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新基建”的大趋势下,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着数据存储走向新存储时代。

然而,在任何时代,高性能一直都是数据存储领域中经久不衰的话题。

在存储性能委员会(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简称SPC)公布最新的SPC-1™基准测试报告中,浪潮存储以7,520,358IOPS、0.472ms延时的评测值,超越国内厂商全部高端存储,创造了16控存储产品性能的全球最高纪录,成为全球存储市场新的领跑者。

为此,在16控的数据存储系统领域中,成了全球存储“利器”的浪潮存储AS5600G2备受业界所关注。


一手好牌:左手集中式,右手分布式

目前SPC-1 IOPS测试TOP10榜单来看,华为入围5个存储产品包括了2018年的Huawei OceanStor Dorado18000 V3、2017年的OceanStor 18800F V5、2018年的Huawei OceanStor 18500 V5、2017年的Huawei FusionStorage、2019年的HUAWEI OCEANSTOR 6800 V5。

宏杉科技也有一个产品入围,是2019年的MACROSAN MS5580G2。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但是,对比了一下榜单情况,国内SPC-1™IOPS基准测试性能最强的还是浪潮存储AS5600G2。不过,有人会问了,富士通的ETERNUS DX8900 S4在2019年3月SPC-1 IOPS为10,001,522.00,比浪潮存储的性能高啊。

然鹅,富士通这款打榜的ETERNUS DX8900 S4存储系统采用了24个控制器,而浪潮存储AS5600G2采用了16个控制器,在SPC-1 Price-Performance性价比上,浪潮存储每千个SPC-1 IOPS的价格为386.50美元,仅为富士通的一半左右,富士通的ETERNUS DX8900 S4为644.16美元

为此,全球“16控”存储系统性能的最高纪录,也就被浪潮存储正式揽入了手中,名副其实地登顶SPC-1。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一年多时间,变化如此之大。这其中明显得益于浪潮存储对AS5300G2升级到AS5600G2做了诸多技术优化和创新升级。

可是,浪潮存储在荣获SPC-1基准测试最高殊荣,打造AS5300G2存储利器的同时,一手集中式存储,一手分布式存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浪潮存储真心打了一手好牌。

随着数据存储业已成为“新基建”的刚需,浪潮存储产品线总经理李辉在IPF2020峰会上再次强调了浪潮存储整体发展战略的重点,将以“云存智用 运筹新数据”的存储新理念,重点发展分布式存储、统一闪存存储两大新存储。在交付浪潮一贯的高可靠、高扩展、高性能存储产品的基础上,浪潮G5存储平台以“一个存储平台,一个数据中心”的极简架构、自动感知风险的极致安全、六重保护的极致稳定、EB级且实现最优利用率的极致容量、基于iTurbo智能引擎的极速性能、iSCMI多云接入的极致云化、AIOps智能运维的极易管理特性实现“云存智用 运筹新数据”,促进用户在新数据时代下实现更多商业价值。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在发展数据存储的基本路线上,浪潮存储已经形成了在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存储两个强大的阵营。

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在浪潮存储业务中,分布式存储的增速确实高于集中式存储的增速,集中式存储实现50%以上增长,分布式存储实现倍速增长。特别指出的是,在业内观察,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存储的增速浪潮都高于业界。这充分展现了浪潮存储产品已经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新基建大趋势的发展深入,大型应用场景用户在分布式存储方面的需求比较突出。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采购浪潮分布式存储10PB以上规模的用户,落地的大型应用案例也不少。

浪潮在分布式存储投入规模比较大,借助了在服务器、统一存储等方面的丰富技术经验。下一步,浪潮存储希望能继续加大在分布式存储上的研发投入,使其在智算中心、云数智应用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引领中国存储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还将继续强调在供应链构建和产业生态合作上的持续完善,坚持分布式与集中式两手抓的技术架构路线,比较契合在新基建大趋势下百行百业用户的数据存储发展,足见浪潮存储在存储技术投入上的全面性与前瞻性。


这个存储利器凭什么“一览众山小”?

