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命運!兒子清華女兒北大,專家:只因農村夫婦做對這件小事

在這個相對偏遠的小山村,我們身邊的路人都在互相談論著這對姐弟。

"你看看他們,可真是太有出息了。"

"人家孩子生的好,懂事聰明,不像我們家的,根本不讀書。"

"這都是命啊!一個去清華,一個去北大,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哦。"

改變命運!兒子清華女兒北大,專家:只因農村夫婦做對這件小事

其實,這並不是孩子的天賦異於常人,也不是天生註定的命運。

絕大多數孩子的智力差距並不大,真正影響孩子發展的,是家庭的教育方式。

這件事兒一經報導,就有很多家長好奇,這個山村家庭到底是怎麼把兩個孩子都送進名校,甚至還有家長開車千里,來討教育兒真經。

改變命運!兒子清華女兒北大,專家:只因農村夫婦做對這件小事

絕大多數家長的疑問:孩子的作業,你們要怎麼輔導呢?

他們的回答是:"我們從來不陪著孩子做作業,一來幹了一天農活兒,身體早就精疲力盡,二來自己不是讀書人,有些題目也愛莫能助,三呢孩子自己也不想我們守著。"

改變命運!兒子清華女兒北大,專家:只因農村夫婦做對這件小事

是否陪伴孩子做作業,是無數家長育兒煩惱的選擇題,這對山村夫妻卻做出了正確選擇,成功改變孩子的命運。

有的家長要說了:不陪孩子做作業算什麼育兒方法啊,他們藏著掖著。

這是因為,你不明白陪孩子做作業,到底會產生多大的危害。

改變命運!兒子清華女兒北大,專家:只因農村夫婦做對這件小事

首先我們來做個分析:家長為什麼那麼喜歡陪孩子做作業呢?

家長守著孩子,是害怕自己孩子開小差,不專心,不認真學習。但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往往會對孩子寫的作業指手畫腳,不斷指責孩子寫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小毛病,性子急的甚至搶過作業替孩子寫,有的還會把孩子罵哭。這些行為不但更加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還會引起他們的厭惡反感。

有研究表明,對1000個家庭做跟蹤調查,時常10年。研究結果是:小學階段,家長對作業的輔導基本無效;初中階段,家長對孩子的輔導會引起強烈逆反心理;高中階段,家長基本都無法輔導孩子了。因此作業的真正主導是孩子,而不是家長。

改變命運!兒子清華女兒北大,專家:只因農村夫婦做對這件小事

陪孩子做作業有3大危害

1、喪失自主學習的動力

當家長在一旁看孩子做作業時,免不了對孩子指手畫腳,看見孩子犯了低級錯誤,忍不住就要責罵孩子,不停的干擾和指責,孩子的自信心被打擊,自主學習動力自然越來越低了。

家長要正確理解作業的真正作用,是引發孩子的思考,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為了一個表面滿分。不完美的作業只要能促進孩子進步,那就是有用的。

改變命運!兒子清華女兒北大,專家:只因農村夫婦做對這件小事

2、無法承擔責任

家長們看不下去孩子寫的作業,有時會自己上手,或者直接告訴孩子正確答案,這違背了課後作業的初衷。作業是為了讓孩子在放學後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和學會承擔作為學生的責任,有家長在旁邊幫助,固然作業完成的好看漂亮,但卻讓孩子失去了應有的責任感,如無法完成作業就要接受被老師批評的後果,不認真做就會因為時間管理差而晚睡。

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兒,要讓他們獨立管理時間,要是孩子做錯或是沒做,也要他們自己去承擔相應後果,這樣才能學會責任。

改變命運!兒子清華女兒北大,專家:只因農村夫婦做對這件小事

3、親子關係惡化

經常看到新聞,家長過度干涉孩子的學習,結果兩敗俱傷。孩子非但成績原地踏步,在家也無法釋放堆積的壓力,反而越來越累。家長怎麼教,孩子都學不會,在家也無法釋放工作堆積的壓力,最終雙方情緒失控,孩子也破罐破摔。

改變命運!兒子清華女兒北大,專家:只因農村夫婦做對這件小事

有三個特殊階段,家長可以幫助。

1、新生剛入學

比如孩子剛上一年級,剛剛接觸家庭作業,這時家長需要給予幫助,但不是包辦作業,而是引導孩子發現學習方法,養成好習慣等。

2、厭學情緒初現

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出現畏懼作業,反感學習,逃避學習時。家長應該理解孩子,並且進行溝通,傳授自己的經驗教訓,找出孩子的本質問題,提供學習技巧等等。

3、碰到學習瓶頸

當孩子到達學習瓶頸期,是需要父母幫助的,及時提供輔助,防止孩子過度受挫,造成學習逃避等惡性循環,幫助孩子恢復信心。

對於作業,家長應該以側面幫助為主,更多要靠孩子自己,這樣孩子才能在打基礎的時候成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