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在日常生活中,零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舌尖上的味蕾,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美好回憶。春天是個讓人容易感懷過去的季節,這幾天總懷念起小時候的美好時光,尤其是那些五彩斑斕的小零食,就像我們五彩斑斕的童年。雖然那時候的零食種類不像現在的這麼豐富,但在那個年代每天放學能到小賣鋪買上幾樣在放學路上吃,已經是相當滿足的事情了。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今天我就憑著自己的記憶,整理了11種小時候的零食,有些現在還經常吃。吃過超過6種的一定暴露年齡。一起來看看吧~

猴丹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包裝盒上畫著個孫悟空,蓋子有點像打火機,裡邊的一粒一粒的,巧克力的顏色,但是味道有一點點鹹,然後還有一點點甜味兒。嗯,現在也說不上來哪裡好吃,但是當時就是喜歡,大概是衝著孫悟空買的吧。

大辣片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辣片說起來的話吃了有二十多年了,從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吃。不過那時候的辣片是一片一片的賣,1毛錢一片,家裡人嫌太辣不讓吃,但是自己總是在放學後偷偷的買,吃完將嘴角抹乾淨再回家。

大大泡泡糖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大大泡泡糖是一種從小吃到大的零食,現在也能買到。小時候總是看到電視上的廣告,感覺很神奇,能吹那麼大,一定是有超能力。那時候的泡泡糖裡邊還包著一張貼人,沾上水能印在手上,所以當時也不單單是為了吃,還是為了得到裡邊的貼人兒。

無花果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無花果也是小時候吃過不少的,一小袋1毛錢,裡邊是一根一根的,有點甜,又帶點鹹味,現在想想貌似還有點鹹菜的味道。

跳跳糖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最開始的時候還不敢吃,因為怕舌頭會疼,後來看著姐姐們都吃的很開心,也開始跟著吃起來。粉末狀的糖倒在舌頭上,就開始在嘴裡嗶嗶的爆出響聲,然後慢慢的變軟,最後在口中化完。比起吃,更覺得好玩兒。有不同的口味,草莓味,哈密瓜味等。總之是一種需要一點勇氣才敢吃的糖。

好好吃麵(方便麵)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說到方便麵,在小時候的零食中絕對佔了很大一部分。那時候父母都比較忙,經常整箱整箱的買,因此記憶中吃過很多箱方便麵。好好吃麵僅是其中的一種,還有青年,幸運,味多美,吃得開,華龍面,雙胞胎,貌似還有一個叫做張果老的,那時候的方便麵,幹吃起來都特別香。後來出了小浣熊,雖然現在也有,但是感覺味道卻不一樣了。

乖乖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乖乖在小時候算的上是比較奢侈的一種零食了,不是天天都能買的,零花錢要攢上幾天才能買。記得每袋裡邊都有一個小玩具,需要自己組裝一下,至於味道嘛,就是奶油味兒的爆米花,還是裡邊的小玩具更有吸引力一些。

AD鈣奶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現在想想,小時候喝過的酸奶也很多。其他品牌記不清了,只記得娃哈哈,大品牌,還有一首歌就叫做《娃哈哈》,“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豔。。。”記得有一年六一兒童節排練舞蹈就是用這首歌做為伴奏。酸酸甜甜的味道,正是我們童年的那個味道。現在依然愛喝,一次喝一排都不膩,比現在那些奶茶什麼的好喝多了。

麥麗素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作為各大電視劇的“靈丹妙藥”,麥麗素也是從小吃到大的。一開始只有紅色包裝,後面除了紅藍色的包裝,但是一直都是紅色的最好吃。從一塊錢一包買到一塊五一包,不知道現在多少錢了。那時候也算是比較貴的一種食物了,甜甜的巧克力味兒,一顆一顆又一顆,然後一包就吃完了。

秀逗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當時是作為一種挑戰來吃的,因為秀逗剛吃到嘴裡是非常酸的,能讓人皺緊眉頭,嘬緊嘴巴,一直流口水的那種。然後在嘴巴里邊含一會兒,味道就會慢慢的變甜。記得當時每次都是帶著拒絕又忍不住的心態去吃的。一群人大笑你皺著眉頭的樣子,由酸到甜也是一個挺有意思的過程。

大白兔奶糖

這11種小時候的零食,吃過6種以上的,應該有小孩了

大白兔奶糖在小時候算是比較珍貴的一種零食了,因為不是哪裡都能買的到的。記得那時候都是在北京的舅舅每次回老家時帶回去的。一塊一塊都要算著吃,捨不得一下都吃掉。現在想什麼時候吃都可以吃到了,奶香味兒依然很足,是奶糖裡很經典的一種。當然還有喔喔奶糖,也是吃了很多年的。

以上這些小時候的零食,大家都吃過幾種呢?其實我們那個年代的零食還有很多,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補充,讓我們一起憶往昔,回味一下小時候的美好時光~

我是小茉莉,專注營養健康的家常美食,每天會更新不同的家常美食製作方法,如果你也喜歡美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成為自己的美食家。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