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麼多年的饢,其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吃了這麼多年的饢,其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喀什的饢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

吃了這麼多年的饢,其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帕米爾高原的饢

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 釐米。這種饢大的要1-2 公斤麵粉,被稱為饢中之王。最小的饢和一般的茶杯口那麼大,叫“託喀西” 饢,厚約1 釐米多,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饢,還有一種直徑約10 釐米,厚約5-6 釐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饢,這是所有饢中最厚的一種。


吃了這麼多年的饢,其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深受女士喜愛的辣皮子饢

饢的花樣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

鑑定一家店鋪的東西是否優質有一個方便又有效的辦法,那就是看排隊情況。如果一家店鋪門前天天排隊,只要不是在糧食憑票供應的年代,那這家店一定有吸引人的理由。

喀什市文化路步行街後門不遠處的一家饢店門前,天天都是排隊的景象。這家店老闆吾布力·喀斯木說:“揉麵這個過程非常重要,面揉得好打出來的饢才會酥脆可口。”對面團的重量吾布力·喀斯木要求非常嚴格,每個240g,不多也不少,為了保證精確他會挨個稱重。他家平均每天要賣出400 個饢,用掉80 公斤麵粉。

吃了這麼多年的饢,其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口感香脆的核桃饢

相比於別的饢店,吾布力·喀斯木家的饢口感更佳酥脆,這是大家愛吃他家饢的一個重要原因。酥脆的秘訣,吾布力·喀斯木說主要是牛奶和雞蛋的功勞。另外,吾布力·喀斯木家的饢坑不同於維吾爾族傳統的土製饢坑,是用鐵做成的。“鐵饢坑傳熱快,饢烤的也比較快,一個饢兩分鐘就出來了。這樣的饢保存的時間也更長,經常有家長來買饢,寄給在內地上學的孩子。”


吃了這麼多年的饢,其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發麵的饢

在喀什市雪蓮路的三運商業街還有這樣一家饢店,他家小油饢不是按個賣,而是上秤稱,他家小油饢不光可以當飯吃,還可以當零食吃。

吃了這麼多年的饢,其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庫車大饢

三運司小油饢,這是買家起的名字,由於饢店沒有名字,店主吾布力·艾山也這麼稱呼自家的饢。今年45 歲的吾布力·艾山是饢店的老闆,他的媳婦,3 個兒子以及兒媳婦都在饢店工作,可以說是“全家總動員”。吾布力·艾山的饢店總共出售5 種不同的饢,最受歡迎的是小油饢。小油饢大小和女生愛吃的蛋撻相仿,表面金黃,入口酥脆還帶著絲絲甜味,經常有市民專程前來購買。


吃了這麼多年的饢,其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小油饢

這小小油饢如此受歡迎,有何秘訣?與傳統的油饢不同,吾布力·艾山家的油饢和麵時摻入了玉米麵,除了雞蛋、少量的白砂糖、牛奶、清油這些普通配料,還放有一種他家獨有的配料。“這個是家裡的秘方,不能說的。”吾布力·艾山說。

吃了這麼多年的饢,其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