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石三戒”丨從制度上確保了宋朝文官的權利與影響

在中國古代,當官是所有百姓夢寐以求的事,想要光耀門楣出人頭地做官是最終目的。

歷朝歷代以來,大部分朝廷官員都是嚴於律己、謹言慎行,努力地做好本職工作為朝廷出力、百姓謀福,可以說了官雖然日子過得比平民富裕,卻也要時刻小心哪裡出錯。

但有一個朝代卻例外,這便是宋朝,宋朝文官十分自在,尤其是北宋,在北宋當個文官實在是十分舒服的差事。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宋太祖趙匡胤的“勒石三戒”,有了這道護身符使得宋朝的官員幾乎沒有了後顧之憂。

“勒石三戒”的形成與其產生的作用

北宋文官能夠自在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仁厚的太祖皇帝,太祖皇帝對文官尤其好,文人政客無不稱讚,范仲淹更是說:“此盛德之事”。

而宋太祖之所以對士大夫如此包容,也是從江山社稷的穩定出發考慮,他深知天下是在馬上得來的,但不能在馬上治理天下,尤其是他黃袍加身後江山就已經改寫了。

“勒石三戒”丨從制度上確保了宋朝文官的權利與影響

如果讓武將為所欲為,那麼混亂局面一定會持續下去,他要讓文官來改變這樣的混亂局面。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勒石三戒”,“勒石三戒”說的是趙匡胤得了天下之後,曾經讓人在石頭上刻上三道誓言。

“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嗚呼!若此三者,不謂之盛德也不能。”

後繼任者都要先跪拜誓言之後方可就職,有了這三條祖訓,整個北宋朝沒有處死過一個文官,也正因為這道護身符,蘇軾在遭遇“烏臺詩案”時才沒有被對手置之死地,只能不了了之。

那為什麼趙匡胤也重文輕武呢?一部分原因是他崇尚“文以載道”,鍾愛文化,追求依文治國的理念。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除了這淺層的原因,趙匡胤的重文輕武中其實還包含著自己的私心,他知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讓武官讀書學習,不僅能讓他們懂得忠孝禮儀,更可以讓他們修身養性,抑平反叛的情緒,消除潛在隱患。

“勒石三戒”丨從制度上確保了宋朝文官的權利與影響

但凡是都是有利必有弊,武將的不受重視,使得宋朝沒有出過幾個名將,宋朝一統天下的願望最終也沒能實現,但同時宋朝也沒發生過地方動亂。

北宋來自五代十國,那是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只要集齊人馬就能冒出一方諸侯或者興起一方勢力。

趙匡胤的黃袍加身並不是第一個,他效力的後周太祖郭威當年就是因為部下將一面黃旗披在他身上,才成了後周的太祖。

所以如果趙匡胤不進行改革,他絕不是最後一個黃袍加身的人,不可否認,趙匡胤是一個好皇帝,他“接管”了後周的天下之後,沒有對後周的老臣子進行處理,後周的宰相範質和王溥,以及一幫文臣武將,繼續被北宋朝官封原職。

“勒石三戒”丨從制度上確保了宋朝文官的權利與影響

這充分說明趙匡胤是個仁義的人。不過話又說回來,後周的這些老臣雖然官封原職,但是職務沒有了,更談不上差遣了。

說白了,這些官被晾在一邊了,還有被晾在一邊的官,就是那些“杯酒釋兵權”退下來的官,他們不可能再有職務,更不可能再有差遣,政府無形之中就是幹養著這些人。

這些人中有很多是封侯封爵的,他們不僅一輩子是官,而且後代輩輩為官,天長日久,官員的數量自然就多了,且這些官員都因為有背景,所以他們可以安心地拿著俸祿,過著自在的生活。

宋朝文官的權力分設與影響

自陳橋兵變後,宋太祖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自晚唐來,各路藩鎮割據,皇帝換了一代又一代,可每代最多不過十幾年,新生的大宋朝有什麼辦法來擺脫這種局面呢?

宋太祖是軍事家,更是一名軍事家,他通過和功臣的一次酒會就讓他們交出了兵權,避免了功臣居功自大禍國的局面。

“勒石三戒”丨從制度上確保了宋朝文官的權利與影響

通過改革重新分配了官僚體系的權力,趙匡胤很清楚五代之所以如此混亂的原因,不光趙匡胤清楚,在他之前的每個帝王都清楚,那就是兵權。

“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

每個皇帝都是大軍閥出身,手下一幫能征善戰的猛將,自己活著能壓服他們,可自己若是死了,像先帝柴榮那樣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母,恐怕會再出現一次陳橋兵變。

