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汶南:汶水湯湯照汶陽

汶南鎮位於新泰、蒙陰、平邑三縣交界處,總面積189平方公里,轄85個行政村,10.3萬人, 境內京滬高速公路、博徐高速公路、205國道穿鎮而過,交通十分便捷。


建國以來區劃簡史


新泰汶南:汶水湯湯照汶陽


1954年5月,蒙陰縣五區(汶南)及所轄汶南、柳平、盤車溝、李家樓4區域劃歸新泰縣。1958年成立汶南人民公社。1985年12月區劃調整,將原汶南辦事處所轄區域劃分為汶南鎮、沈家莊鄉。汶南鎮轄48個行政村。1994年沈家莊撤鄉設鎮,轄37個行政村。2001年由原來汶南鎮、沈家莊鎮合併成立新的汶南鎮,轄85個行政村,區域面積189平方公里,2005年總人口10.12萬人。


歷史名人


李通(1102--1156)祖籍京西北路滑州白馬縣河道村,晚年定居蒙山北麓(李通定居汶南李家樓李家莊一帶,今新泰市汶南鎮李家樓。後成望族,世稱“元帥李家”。

新泰汶南:汶水湯湯照汶陽

鮑叔牙(約前723或前716~公元前644年) 姒姓,鮑氏,亦稱"鮑叔"、"鮑子",是鮑敬叔的兒子。春秋時代齊國大夫,管仲的好朋友。相傳,鮑叔牙所在的府地位於汶南鎮鮑莊村南,大約佔地7萬多平方米,鮑府東有一塊土丘地,南北長,很平坦,是鮑府每天早上溜馬的地方,現在群眾叫這塊地為馬趟子地。在村河北崖東北方向有他的花園,大約佔地百畝。另有養蠶的桑園,大約佔地50畝。現在群眾叫此地為桑園地、花園地;在村西河北崖有一座上馬臺,是他進京上馬、回家下馬的地方,至今群眾都稱此地為上馬臺,上馬臺原跡有長6米、寬3米的上馬臺,在1964年修渠道時拆掉,現無遺存。

新泰汶南:汶水湯湯照汶陽

明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明朝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的公鼐(1558~1626),字孝與,號周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協理詹事府詹事、兩朝實錄副總裁、贈禮部尚書,諡“文介”。公鼐出生於明代後期一個聲勢顯赫的“館閣世家”裡,從公鼐高祖公勉仁開始,代代蟬聯進士,到公鼐一代,“五世進士、父子翰林”,成為明朝末期著名的進士家族。他們或文治,或武功,多有建樹,一時彪炳海內。公氏家族的集大成者,以公鼐為最,他也是公氏家族在文學上最有成就的一位。

汶南名產


新泰汶南:汶水湯湯照汶陽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忘憂草,屬百合科、萱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病蟲害、適應性強等特點。新泰汶南黃花菜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200年前,青雲山、太平山山下的農民就開始引種栽植“山針針”,對於護堰和水土保持都起到過積極作用。汶南鎮是“中國黃花菜第一鎮”!


民俗傳說


“抬頭寺和尚——耙了(罷了)”

據資料記載,抬頭寺建於明代中期,破落於明末清初,明中期偏後,抬頭寺西南緊鄰的是翰林公鼐的老家果莊村。相傳在明朝萬曆年間,一名僧人替當朝皇帝出家修行,皇帝便為替他出家的僧人在新泰市汶南鎮果莊村、曹莊村、汶南東村交界的黃土崖上興建了廟宇抬頭寺。時間久了,替皇帝出家的僧人耐不住寂寞,不僅不好好修煉,還在當地欺男霸女。他填埋了附近村民吃水的水井,在抬頭寺內打了水井,這樣附近的村民便只能去抬頭寺內的水井打水,還要求家中女眷去打水才行。替皇帝出家的僧人見到來打水的婦女稍有姿色便進行強佔,並在寺內挖了一個洞穴,將這些婦女關在一個洞穴裡面。當朝的文學家、詩人,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右侍郎公鼐,退休後回到故里。有一天閒來無事去拜訪附近抬頭寺中的老朋友,即替皇帝出家修行的僧人,恰巧僧人有事急於外出便讓公鼐在寺內轉轉賞下風景,等著他回來再敘。臨行之前僧人特別囑咐公鼐千萬不要搖晃庭院內的一個鈴鐺,囑咐完畢,僧人便外出辦事了。

新泰汶南:汶水湯湯照汶陽

在院內轉了幾圈的公鼐看到院內的鈴鐺越發好奇,便走向前去,用力一搖,這時地穴的蓋子被掀起,從地穴中跑出來一群赤身裸體的婦女,問及原因得知了僧人在當地欺男霸女的劣行。公鼐便起身前往京城向當朝皇帝上報此事,誰知皇帝知曉後不僅沒有重罰僧人,反倒對公鼐說:“罷了罷了!”公鼐返回故鄉,命人將僧人用土埋住身體只露出個光頭,把牛套上鐵耙,將僧人耙了。“耙了”與“罷了”同音,但結局卻相差甚遠,但當朝皇帝知道後也無能為力,公鼐為當地百姓除去了後患。從此便流傳開了“抬頭寺和尚——耙了(罷了)”的故事。


禿尾巴老李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在新泰流傳較為廣泛,據傳在汶南澇坡村是其姥孃家。舊時每奉干旱,附近村民便會到其姥娘墳前祭祀祈雨,求其與禿尾巴老李講情回家下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