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5月底華為終端發佈了一部全程由華為P30Pro拍攝的豎屏電影短片《悟空》,在電影中含有大量的暗光拍攝、長焦鏡頭、超級微距鏡頭,甚至還有水下拍攝鏡頭,這些特殊的拍攝手法無不體現出華為P30Pro各種強悍的拍攝性能,同時也是華為在六一兒童節送給孩子們的禮物。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悟空》的劇情充滿了魔幻主義,講述上世紀90年代《大鬧天宮》動畫片正在上映,來自偏遠山區的小男主從小痴迷齊天大聖孫悟空,拿鋼筆換了一張《大鬧天宮》的電影票,然後翻山越嶺徒步前往省城看電影。但在途中不幸掉下山崖後迷路,在深山老林中披荊斬棘生存下來,終於到達省城後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近30年,世界已經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這部短片可以分為外核和內核兩種解讀方式,外核正如我們看見的,這部電影展示了P30 Pro強大的拍攝能力和拍攝手法,並且展示了片中小男孩在面對困難和絕境時堅持自己對孫悟空的信念,一路披荊斬棘在絕境中生存下去,最後回到父母的懷抱中。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但內核部分卻和華為公司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片中開頭的廣播第十一屆亞運會是在1990年,同年華為正式發佈和推廣第一代自研通訊設備。父親追打孩子時,快閃過的歌譜內容是千萬青年下鄉的指令,發生於上世紀50年代,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正好和電影小男孩一樣12歲,這必然對年幼的任正非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也影響了很多同時期的科技巨頭。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隨後父親打罵孩子,交換電影票的鋼筆代表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孫悟空則代指了華為不屈的精神,華為在成立之初主要做的是銷售代理業務,1990年開始轉為自研。隨後出現的同學給了華為很大幫助,暗指的是電信和政策,華為靠著與電信合作以及政策佔領了大量中低端農村市場得到第一桶金。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同學所說的去城市的近路,翻山指的就是中低端農村市場,雖然做起來很累但是公司發展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同學嘴裡吃的蘋果暗指上世紀90年代蘋果的處境也非常艱難,喬布斯離開蘋果後新上任的CEO無法帶領蘋果進入新世紀,而蘋果公司也正是華為想要超越的一個目標。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山上有狼,指的是科技和市場拓展上的對手,但是老子有金箍棒(華為不屈不撓的精神)有手電筒(明確的目標)還有小刀(實打實的技術)。但出發不久便滾下山崖丟失手電筒指的是當時華為技術研發選錯了方向,當時市場調研給出的數據顯示到2000年手機的普及率只有百分之5,而實際是百分之50,讓華為選錯了目標方向。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被蛇咬代表華為遭到第一次大危機,2002年,任正非吃過保守的虧後,激進的研發3g技術,卻剛好遭遇全球IT技術泡沫,國內3g牌照無法下發,長時間被小靈通等2G通信佔據了市場。母親問孩子為什麼在電視也能看的大鬧天宮要去城裡看,小男孩說破電視和收音機差不多,這暗指當時的社會環境反問華為:小靈通就挺好的,為何要研發3G。華為認為2G是破技術,和電臺差不多。華為用行動回答,雖然3G的路還很遠,但我不怕。處理完傷口,華為成功的挺住了這次危機。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主角小男孩帶上金箍開始野外求生的生活,華為也戴著3g設備正式登上了世界舞臺。在山洞裡聽到了老虎的叫聲,暗指資本的虎嘯來勢兇猛,華為不得不丟掉“收音機”(落後的技術),尋求高新技術打入市場。孩子在野外生存中,吃生魚、挖蟲穴、住山洞,華為在此期間也吸收了很多知識和企業,終於來到了科技與經濟的公路上,搭上了資本的高速公路。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華為得到了飛速的成長,來到了大劇院(世界市場舞臺),劇院中現代的科技對華為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可孩子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畏懼,熒幕上的大鬧天宮重製版確是由功夫熊貓團隊製作,這指的是許多表面的國產科技,核心卻來自他國。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孩子堅毅的拿著電影票遞給檢票員,但檢票員認為這個票已經過期了不能使用,即使如此孩子的眼神也沒有動搖。華為失望的徘徊在大街上,看到了從未放棄他的父母(國家和社會),和他最初的信仰。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以上是網友們在觀看了《悟空》這部短片電影后結合華為過去30多年的歷史經歷和當下的處境,對這部短片的解讀。

手機報價、手機購買,就找“修匠科技”

《悟空》短片火爆,很多人只看見了表象,內核是華為30多年奮鬥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