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海東共建民族團結進步林活動啟幕

同飲一江水 共建團結林

——黃南、海東共建民族團結進步林活動啟幕

4月25日,由黃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海東市人民政府主辦,尖扎縣政府、化隆縣政府協辦的“民族團結一家親,牽手共植一片林”造林植樹活動在省道203線西砂石料場啟幕。來自兩地350餘名漢、藏、回族群眾及黨員幹部齊聚現場,共栽親情樹、共建團結林。

黃南、海東共建民族團結進步林活動啟幕

尖扎與化隆兩縣之間行政區域界線全長約99公里,兩縣地界糾紛延續時間長、矛盾焦點多、涉及面廣、協調難度大。2018年,黃南、海東兩地政府兩次召開聯席會議,從頂層設計解決問題的思路出發,本著尊重歷史、面對現實、顧全大局、互讓互諒、尊重民意的原則,在做了大量群眾工作的基礎上,達成一致共同簽訂了《共建和諧穩定邊界協議》,歷時20多年的尖扎、化隆兩縣地界糾紛最終得到圓滿化解。為確保兩縣交界地區社會長久穩定,鞏固雙方達成的《共建和諧穩定邊界協議》,落實協議5項規定中關於共同協商打造民族團結進步林內容,經協商決定,兩地在交界地區舉行共建民族團結進步林活動,種出幹部群眾手足相親的兄弟林,打造兩地唇齒相依、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風景線。

活動中,黃南州政府州長喬學智與海東市市長王林虎共同為“民族團結林”揭牌。百名幹部群眾紛紛在民族團結橫幅上簽名。此次造林綠化總投資680萬元,將完成造林451.5畝,栽植青楊、山杏、油松、圓柏、花灌木等75000株。

此次團結林種植活動的開展,是兩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省綠化動員大會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堅定推進兩地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穩定、深度融合發展的具體行動,更是增進兩地友誼化解歷史遺留問題的務實擔當,彰顯了兩地攜手共築民族團結夢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對推動兩地改革發展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省林草局局長赫萬成、省民政廳副廳長王發玉、省民宗委副巡視員馬成龍以及黃南州、海東市政府相關領導,州直、市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化隆、尖扎兩縣縣級領導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化隆縣德恆隆鄉、尖扎縣昂拉鄉幹部職工、群眾和宗教界人士代表參加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