趙匡胤的志向可不僅僅是當一名亂世皇帝,他想開闢萬世的太平。

趙匡胤怕被宰相分權,便設計了一文一武兩套機構::一府由 “三省”組成,“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這個是文官機構;另外一府是樞密院,由文人擔任最高長官的軍事管理機構。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樞密院的最高長官分別叫中書令、侍中令、尚書令和樞密院使,但為了分權的需要,這些機構的實際長官位置都空缺著。中書省與門下省在北宋初期是合併的,簡稱中書門下省,他的實際最高長官是尚書僕射,尚書省的實際最高長官為中書侍郎。

宋朝的官員假設要印名刺的話,他們的名刺一定比別朝的要長,因為,每個人的名字下面差不多有三個“稱謂”:“官”“職”“差遣”,首先說“官”,官是領取工資的標準,有點像軍人的軍銜。

左、右僕射、六部尚書、侍郎、大夫、郎中、員外郎、卿、少卿等,這是官;其次說“職”,顧名思義就是職務,官對應的權力大小取決於職,相當於部隊裡面的主官,職一般指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和秘閣中的官職,如大學士、學士、待制等,是授予較高級文臣的清高銜頭;最後說“差遣”,官和職其實與官員的具體工作沒有關聯性,如前文所說的,差遣的意思就是給皇帝當差做事。

“勒石三戒”丨從制度上確保了宋朝文官的權利與影響

比如大學士蘇軾,當過杭州判官,也當過杭州知州,又如包拯,是刑部郎中右司郎中、龍圖閣直學士、開封知府,這就是官職差遣的三個名稱:刑部郎中右司郎中是官,龍圖閣直學士是職,開封知府是差遣。

包拯去世的時候,他的官銜是樞密副使、朝散大夫、給事中(正四品)、上輕車都尉(正四品)、東海郡開國侯、(從三品)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四百戶、賜紫金魚袋、贈禮部尚書(從二品),這四十多個字一個字都不能少,還得連續讀。

宋朝的官多,收入也高,因此國家財政的壓力不斷加大,到宋仁宗末期時,“冗官”、“冗員”、“冗費”成了壓垮宋朝財政的三座大山。為了裁減冗官,提升官員辦事效率,減輕財政壓力,范仲淹倡導過“慶曆新政”、王安石倡導過變法,但可惜這些變法都要觸及到一些權貴的利益,改革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

宋朝文官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

北宋的文官自在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蘇軾有一位叫做蒲宗孟的朋友,他是《愛蓮者說》作者、大哲學家周敦頤的大舅哥,也是宋神宗朝。蒲 宗孟晚年擔任鄆州知府,鄆州這裡有著名的強盜老窩“水泊梁山”。

在他管理期間,因為實行嚴酷的鎮壓措施,強盜銷聲匿跡了後來,蒲宗孟因為“為政殘酷”被人彈劾,被罷免了鄆州知府。

到徽宗朝的時候,那個地方爆發了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蒲宗孟對強盜和鄉民很殘酷,可他對自己非常驕奢,史記蒲宗孟家“每旦刲羊十、豕十,然燭三百入郡舍。”

“勒石三戒”丨從制度上確保了宋朝文官的權利與影響

他的兒媳婦整天教傭人學做 “酥花”,一種飯後甜點,他們家招待客人的標準是不能讓客人吃到同樣的“酥花”。

蒲宗孟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大小洗面、大小洗腳和大小洗浴,他每天洗面兩次、洗腳兩次,兩天大 洗浴一次。小洗面只洗面部,換水一次,兩個僕人伺候;大洗面洗到脖子和肩膀,換水三次,五個僕人伺候;小洗浴用二十四桶水, 五六個僕人伺候;大洗浴用更多桶的水,八九個僕人伺候。

這樣奢華的生活方式真的讓人聞所未聞,以至於他向蘇軾吹噓自己的學問精進時,蘇軾給他兩條建議:“一曰慈,二曰儉也”。

也許因為蒲宗孟做得實在過分,所以歷史上詳細地記載了他的生活內容,蒲宗孟敢這樣張揚地生活,理論上還是因為他的行為是被當時法律所允許的。

不然,他也不敢這樣放肆了,在北宋朝,文官無論怎麼自在驕奢都不會被皇帝殺死,因為太祖是有祖訓的。

“勒石三戒”丨從制度上確保了宋朝文官的權利與影響

文官之所以如此自在,還是因為趙匡胤的“勒石三戒”,因為有這道護身符,所以文官們幾乎可以高枕無憂。

提到的蒲宗孟的驕奢淫逸,時人都覺得他比較過分,他依然敢我行我素,這不僅僅因為他確實有些才華和經濟實力,更為重要的是,朝廷中不乏“志同道合”的人,當整個社會都處於一個體系中時,那些個人的行為與影響就沒有什麼了。


參考歷史文獻:

《宋史》

《宋論》

《避暑漫抄》

《宋史·太祖本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