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武功居然深不可測,他的後代還當了皇帝

如果仔細研讀《三國演義》,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人和事。

比如,被諸葛丞相罵死的王朗王司徒,一直給人的形象就是迂腐儒生。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順便說一句,《三國演義》原著中是沒有“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條金句的。

下面這段是19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的神來之筆。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武功居然深不可測,他的後代還當了皇帝

諸葛亮(站起身憤怒指向王朗):“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

王朗:我……我……

諸葛亮:“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王朗大叫一聲,跌落馬下,卒。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武功居然深不可測,他的後代還當了皇帝

不過,其實,王司徒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小心臟經不起打擊,沒見過大陣仗的文弱書生,相反,他可是武力值爆表,甚至有人說,王朗是那個時代文官中的武功第一高手。

原因很簡單,王朗年輕的時候,和超一流武將太史慈真刀真槍幹過一仗。

《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太史慈酣鬥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中寫道:兩陣對圓,孫策出馬,謂王朗曰:“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朗罵曰:“汝童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雪仇!”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聽,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聽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忽王朗陣後先亂,一彪軍從背後抄來。朗大驚,急回馬來迎:原來是周瑜與程普引軍刺斜殺來,前後夾攻......

太史慈是什麼人,那可是“北海救孔融、酣戰小霸王、從徵平吳越”的太史慈 ,那可是“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的太史慈。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武功居然深不可測,他的後代還當了皇帝

王朗可以與太史慈互相鏖戰,說明打了很久,難分勝負,不落下風,可見兩人武功相差不大。最後儘管周瑜與程普引軍刺斜殺來,王朗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全身而退,沒有相當的實力肯定做不到。

放在三國遊戲裡,王朗的武力值往少了說,也應該在95以上。在《三國演義》中,這段該是一個BUG的存在。

《三國演義》嘛,出了名的七實三虛,王朗和孫策對壘,並不是完全捏造。

三國早期,王朗任會稽太守,建安元年(196年),孫策南攻會稽,王朗率軍抵禦,終為其所敗。

《三國志 鍾繇華歆王朗傳》:孫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為漢吏,宜保城邑,遂舉兵與策戰,敗績,浮海至東冶。策又追擊,大破之。朗乃詣策。策以朗儒雅,詰讓而不害。

從這裡看,王朗奮力保衛城池,不貪生怕死,也算是一員好漢了。

對了,王朗有個兒子,王肅,著名的經學大家。王肅有個女兒,王元姬,著名的司馬昭的太太,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生母。換句話說,晉朝的開國皇帝要尊稱王朗一聲“曾外公”。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武功居然深不可測,他的後代還當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