在这之前,总体而言,企业级存储用户采购看重的是“多少价格可以购买多少存储设备”。现在这样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采购要求变成了“通过多少TB容量存储可以实现多少IOPS”。特别是针对在线交易场景,集中式存储的块IO表现,对具体应用效果带来了直接影响。

由此而言,在存储系统的IOPS性能竞争上,业界存储厂商此消彼长,不断爬坡。这也成为了浪潮存储敢于直面性能挑战,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也是浪潮存储勇登存储性能高峰“一览众山小”,打造全球存储“利器”的真正动力。

针对存储系统性能发挥上,控制器资源与IOPS表现如何实现更优?同时还必须兼顾延时的问题。挑战虽大,但是浪潮存储敢于“打硬仗”,切实在AS5600G2存储系统上实现了更加令人信服的性能。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参考浪潮存储测试机拓扑图,结合最新公布的SPC-1™榜单显示,本次参与测试的浪潮存储AS5600G2,采用8个双控节点、4TB高速缓存、400块1.92TB SSD盘配置,产品整体性能达到752万IOPS,即单控性能达47万IOPS,每K的IOPS价格为$386.5,在保障企业对存储基础设施高性能处理能力要求基础上,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率。

“英雄必有用武之地”。在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下,对数据存储系统的高性能高可靠要求已成为企业用户共同的关注点。有数据显示,在高性能计算、数据分析、在线交易处理、虚拟桌面基础设施、服务器虚拟化五大IO密集型场景中,用户对系统性能的权重占比高达44%。由此可见,SPC-1™测试结果,对数据库、OLTP/OLAP、数据仓库、数据分析等关键业务的存储系统选型具有极高参考价值。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然,通过比较才能看出更多不同的有用信息。如果我们选取SPC-1测试中,最近两年多,也即从2018年到2020年3月,并且性能超过100万IOPS的存储,会发现仅剩下7个型号。浪潮AS5600G2在性能性价比、每控制器IOPS性能均排名第一;在容量性价比排名第二,但总IOPS是容量性价比第一的4倍多。作为16个控制器的存储系统产品,浪潮AS5600G2毫无疑问,性能是全球领先的。这样的领先对于当下的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的用户来说,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

既然在性能、容量性价比等方便超越了业界,性能虽好,延时表现如何呢?毕竟对于用户具体应用而言,没有足够低延时的高性能,意义也就不那么大了。

在通常情况下,实现存储系统高IOPS往往对延时带来巨大的挑战。从具体测试结果看出,浪潮存储SPC-1测试ASU业务应用存储单元的多种I/O数据流表现情况都是令人比较满意,即便在高达750多万IOPS性能下,浪潮存储AS5600G2延时也仅0.472毫秒,其总体响应时间为

0.25毫秒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能够拥有如此优秀的表现,浪潮存储AS5600G2还真的拥有值得一看的技术进步。

浪潮存储产品线副总经理孙斌分析指出,2018年的时候,浪潮中端存储可以实现的延迟为0.89毫秒,到了2020年,也就一年半的时间,延迟减了将近一半,为用户带来的好处立竿见影,这一半的延迟减少怎么实现的呢?

这源自浪潮存储在路径上面做了优化选择。针对正常的健康的I/O,建立一个快速通道,可是,之前可能要十几层I/O栈现在只需要一半I/O栈的穿越就能快速到达盘。从而实现延迟基本降低了一半,带来的好处便是直接促使IOPS翻倍。就像赛跑一样,在同一个跑道上跑得更快了。浪潮存储8控存储系统的IOPS原来可以实现150万,通过这样一个技术优化,8控存储系统IOPS就变成将近300万。与此同时,延迟的降低也源自盘在SSD介质上的延迟优化降低,SSD介质上的接口优化促进延迟变得更低,以及用的网络接口协议得以优化又进一步将延迟变得更低。

