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講道德仁義?

我們經常說,要講道德仁義,可是怎麼才能實現道德仁義呢?

中國曆來有以人為貴,身教重於言傳,上行下效之說。講道德仁義,關鍵要強調人,便要分清什麼是有道德仁義的人。

道德仁義經常被連在了一起說,古人是分開說的,得道之人,有德之才,仁義志士是不同等級的人才概念。

《反經》裡說,得道的人是要位列三公,他通曉和順應社會,自然的規律,言論可以調和陰陽,能夠準確預測四時,知道風調雨順的規律。所以,得道之人主要職責就是研究自然社會變化發展的規律。

有德的人呢,能夠不違背四季農時的節令,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能夠疏通不通暢的環節,將廢棄的東西變成財富,這樣的人可以做九卿了,類似現在的部長,主要的職責是負責道德文明的建設。

仁人可以做大夫,他通達人情世故,作風正派,瞭解稅收的關卡,能夠充實國庫,以仁愛之心對待民眾。這樣的人做個省長,市長沒問題。

忠心正直,敢於直諫,沒有奸詐之心,大公無私,講話符合國家法律法規,這樣的人是為列士,他的主要職責是常行仁義,做個社會有名望的人。

分清了具有道德仁義的人,不同的才能安排到不同的崗位上,有了領頭羊的垂範作用,這樣的國家,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公司,不就自然的講起道德仁義了嗎!這就叫做教化與自然吧。

國學之花微信公眾號:sanwu2019

怎麼講道德仁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