

老丈人接過凳子哈哈大笑,說道:“還是女婿疼人啊!”於是把凳子放下,自己“谷堆”在凳子上接著吃。

傳說由於習慣與身材比例方面的原因,歐洲人很難做到這個蹲姿,因此,谷堆得名“亞洲蹲”。

我們總是契而不捨的追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而唯獨不講究“蹲相”,因此當你看見一個人蹲著時,他可能正在與全世界的規則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