可见,针对IO栈的穿越优化,可以实现更好IOPS与更低延时。在优化存储系统性能上,降低延迟和提升IOPS性能表现是密不可分的。业内人士戏称:不以降低延迟为目的的一味的IOPS性能提升都是“耍流氓”。浪潮存储在软件栈通过一定层面的重构和优化,帮助用户花费更少的钱实现以前同样的IOPS性能回报,实现更少的TB容量空间得到更多的IOPS。这就是“一览众山小”的浪潮存储AS5600G2可以带给企业级用户的直接好处。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除此之外,在性能加速上,浪潮存储采用iTurbo引擎加速创新技术,通过智能IO感知、智能多路径、智能数据组织、智能资源调度四大核心技术提速,为存储带来创新的加速方案。其中包括基于精简IO栈热路径、内存零拷贝、MMIO read等技术实现数据流加速;通过多核多数据流并发处理的CPU亲和技术,实现数据流并发处理加速;采用零散数据块聚合、垃圾回收、全局磨损均衡等优化算法,实现数据组织重构加速。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由此可见,浪潮存储AS5600G2获得的SPC-1测试总体表现,引领了16控存储系统的全球性能新高度,对新基建的发展大趋势下的企业数字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行业影响力。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一旦选择集中存储架构方式来构建数字化基石,那么采用浪潮存储AS5600G2,必然能够同时承载多个更高IOPS、更低延时的关键业务。也足见存储系统登顶SPC-1“一览众山小”的发展价值。


登顶不是目的,满足用户所需才是唯一

不过,登顶SPC-1不是最终目的,满足用户在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新兴应用下的数据存储需求才是唯一最重要的。毕竟再好的存储系统,也只有用户实现最佳实践与应用,才能彰显其真正的价值。因而,浪潮存储采取集中式存储与分布式存储两条发展路径,在性能满足上,实现集中式存储更高的业界水准。在PB级面向云化基础设施、HPC应用等方面,实现分布式存储更广泛的落地。

登顶SPC-1,我们来仔细把玩一下这个全球存储“利器”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业界分布式存储系统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浪潮这一个?浪潮分布式存储业务最大的亮点在于顺应软硬软硬一体的趋势、采用极简架构、实现更好性价比,以及提供高品质服务和运维的综合实力,这也是越来越多用户开始选择浪潮分布式存储的原因。

在分布式存储方面的行业落地表现上,浪潮存储实现的PB级大工程值得一提。

在通信领域,浪潮存储连续3年中标中移动分布式存储集采,特别是在2019年中移动首次分布式块存储集采中,第一标段独占70%份额。

在交通领域,浪潮分布式存储支撑了成都智慧交通超过6000路摄像头的视频流,每天1亿文件写入和10亿次查询,智能交通管理效率提升500%。

在科研领域,清华大学的小鼠活脑成像研究,采用浪潮分布式存储提供PB级容量和20.16GB/s带宽,每秒超100亿像素,保障连续72小时持续观测一秒不能停、一帧不能丢。

在天文领域,贵州的国家天文台,采用了50个浪潮高密度分布式存储节点,提供30PB容量,满足FAST——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海量数据归档需求。

在勘探领域,浪潮存储给东方物探提供了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32个存储节点、总容量8PB,带宽达到50-60GB/S,可以满足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小数据的分析需求,支撑三维物探的海量数据分析。

在集中式存储方面,全闪存储发展迅速,中端存储也发展喜人。

在金融行业,浪潮存储连续三年中标某国有大型银行的集采,2019年该银行采用浪潮全闪存储承载私有云,在北京、合肥构建两地三中心,将业务放到云上,是六大行里速度最快的。

在交通行业,山东高速基于浪潮全闪存储系统承载缴费业务,实现0.1毫秒通行ETC, 日均清分业务处理量达到百万笔。

由此可见,登顶不是目的,满足用户所需才是唯一最重要的事情。这是浪潮存储一如既往的坚持,致力于为企业级用户、云数据中心用户等提供数据存储最佳利器,实现数据存储的广泛价值。这也是新基建大好发展趋势下,把握新时机的最佳途径。

(by Aming)

- END-

欢迎文末评论补充!

文章来源:Aming,全球存储观察,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都看到这里了,加个关注吧!

【阿明】:科技评论专栏作者、科技媒体从业22年、新闻评论年产出上百万字,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上市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