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思考敬畏生命:《童年的回憶》「法國」阿爾貝特·史懷澤


疫情之下,思考敬畏生命:《童年的回憶》「法國」阿爾貝特·史懷澤


2020年春節,本應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卻讓全國人民談之色變。病毒蔓延,緣何起?或許恰是“享野味”之人的貪婪與狂妄。古人說:“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規,糾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反之,則會懂得尊重生命,守護生態平衡。


所以,我們必須常懷敬畏之心,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心存“敬畏”,人類才會富有同情心,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才能變得和諧美好。


現在讓我們打開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語文讀本》小學卷第十二卷“敬畏生命”篇目中的一篇文章,一起來感受作者關於敬畏生命的思考。




童年的回憶


[法國]阿爾貝特·史懷澤 著

陳澤環 譯


在小時候,我就感到有同情動物的必要,當時,我們只為人類祈禱,這使尚未就學的我感到迷惑不解。為此,在母親與我結束祈禱並互道晚安之後,我暗地裡還用自己編的禱詞為所有生物祈禱。


發生在七八歲時的一件事使我難以忘懷。我的同學海因希·佈雷希和我用橡皮筋做了彈弓,它能用來彈小石塊。在一個晴朗的星期天早晨,他對我說:“來,現在我們到雷帕山打鳥去!”


這一建議使我吃驚,但由於害怕他會嘲笑我,就沒敢反對。


我們走到一棵缺枝少葉的樹附近,樹上鳥兒們正在晨曦中動聽地歌唱,毫不畏懼我們。我的同學像狩獵的印第安人一樣彎著腰,給彈弓裝上小石塊並拉緊了它。順從著他命令式的目光,我也照著他的樣子做了。但由於受到極度的良心譴責,我發誓把小石塊射向旁邊。


正在這一瞬間,教堂的鐘聲響了,並回蕩在朝霞和鳥兒的歌唱聲中。


對我來說,這是來自天國的聲音。我扔下彈弓,驚走了鳥兒。鳥兒們因此免受我同學的彈弓之擊,飛回了自己的窩巢。


從此,每當教堂的鐘聲在春天的朝霞和樹林中迴盪時,我總是激動地想到,它曾怎樣在我心中宣告了“你不應殺生”的命令。


在我上學前,我家有一條名叫菲拉克斯的黃狗。像有些狗一樣,菲拉克斯討厭穿制服的人,看到郵遞員總是要撲上去。因此,家裡人指派我,在郵遞員到來時,看住這條咬過人並衝撞過警察的狗。我用棍子把菲拉克斯趕到院子的角落,不讓它走開,直到郵遞員離開為止。我作為一個看管者站在齜牙咧嘴的狗前面,如果它想從角落裡跳出來,就用棍子教訓它,這該多自豪啊!但是,這種自豪感並不能持續多久。當我們事後又作為朋友坐在一起時。我為打了它而感到內疚。我知道,如果拉住菲拉克斯的頸索,撫摸它,我也能使它不傷害郵遞員。然而,當這令人尷尬的時刻又來臨時,我又陶醉於成為看管者……


放假期間,我可以到鄰居馬車伕家去。他的褐馬已經老了,而且相當瘦,不應老是駕車。由於我一直為當一個馬車伕的激情所吸引,就用鞭子不停地驅趕馬往前走;儘管我知道,褐馬已經累了,但揚鞭催馬的自豪感迷惑了我。馬車伕允許“不掃我的興”。但是,當我們回家後,我在卸套時注意到了乘車奔馳時看不到的東西,馬的脅腹成了什麼樣子,我的興致一下子沒有了。我看著它那疲憊的雙眼,默默地請求它的原諒,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我上高級中學時,有一次回家過聖誕節,我駕著馬拉的雪橇。鄰居洛施爾家有名的惡狗突然從院子裡跳出來,對著馬猛叫。我想我有權狠狠地抽它一鞭,儘管它顯然只是隨意來到雪橇前面的。我抽得太準了,佔中了它的眼睛,使它號叫著在雪地裡打滾。它的哀號一直在我耳邊響著,幾個星期都不能擺脫。


有兩次,我和其他小孩子一塊兒去釣魚。後來,由於厭惡和害怕虐待魚餌和撕裂上鉤之魚的嘴,我不再去釣魚了。我甚至有了阻止別人釣魚的勇氣。


正是從這種震撼我的心靈並經常使我慚愧的經歷中,我逐漸形成了不可動搖的信念:只有在不可避免的必然條件下,我們才可以給其他生命帶來死亡和痛苦。我們大家必須意識到,漫不經心會帶來可怕的死亡和痛苦。這種信念日益強烈地支配著我。我日益確信,在根本上我們大家都是這麼想的,只是不敢承認和證實它。我們怕被別人嘲笑為“多愁善感”,我們已經麻木不仁了。但是,我決心保持敏感和同情,也不害怕多愁善感的譴責。



廣西教育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