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飼養“五要五防”

作者:蔡呈貴(上饒市養蜂協會,334099)

人工飼養的蜂群除了遵循蜂群生物學規律外,還要了解人為地干預蜂群后所產生的現象, 以利於提高

養蜂的經濟效益。

一要合理調節巢溫防熱傷。 生理狀況不同的蜜蜂需要不同的溫度環境。 巢溫超過蜜蜂生理適應限度時,蜜蜂壽命縮短,這種損失簡稱“傷熱”。 傳統養蜂法調節巢溫時寧熱勿冷。 科學的方法是依據“蜂多於子脾,寧冷勿熱”的原則,儘量使不同日齡的蜜蜂與子脾,都有適宜的溫度環境。

二要加強箱內通風防受悶。 蜂箱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對幼蟲、蛹、幼蜂的發育都有不良影響,培育出的新蜂不健壯、壽命短。 因缺氧造成蟲蛹發育不良或蜜蜂壽命縮短的損失,簡稱“受悶”。 要在保持巢溫正常的前提下,箱內通風寧強勿弱。 天氣炎熱和流蜜期,蜂箱內要加強通風。

三要調節蟲蜂比例防間蟲。 哺育蜂少、 幼蟲多或飼料缺乏時, 哺育蜂不能滿足全部幼蟲對食物的最低需求,一

部分幼蟲餓死,蛹脾上出現一些空巢房,可見分佈均勻的空巢房,像菜地人工間過苗一樣,這種現象簡稱“間蟲”。 要儘量使蜂群的蟲蜂比例處於最佳,難以 恰到好處時,要多喂粉促哺育。 而哺育蜂數不足時,幼蟲“寧少勿多”。 讓蜜蜂既能飼餵好幼蟲又沒有過剩哺育力。

四要巧布巢脾防棄子。 在大粉源或大流蜜時,工蜂會將子圈外圍的卵或小蟲棄掉, 騰空巢房以備貯放蜜粉,蜜蜂的這一習性稱為“棄子”。 因此,在大粉源或大流蜜來臨時,要巧布巢脾,既利於繁殖幼蜂擴大蜂群,又利於貯放蜜粉提高經濟效益。 可在邊脾插入舊脾貯放蜜粉,子脾調入蜂巢中央以利保溫繁殖。

五要選擇蜜源防傷力。 蜂群處於持續大流蜜的情況下,蜜壓子圈與棄子現象嚴重,採集蜂死亡加快,內勤蜂提前從事採集工作, 採集飛翔又加快了外勤蜂死亡,形成惡性循環,使得哺育蜂減少,哺育蜂數下降,造成蜂群衰弱,這種損失簡稱

“傷力”。 繁蜂時,要儘量選擇蜂群蜜粉日採集量與日消耗量基本相等的地方。 沒有這種條件時,要選擇巢內蜜粉貯量緩慢增加的地方,要避開大流蜜、大粉源和無蜜粉源的地方。 要常年利用最佳群勢,保持適當的群勢。 先側重繁蜂的數量,力爭提高蜂群生長率。 大流蜜開始前第 51 日,開始側重繁蜂,培育出健壯的採集蜂。

蜂群飼養“五要五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