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吃“百家飯” 誓做百家事 興文縣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點擊上方“藍字”,輕鬆關注我們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古金秋,2013年進入興文縣人民檢察院,現任司法警察大隊大隊長,2018年7月到毓秀苗族鄉迎春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員。

在駐村接近一年的時間裡古金秋同志嚴格按照縣上要求、牢記自身職責,以服務人民、完成脫貧攻堅驗收為己任,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脫貧標準,指導開展貧困人口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通過走訪全村所有貧困戶和全村所有農戶,瞭解每戶家庭情況及存在困難,積極爭取資金,補足短板,確保每戶貧困戶達到脫貧驗收標準。

愛心讓冬天不再寒冷

毓秀苗族鄉位於興文縣城西南72公里處,四面環山,地貌單一,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都在10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4℃,是全縣最邊遠、經濟發展滯後、苗族同胞聚居最多的高寒山區苗族鄉。在寒冷的冬天,城裡的孩子都已經穿上了厚厚的棉襖,但在村裡條件艱苦的家庭裡,孩子只有兩件薄衣服和一雙單薄的黃膠鞋,古金秋看在眼裡也痛在心裡。於是古金秋立即號召我院幹警以及身邊的親戚、朋友將舊衣物捐獻給迎春村的老人和孩子,並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共收到了上千件募捐的衣服、褲子、鞋子、書包等,古金秋同志及時送到了老人和孩子手中,讓困難家庭的老人和孩子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用愛心和關心讓他們的冬天不再寒冷。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困難群眾穿上新衣

吃“百家飯” 做百家事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從2018年參加幫扶工作以來,古金秋同志積極主動聯繫幫扶貧困戶,經常走訪看望貧困戶,為他們排憂解難,積極提供幫助數十次,平時像看望老朋友一樣,古金秋與貧困戶拉家常、嘮嘮嗑,關心他們近段時間的生活。真扶貧、扶真貧,讓他既有無比的自豪感,又有強烈的責任感。古金秋堅定的說要吃“百家飯”,當做百家事。

走訪過程中古金秋瞭解到村上扶貧戶羅某在外務工受傷致殘,醫療費用花費3萬餘元。在協調過程中,廠方提出一次性給予羅某8萬元作為補償,古金秋同志瞭解情況以後諮詢了民政、工商等相關專業人員,8萬元補償金遠遠低於了工傷補償標準,在古金秋同志的積極協調下,最終幫助羅某多爭取了幾萬元的補償金。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村民李某因親生父母無法找到,以致於無法辦理身份證,和村民古某結婚以後也無法辦理結婚證,生下兩孩子以後兩孩子也無法正常上戶籍,古金秋聽說後積極和當地派出所以及縣公安局戶籍管理部門聯繫,瞭解特殊情況的處理辦法,經過反覆協調,李某順利辦理了身份證,同時也補辦了結婚證,孩子也如願正常上戶。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通過走訪發現該村有幾戶家庭困難的孩子在興文二中就讀高中,沉重的書雜費、補課費、生活費成了家庭嚴重的負擔,古金秋同志瞭解其家庭情況以後多次向校方提出申請、爭取政策,校方最終同意減免其在校期間的書雜費和補課費等,這樣算下來,一學期可以減免上千元其它費用。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天災無情 人間有情

2018年12月16日12時46分左右,我縣發生5.7級地震,震中周家鎮距離我院聯繫的毓秀苗族鄉迎春村直線距離僅4公里左右。此次地震毓秀苗族鄉絕大部分房屋受損,通往鄉里的公路全部堵斷。地震過後古金秋同志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到災區以後立即同鄉、村、組幹部組織救援受傷人員、設置安置點轉移受災群眾,連夜入戶查看群眾房屋受損、水池受損、生產用房受損等情況並統計受災數據,及時安撫受災群眾情緒讓受災群眾看到黨委政府對抗震救災的決心,同時對塌方的公路和存在安全隱患點設置警戒線和警示牌並安排人員執勤勸導過往人員。經過幾天不眠不休的奮戰,災區當地群眾情緒穩定,各項災後重建工作緊張有序進行。此次抗震救災古金秋不顧生命安全,敢於衝鋒在前,充分發揚了在災難面前黨員先鋒隊的模範作用,同時也充分展現了司法警察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作風。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生命不止,工作不息

毓秀苗族鄉地處山區,是距離縣城最偏遠的鄉鎮。由於海拔較高,早、晚都會起霧,冬天的時候路面也會結冰,出行困難。2018年11月4日,週末回家休息的古金秋同志為週一能準時到村開展工作,又擔心第二天早晨路面會結冰,於是決定週末晚趕往毓秀,在趕往毓秀的路上遇到大霧,加上公路旁沒有安裝護欄,結果導致車子側翻到路邊的地裡,所幸沒有受傷。突如其來的車禍並沒有打倒古金秋同志扶貧的堅定信念,第二天繼續走上了扶貧之路,用實際行動栓釋了生命不止,工作不息的工作態度。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駐村的日子,古金秋同志每週一到村開展工作,直到週五才能回家。在古金秋同志心裡,再苦再累都不怕,唯有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家庭,對不起自己的兩個孩子。在古金秋同志被安排到毓秀駐村的時候,家裡大的孩子才5歲還在讀幼兒園,小的孩子才1歲多,正是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加上妻子也在鄉鎮上班,帶孩子和接送孩子讀書的重擔就壓到了兩個年邁的父母肩上。兩個孩子身體不好經常生病,由於離家遠每次孩子生病的時候古金秋同志能做的也只有默默的祈禱孩子能早日康復,完全沒有盡到當父親的責任。扶貧的路不管有多苦他都不曾有過怨言也從未想過退縮,然而每每想起孩子,這個過了而立之年的漢子眼裡卻總是會泛起漣漪。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少有的相聚

扶贫特刊| 要吃“百家饭” 誓做百家事 兴文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故事---古金秋

快樂的六一

2

屈指數來,駐村幫扶已有兩百多個日日夜夜。在駐村幫扶的日子裡,古金秋並沒有演繹出多少感天動地的故事,只是做了一名檢察院司法警察、一名扶貧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雖然在那裡歷經了條件艱苦、矛盾複雜、事務繁多等諸多考驗和挑戰,但古金秋已經與村民建立了割不斷、分不開的檢民情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