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難”叫做“上有老,下有小”

有一種“難”叫做“上有老,下有小”

“我真的是太‘難’了”,最近網絡上特別流行這個字。

對於一個全職媽媽,我該從何說起自己的事呢?

好吧,就從老太太生病這件事說起吧。

和公婆在一起住了二十幾年的老太太,在老太爺去世後,就執意要搬回老家和小兒子一起住。

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默契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立起來的。

平時,我們隔一段會回去看看老人家,但老人家一旦生病,公公為了方便照顧她,就把她接回來。

(老爺爺生病去世時,老太太非要到鄉下跟小兒子一起住,一是因為老年人總有落葉歸根的想法,二是因為叔叔家添孫子,老太太想去給他們幫幫忙。)

同時,對於我和老公來說,既要照料店裡的生意,兩個孩子也還小。這一點,我跟老公早有共識,“男主經濟,女主孩子的教育”。

所以,我和老公的小家庭,大部分的事情都不麻煩公婆。

有一種“難”叫做“上有老,下有小”

早上一起就看見婆婆拿著手機,瞧見我出來,馬上裝模做樣跟我說奶奶怎麼樣了,我沒有回應。

對我來說,哥哥昨天開始鼻塞有感冒的跡象,今早起來有開始咳嗽了,這讓我有點心焦,沒有精力再去理會別的事情。

再者,老太太的事情,除了我,全家都在忙,我不覺得為了老人生病,全家都該只操心這一件事。

婆婆見我不說話,老公起床開門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對我說的話再跟老公說了一遍。

其實,最近我們一直在想如何拓展店裡的業務,而他的”副業”也遇到了一些阻礙,這讓他壓力很大。

因為老太太要來住,原本我們住在一樓的房間就要讓出來,婆婆暗示我收拾一下房間裡的東西。

我卻需要準備今天帶孩子們野餐的東西,說真的,我騰不出手。

所以,再次沒有理會她的話。

我想,一個人一輩子總要成熟一次,不能什麼事情都指望別人幫你。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我從來不拿兩個孩子的事情麻煩任何人,那麼其他人是不是也該盡力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呢?

做好份內的事,不應該是一件“難”事吧。

有一種“難”叫做“上有老,下有小”

很多網友,說自己“難”,我說,成年人的世界裡就不該有這個字。

任何可以來到世間做人的人,不見得上帝安排了你這輩子可以享受多少福氣,但是你該經歷的磨難一定是早就分配好了的。

年輕時,就該努力拼搏,如果沒有,註定晚景淒涼。

當父母的,就該盡到應盡的責任,如果沒有,將來孩子帶給你的一切,都是你該承受的。

種什麼瓜,結什麼果。

人活在世,就像在江湖上飄過一場,誰欠的債,遲早都要還,只是早晚的問題。

有一種“難”叫做“上有老,下有小”

我為什麼覺得我們的字典裡不該有這個“難”字?

因為我想到了龍應臺的母親---美君,少時,經歷了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大事件。

那時候的防空同又做得很粗陋,飛機卻整天到處亂投炸彈,她母親親眼看見一位婦人,因為擠不進去,就站在洞門口,不巧一枚炸彈正掉在她附近。

隨著炸彈爆炸,人們閉著眼睛聽到一聲慘叫,等人們睜開眼睛的時候,只見門口一片狼藉和血肉模糊。

那位婦人半邊屁股被炸掉,只剩下半身血淋淋的爛肉。

當時,正值夏天,沒多久,婦人的爛肉就開始腐爛發臭,當時的醫療條件又有限,婦人就那樣痛苦地發了七八天的惡臭後,死去了。

人若在低谷時,多想想比自己“慘”的人,我覺得這種“阿Q”精神比整天坐著發惱騷強多了。

抱怨就好像騎木馬,不停地在動,但實際上半點路都沒往前進。

我要前進,所以,沒空抱怨。

有一種“難”叫做“上有老,下有小”

看《宵夜江湖》時,除了那些讓人垂涎的美食,更被美食背後的故事感動。

哪怕僅僅是夜間的一個行者,街巷裡的一個燒烤,能上電視,這對我們很多人來說,僅這一點就該是成功了吧。

可是,世上哪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哦?

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個人:

第一個是那個燒烤阿婆,不是她的燒烤讓我流了多少口水,而是她的經歷。

老公去世十幾年,一個人含辛茹苦,靠燒烤養活了兒子。

片中除了她和自己的客人,沒有其他親人。

當聽到她說:“我兒子不管我。”不免心酸。

老公走了,兒子不管,這種天塌下來的事情,她經歷了兩次。

所以呢?她就該整天以淚洗面,從此蹉跎歲月聊此殘生嗎?

還有一對“鍋貼夫妻”,丈夫在造火車的公司上班,孩子只有幾歲時,妻子被迫下崗。

日子快過不下去時,夫妻兩就騎著車,到處賣鍋貼,不管春夏秋冬。

自己可以馬馬虎虎地餬口飯就行了,但面對兒子,不行!

老公白天上班,晚上就跟妻子一起賣鍋貼。

有一回,客人等了很久,一直催,丈夫就跟客人急了。

妻子說丈夫:“做生意,你再急,不能跟客人生氣,和氣生財。”

為了最親愛的人,任何委屈都得忍下去。

另一個火鍋店的鐵漢老闆,夜晚在客人面前鏗鏘有力,豪言壯語:“要是做一份工作,要低聲下氣,我寧願不做。”

看著他,好像很有骨氣的樣子。

客人中,有人說他脾氣不大好,有人說他很溫柔,到底如何?也許只有他自己瞭解。

深夜一個人開車回家,他說:“不管每天多辛苦,回家的路最讓自己覺得幸福。”

錚錚鐵漢也有柔情,也有軟肋,只是外人看不見。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昨天晚上回家,老公看著走在前面的兩個孩子和婆婆,感慨道:“上有老,下有小,哎,只能夾縫裡做人啊!”

“富一代都是這麼過來的。”我也不知這是安慰他還是鼓勵他。

有一種“難”叫做“上有老,下有小”

《歌手》裡張韶涵演唱的《在人間》裡有句歌詞:現實像車輪,我是隻螞蟻,我不哭我已經沒有資格能放棄......

這首歌的原創是來自美國的一檔綜藝節目《美國偶像》,一位名叫Chris的選手。

Chris與相戀8年的女友訂婚後兩年,女友發生車禍,手術後智力僅維持在2歲。

但他依然不離不棄,照顧女友。因為,在他看來,即使只是訂婚,也要對婚姻忠貞。

Chris為了籌集更多的錢照顧女友參加了這檔節目,儘管這首歌最後止步於24強,但還是留在了人們的心裡。

改編後的中文版歌詞,更是深入人心,我想就是因為他唱出了多少人內心的掙扎吧。

有一種“難”叫做“上有老,下有小”

安德烈在寫給母親龍應臺的信裡有句話:走進人生的叢林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上荊棘。

中年後,才發現往往人生道上的荊棘是躲避不及的,只能靠手裡的刀去砍,才能走出一條路來。

所以,“難”這個字,即使不說,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謹以此文,與各位正在路上堅持的人們共勉。

文字 | 四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