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中國足球將何去何從?

國家隊、青年軍節節敗退,各種賽事,頻頻踩空.......

比賽中我們遭遇“黑哨”暗算,

在亞足聯,我們“無人撐腰”,

中國足球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生命稻草對我們而言,竟然是如此的難得,

無疑,中國足球已經進入了至暗時刻。

1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朝中無人,弱國哪裡來的外交?

中國足球u23國家隊在自己家門口被人黑了一刀,這就是證明,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雖然,小道消息稱,

有好事者,將中國隊和卡塔爾隊的當場主場裁判一怒打進了醫院。

球迷們說:大快人心!

但是,武力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歷史常常說,槍槓子裡面出政權,

歷史也常常說,足球是和平時期的戰爭。

但是,對我們期盼的是,既要和平,也需要足球這場戰爭的勝利。

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告訴我們,

我們上肢肌肉的發達,不足以表達我們大腿肌肉的強大,雙腳的靈活,以及大腦的智慧。

球迷打裁判這種行為,是對中國足球最無力的表達,

更是中國球迷的一種無奈!

2

中國u23國家隊究竟輸在哪裡?

就和卡塔爾隊的比賽來看,這次吃了裁判的啞巴虧,恰恰是中國足球的縮影——焦躁、情緒失衡,技不如人,經驗不足。

中國男足想當然的認為,在主場作戰,就該被主裁判偏袒,

其實正是這份“誤解”,毀掉了自己,也毀掉了比賽。

中國男足在開局很好的情況下,如何控制比賽的節奏?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來應對裁判的“陰謀”?

這些因素成為比賽勝負的關鍵。

很顯然,我們如同這支國家隊球員的年齡,年輕有餘,而顯得成熟不足。

因為裁判的判罰不公,導致心理、心態上的失衡,

讓我們一味的把注意力放在了裁判身上,放在了和對方球員鬥氣身上,

他們唯獨忘記了比賽,唯獨忘記了在90分鐘的時間裡,勝利和結果才是最關鍵的這一問題。

3

作為東道主,小組賽沒有出現,我們就怪裁判?

的確,應該怪裁判——不識好歹的裁判,難道不知道這是我們中國隊的主場嗎?

這名中國隊的剋星裁判,應該被拉出去鞭屍,但是這有用嗎?,

因為沒有刻意偏袒中國隊,所以中國隊球員踢得很來氣,因為來氣,中國球員動作就越來越大。因為動作越來越大,所以黃牌和紅牌就會接踵而來。因為這場面上的一切,所以中國輸掉了比賽,小組被淘汰,卡塔爾隊翻盤笑到了最後,中國隊再一次哭泣。

正是中國隊這種“裁判應該偏袒我們”的扭曲心態,讓中國隊每一名隊員都變成了一頭憤怒的公牛,讓他們不是在踢球,而是在打戰,不是在用良好的技戰術能力獲得比賽,而是將對抗變成了身體攻擊,這無疑是在進行一種自我毀滅。

凡是從事過競技體育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

在競技場上,最大的敵人不是對手,而是心態,心態一旦失衡,就意味著自己會打敗自己。

中國隊這次又一次自己打敗了自己。

是因為技不如人,更是因為心態失衡。

中國球迷再一次遭受噁心,嘔吐,不悅,不得不再次進行長時間的心理理療。

4

裁判不幫忙,是什麼原因?

這個世界是功利的,是符合弱肉強食發展規律的。

中國足球在亞洲還比較弱,沒有混出個人樣來,裁判之類的幕後人士憑什麼幫你,哪怕你是東道主。

另一方面,我們早就傳聞西亞兄弟們“很團結”,這次也不例外。

在球場上明目張膽的欺負你,不在話下。

第三,誰說東道主就一定要收到裁判的偏袒?

世界盃都不例外,更何況這樣的低級別比賽,中國隊不幸被砸到,小組都不出現。

我們申訴,我們哭泣,我們憤怒的口水噴向那位剋星裁判!

一切似乎都是徒勞。

5

說完裁判再自我檢討。

我們真的是被裁判黑了嗎?

是我們該得的點球沒吹?是我們踢進去的球被吹成了越位?還是因為給對手吹了一個莫名其妙的點球?

似乎都沒有。國足U23對陣卡塔爾隊,我們除了主觀說裁判判罰不公外,能夠公開指責說裁判偏袒的論據並不“確鑿”,

至於吹罰的力度。裁判可以用任何一種理由去解釋。

實在無法解釋的情況下,他們也可以用沒看見去解釋。

但是沒看見或者誤判錯判,還是足球的一部分。

現在,中國隊上萬言書申訴,

可以肯定,毛線用都沒有。

覆盤來看,中國隊賽前豪言要奪冠。

首輪3比0大勝阿曼隊,讓中國隊形勢大好。

但次戰0比1不敵烏茲別克斯坦隊,

這讓中國隊末輪與卡塔爾隊的比賽成了“生死戰”。

客觀來看比賽,卡塔爾隊一戰我們首先取得了進球,但是之後的比賽我們明顯經驗不足。加上心態失衡,導致各種局面都無法控制。

總之,技不如人也罷,心態失衡也罷,

都表明中國足球確實和卡塔爾隊、烏茲別克斯坦隊這樣的球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6

u23國家隊這場比賽,我們若擊敗卡塔爾,則鐵定出線,若平局或輸球,我們則要視烏茲別克與阿曼的比賽結果而定。

這種數學題或者宿命論,對於中國足球而言大都是“死亡論”。

因為,

中國足球一旦面臨這樣的考試,往往都是功虧一簣。

悲情的成分高達百分之九十九。

這裡,我們不是再唱衰中國足球,

而是在中國足球的氣質裡,或者說底蘊裡,

暫時還找不到能夠在足球場上逆轉和翻轉的氣質。

而這種氣質是要靠技戰術能力做保證的,是要靠不斷的勝利去生產信心的。

我們總是在打敗仗,勝利的信心從何而來?

本場比賽,看臺上我們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他就是曾率領中國男足國家隊闖入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神奇教練博拉·米盧蒂諾維奇。

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

他曾經提出的快樂足球,我們曾經說沒用,

但是事實上卻非常有用——一度如給中國足球打入了一劑強心劑。

忽然間讓中國球員明白了一點,原來足球是可以這麼去踢的——其中的奧妙就是,

在中國球員技術一定的情況下,如果擺放好心態,正常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去踢球,這才是比賽的關鍵,這才是以弱勝強的金鑰匙。

所謂快樂足球,就是擺放好心態,認真踢好球。

“心態”好了,手氣也會變好,米盧把中國隊帶進了韓日世界盃,也取得了讓人能夠接受的好成績。

所謂的足球場上的“運氣”,

其實,冥冥之中必有定數。

關鍵是,你信與不信?

尾聲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足球暫且當做一種遊戲罷了。

......

中國足球落後的東西太多,所以需要反思提高的細節也太多。

而這一切,

僅僅靠5年、甚至10年的時間是無法改變現實的,

這需要幾代人默默無聞、紮紮實實的去踢球和工作。

好在,

中國足球已經意識到了一些問題,

我們開始抓起了校園足球,我們開始重視足球教練員的培訓,我們開始明白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

人生很長,

在中國足球的至暗時刻,我們提出了偉大的復興的計劃。

只是還,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