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好,大多數的養生都是徒勞的


情緒不好,大多數的養生都是徒勞的


1


情緒不好,大多數的養生都是徒勞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身邊很多把“養生”掛在嘴邊的人,或者堅持“養生”的人,有時候不僅沒有真的身體比普通人健康,反而比普通人有更多的問題:


常常保溫杯泡枸杞的人,如果脾氣不好,那他依舊會著急上火;常常說著早睡早起的人,如果心情鬱結,那他依舊會精神恍惚;常常不吃垃圾食品的人,如果長期焦慮,那他依舊會內分泌紊亂……


你發現沒,情緒不好時,很多養生都是徒勞的。


當你情緒不好,用再多的護膚品都留不住年輕的容顏;當你情緒不好,用再好的保健品都保持不了精神的年輕。


世界衛生組織曾研究表明:世界上90%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


俗話說:病由心生,相由心生。


身體上的病,臉上的歲月留下的殘酷痕跡都是情緒打了敗仗。


最好的養生,從不是什麼形式主義的用外物來一時的調節身體,而是持續的保持良好的情緒,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做人,“養生”遠遠不如“養心”。


養好心,就是養好你的容貌,就是養好你的精神長相。


2


面相年輕,因為心寬


時間是殘忍的,沒有一個人不會老去。


可時間也是慈悲的,總有些人活得“沒有歲月感”。


前段時間,林青霞65歲慶生照在網上曝光,驚豔眾人。


照片中65歲素顏的林青霞,身材姣好,笑靨如花,絲毫沒有美人遲暮的頹感,反而多了一份洗淨鉛華的韻味。


網友不禁感嘆:“女神不老,美人風采依舊。”


很多女人懼怕衰老,害怕過生日,林青霞卻說:“每一年的生日都是我最好的年齡,最快樂的時候。”


正是這種不懼歲月的好心態,遠比再多的養生保健品有效。


長相年輕,因為心寬。而心寬是後天可以修煉的。


生活有些煩惱避無可避,別人找來的麻煩無處可逃,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你可以調整自己:不爭辯,不解釋,不計較。


大家一定都聽過六尺巷這段佳話。


兩家人,為了三尺地基吵得不可開交。


張英用一首詩回覆:


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正是因為這首詩,兩家各讓出了三尺,就有了如今的六尺巷。


就像六尺巷的故事一樣,那些沒有惡意的人,或許會在你的退讓中和你握手言和。


而那些帶著惡意而來的人,別糾纏,因為和爛人爛事糾纏,你一定會輸得很慘。


還是那句老話:“世間欺我、惡我、騙我,如何處之?”


你只需要記住:“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別計較,有些人有些事情根本不重要。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但做自己,莫管他人。


3


精神年輕,因為心大


豐子愷曾說:“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不光是對外的人際交往,心寬則路寬。


對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是如此。


你怎麼對待親密關係,就擁有怎樣的生活溫度。


婚姻,親子,家庭,我們總容易在千頭萬緒的關係裡一點就著,變得暴躁,狹隘,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討厭,也越來越疲累。


但有時換一種活法,做一個心大的人,一切就會簡單很多。


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老人在50週年金婚紀念日,提到她的婚姻幸福的秘訣。


老人解釋道,從結婚那天起,她就列出了丈夫的10條缺點,告訴自己,如果以後的生活裡她丈夫犯了這10條錯誤中的任何一條的時候,她都會選擇原諒他。


嘉賓好奇問她,列出的10條缺點到底是什麼呢?


老人的回答讓人豁然開朗,她說:


“老實告訴你們吧,50年來,我始終沒有把這10條缺點具體地列出來。每當我丈夫做錯了事,讓我氣得直跳腳的時候,我馬上提醒自己:算他運氣好吧,他犯的是我可以原諒的那10條錯誤當中的一個。”


人生在世,聰明可貴,難得糊塗。


人生實苦,精神愉悅,因為心寬。


無足輕重的事,能睜一眼閉一眼的過,遠比事事計較,事事較真要容易讓自己快樂得多。


著名作家趙樸初先生在92歲時寫了一首《寬心謠》廣為流傳,每次感覺心情煩悶的時候,反覆默唸幾遍,都會感覺豁然開朗: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


該放的放,該忘的忘,該前進的前進。


清晨的一米陽光,深夜的一個擁抱,一蔬一飯,一顰一笑,都帶著溫度。


生活總有萬般的美好,值得你去細細品味。


4


養好你的心態,比任何養生都有用


暢銷書作家何權峰曾在書中講過一個故事:


一位知名大學心臟學系主任心臟病發作,病情十分嚴重,在經歷瀕死的絕境後,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住院的3個月,他整理了自己的生活心得,然後總結出兩條生活守則。


這兩條生活法則,不是什麼保健養生醫學良方。


而是特別簡單的兩條為人處世的方法:


守則一,別為芝麻小事耗力氣;守則二,所有事情都是芝麻小事。


無獨有偶,王陽明小時候有也曾作過一首詩,解讀生活:


山高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闊。


這首詩的意思說得是,從我們的角度看,眼前的山要比天上的月亮大很多,但如果我們飛到天上或月球上去看,其實就會很容易發現月亮比眼前的山更大。


人生在世,很多身體的問題都是情緒上的問題,而情緒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四個字:“庸人自擾”。


很多煩惱,都是因為執念於眼前的小事,在潛意識裡把不如意的事放大了。


做人,你越糾纏,越計較,越容易困在一個深淵裡,只有養好心態,才是根治一切問題的良藥。


從今天起,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形式上的養生,不要人云亦云的去焦慮地找養生良方。用實際行動,養好你的情緒,比任何養生都有用:


讀書,旅行,學習,不輸給昨天的自己,就會少點焦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於心,不亂於情,就能少點心事;想開,放開,看開,事別求滿,人別求全,就能少些煩惱。


把心放大,看得遠一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浪漫。


當別人都低頭為六便士煩惱時,不妨抬頭看看天上的明月。


只要你願意,世間所有的美好都與你環環相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