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新技術為春耕加速

秦皇島:新技術為春耕加速

近日,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牛頭崖鎮盧王莊村大仁農場內,放眼望去,偌大的田間,忙碌的主角是幾臺正在播種胡蘿蔔種子的小型播種機。每臺播種機後面,只跟著一名操作員,除此之外,看不到其他勞作的人。

“以前完全靠人力,現在主要靠機器,一條龍服務,一個人操作一臺播種機,一天能種15畝,速度很快,人也輕鬆。”大仁農場負責人郭珉介紹。

播種機中間是一卷黑色滴灌帶,左右兩側各安放一卷類似白色塑料材質的紙帶。紙帶寬約1釐米,裡面藏著一顆顆編織好的胡蘿蔔種子,排列有序。播種時由操作員發動播種機,開到已經平整好的壟臺上,機器所過之處,滴灌帶在中間鋪設好,種子也就在兩側種到土裡了,一條長100多米的壟臺,幾分鐘就能完成播種。

“260畝胡蘿蔔,四五天全部播種完成,效率是全人工的8至10倍。以前一畝地需要種子約320克,現在只需100克左右。出苗後還不用人工間苗,省時、省工、省力、省種,整個播種過程都是機械化。”郭珉告訴記者,大仁農場規模500畝左右,每年種植胡蘿蔔200多畝、生薑30畝、土豆100多畝,目前農場除了生薑以外,胡蘿蔔、土豆等蔬菜的播種都實現了機械化。

在秦皇島小江蔬菜專業合作旗下的社匠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車間內,4臺數控種子編織機正在運行,在機器一側的入料口,一粒粒種子依次滑落在紙帶上,一裹一纏瞬間完成編織。“這臺機器,可以通過設置株距,將種子用特殊材料進行編織,實現了定量定位播種,不僅節省了種植戶的人工成本,還提高了種子成活率。”小江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鄔大為告訴記者。四年前,他從山東引進數控種子編織機開始試種,可以將種子按照預先設定的株距和穴粒數,定量定位編織到紙帶中,紙帶連同種子一起播入土中。紙帶天然分解於土中,還具有防根病、防蟲咬的功效。此後他逐步開始通過編織機播種白菜、菠菜、胡蘿蔔等小顆粒的蔬菜種子。現在,這種播種方式已經被當地農民接受並廣泛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