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愛是治癒原生家庭最好的解藥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重要?

前一陣子熱播的電視劇《安家》裡,從女主角房似錦到男主角徐姑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受原生家庭影響的影子。受家庭的影響,他們改變了性格,改變了生活,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所幸最後他們都因為愛而獲得了重生,開始了新的生活。

而今天我要聊的電影《痛症》,也是一個關於愛與原生家庭的故事。

《痛症》是根據姜草的同名漫畫改編的愛情電影,這個電影的拍攝還挺好玩的,是因為郭景澤導演原定拍攝的電影《美麗的我們》由於資金問題而暫停了才開始拍攝這個電影的,看起來很像是幸運的寵兒。

影片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對疼痛無感的男子與對傷口極其敏感的血友病女子之間的愛情故事。

《痛症》:愛是治癒原生家庭最好的解藥

這樣一聽起來感覺故事真的很老套,忍不住要調侃一下,結局不用猜就能想到肯定是韓劇愛情片裡的三種典型結局:生病、癌症和好不了。

但是兩位演技派的參演以及暴力鏡頭的運用,讓整個電影充斥著暴力的同時又帶著溫暖的畫面,與以往的一些韓國愛情電視劇有所區別。

痛症男主:活在自責裡的行屍走肉

靠捱打謀生的南順,是一個痛感缺失症者(權相佑飾演),謀生的手段就是替人討債捱打,每天活得像是行屍走肉。

《痛症》:愛是治癒原生家庭最好的解藥

男主角南順

南順沒有痛覺,沒有味覺,沒有任何感覺,但這並不是天生的,還要從小時候的那場車禍說起。

小的時候因為手指頭痛,他吵著要去醫院。結果在全家帶他去醫院的路上發生了車禍,親愛的父母和姐姐就眼睜睜的在自己面前死去了,而年幼的南順卻什麼都做不了。

就是在那次車禍時遺留下來的生理及心理創傷,從此他改名南順,也就是姐姐的名字,而車禍的場景使他內心始終揹負著沉重的枷鎖—全家人的生命。這樣的活著似乎只是為了一個終點,在尋找人生的出口,了無生氣。

在捱打者不覺得痛的生活裡,我們看到的全是痛。

不僅是因為他的童年遭遇,還有他的內心滿含著對自己的懲罰,他始終沒有原諒過他自己。

痛症女主: 社會底層的向日葵

女主朱冬炫(鄭麗媛飾演)父母患病雙亡,當初因為治病而欠下了鉅額的債。而她也一樣,患有血友病,一種一旦流血就止不住的病,據說患這個病能活到27歲的女生屈指可數。

所以在有限的生命裡,她努力的掙錢還債,維持生命,為了逃避醫院的恐怖,甚至自己練習打抗凝劑。

女主與普通人最不一樣的地方也正是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即使生活在底層,即使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依然那麼熱愛生活。被討債人追到沒有地方住,依舊能夠準時在夜市裡擺攤謀生;雖然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毅然抓緊時間掙錢去還父母欠下的債。

《痛症》:愛是治癒原生家庭最好的解藥

努力生活的朱冬炫

遇到這樣的女孩子,是個人都會心疼的。

影片中兩個經歷完全不一樣的人卻有著同樣的問題。

原生家庭的痛

原生家庭到底對人的成長有多大影響??在看這個電影之前,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我們人的一生中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格、情感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當事人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

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就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一個童年時期家人遭遇車禍死亡,一個父母深受疾病折磨去世。這樣的家庭變故導致了他們一個痛覺消失,每天苟且活著,一個懼怕醫院,流離失所。

所以兩個有著童年故事的人走到一起,因為愛而惺惺相惜,因為同樣的渴望愛而彼此取暖並努力做出改變,試圖甩掉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和影響,這是電影所帶給我們的感動。

《痛症》:愛是治癒原生家庭最好的解藥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孫儷扮演的房似錦就是一個因為原生家庭影響的中介店長。

從小家裡窮加上童年被虐待被父母無視,導致她早早養成了獨立習慣不依靠任何人,但對溫暖的渴望卻比任何人都強烈。在她的生活中,只有工作才能帶來安全感,所以她把人生的目的定義為拼命掙錢。

童年的遭遇使她性格倔強不相信別人。以至於剛開始調到門店裡時和所有人為敵,關係緊張,做事雷厲風行不聽旁人建議。

隨著周圍人的慢慢感化,她才開始發覺,人生不是隻有工作和掙錢。

愛,才是生活的良藥

在南順和冬絢遇見之前,各自活著,是的,僅僅是活著,維持著生命,沒有期盼,沒有夢想,只是維持生命做著底層令人心酸的工作。

而南順的工作似乎更帶著點糟蹋和懲罰自己,為了幫人討債,採取自殘的方式,讓欠債人害怕,一次又一次的折磨自己的身體。

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善良又缺愛

兩個缺愛的人,兩個在社會底層獨自痛苦的人,雖然都是悲劇,但兩人的相遇讓整個故事都充滿了溫情。兩個可憐的人互相取暖,填補內心最蒼白的部分—家人的關心和照顧,讓他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南順甚至決定重新生活,把捱打的工作換掉,去做一份正經工作。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可是韓劇始終是韓劇,其實在看到影片一半的時候就可以預測到結局,但是還是忍不住看完。

影片的最後,兩個人為了成全對方,甘願捨棄自己生命。南順為了替朱冬炫籌集治病的錢,答應上演一場假跳樓的戲碼,結果意外發生,真的丟掉了性命。朱冬炫為了靠近南順,腳被釘子扎流血也要走到他身邊。

至此,一切美好破碎,悲劇氣氛達至頂峰。

《痛症》:愛是治癒原生家庭最好的解藥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

現實總是殘酷的,美好也總是短暫的。影片的最後,兩個人愛而不得,美好的故事就此戛然而止,看起來更痛了。

其實影片的最後,南順瀕臨死亡的時候已經感到痛了,那是因為他戀愛了,他再次有了愛的人,再次有了想守護的人,也再次擁有了愛的能力。

因為愛是治癒傷口最好的良藥,所以他們並不後悔彼此的選擇。所以我始終認為這是溫暖的結局,在動亂的背景下,他只有她,而她也只有他,這就夠了。

死亡,也不再可怕。


【關注我是聊八卦的德善啊】讓我們一起看電影,聊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