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臺釣,講究拋竿準確,每次餌料都能落在相同位置上,才是高手。精準拋竿,提高作窩點精確性,加快誘魚和提高中魚的機率,往往這樣的精確窩子會有很好的聚魚效果,從而帶來好的魚獲,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個窩子釣到底。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臺釣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還要考慮幾個窩子呢?那就先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晴空當照,正值廣東的8月,是垂釣羅非魚的好季節。某日,釣友A前往某水域釣魚,同時也有後幾分鐘就到達相鄰釣點的釣友B,一頓忙碌過後,兩個人幾乎同時開釣。開釣不久,釣友A先中魚,於是補窩,繼續做釣。可是這裡的小羅非聞到了餌料和窩料的味道,紛紛前來報道,於是A繼續做窩子,加快抽竿頻率,忙的不可開交,小羅非頻頻上鉤。與釣友A不同,釣友B在中魚之後,發現窩點小羅非太多,於是把餌料扔到了離窩點大概50公分的另一個點,開始作釣。看到這個操作的A心裡想,這個人肯定不會釣魚,拋竿都不準,每次都沒有在同一個點,怎麼做窩子。可是接下來的事情讓A鬱悶了,A這裡上的都是小羅非,可是B不一樣,左邊一條,右邊一條,每次都在不同的窩點。A心裡想著,這個人只是運氣好罷了,這樣都能釣這麼多。一次,兩次,幾次之後,A發現B每次都這樣釣,可魚獲往往比自己多。於是A納悶了,就跑過去跟B打招呼,問大師你的餌料怎麼這麼好,怎麼開的?可是B沒有說話,而是給了一個冷眼。於是A鬱悶的走開了。

看到上面這個案例,相信有很多人會感同身受,第一時間會覺得別人的餌料比自己的好,而忽略了釣法問題,其中這個多窩子輪流釣的方法就是其中的釣法,也正是B釣友魚獲比別人好的關鍵所在。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多窩子作釣

那麼問題來了,釣魚時哪些情況適合多個窩子作釣呢?

經過小編的整理,下面把這些真實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有不對之處,請海涵並指出,當然瞭如果你有更多關於這方面的經驗,歡迎留言告訴我。

①:滑口魚

滑口魚基本一般存在於黑坑和競技池,因為這種魚經過多次釣放,已經被訓練成 “老兵”,所以一個窩點中了幾條魚後,後面的口會變得非常滑,信號變得更亂,越來越難釣。這個時候把窩子,晾一晾,在釣點周圍新的窩點作釣,往往很快又會收穫幾條,接下來又變得更難釣,於是繼續切換至下一個窩點。這種釣法,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每個窩子前幾竿都是“生口魚”,提高了命中率。這種釣法也叫扎蛤蟆釣法。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黑坑釣魚

②:生性膽小的魚

生性膽小的魚,常見的如白條。往往在一個點,釣上幾條白條之後,後面的口就非常難抓,採用這種輪釣窩子的方法,往往每次都像釣“生口魚”,效果相當明顯。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白條魚

③:小雜魚鬧窩

小雜魚多,很鬧窩的情況下,採用多個窩點輪著釣,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小雜魚聚窩鬧窩,容易命中目標魚。比如南方,夏季小羅非鬧窩,近乎瘋狂的程度,這個時候在窩點周圍不同區域下杆,很容易命中目標魚,正所謂“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跟小魚捉迷藏,往往效果不錯。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小雜魚

④:淺水區釣魚

在淺水區作釣,中魚之後沒有及時拉出窩點,窩子很容易被衝散,這個時候窩點被驚之後,往往要很久才會有魚進窩,此時可以適當補窩料,再把窩子晾一晾,讓魚安靜放心地進窩,再下竿作釣。同時可以在離窩點1-2米處,不同的窩子下竿作釣。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不同窩點釣魚

以上這幾種情況,就適宜採用多窩子釣法,來適應這些魚情,以提高你的魚獲。

上述幾種方法都是在一個釣點,同時釣幾個近窩點的方法。那哪些情況,又要遠距離作不同窩點,也就是要走著釣而不是守著釣呢?

那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守著釣和走著釣?守著釣,就是固定在一個釣點,長時間釣魚,比如2-3小時,或半天,又或一天,不切換至其它的釣點。走著釣,就是選擇不同的釣點,比如在相隔5-10米,10-20米,甚至更遠的釣點,打入窩子,在不同時間點每個釣點輪流作釣的方法。

①:冬季魚情

冬季魚兒活躍性不強,你的窩子做得再好,如果不在魚活動的範圍之內,也是白搭。所以在冬季要學會人找魚,在不同的窩點打入少量窩料,再輪著試釣。傳統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②:新魚不活躍

黑坑新放的一批魚,經過長時間運輸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導致魚的活躍性很差。放入魚塘之後沒有大範圍自由擴散,而是在某一些區域扎堆,這時很多黑坑老手,都是帶著竿子,滿塘去找魚群。有時候定點窩子裡沒有魚,但是經過一翻尋找,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穫,這種由“空軍”轉為爆護,坐過山車方式的變化,令人更有成就感。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黑坑釣魚

③:天氣問題

因為天氣問題導致魚的活躍性不高,待在某一塊區域不大幅度的遊動。此時如果試釣不同的區域或水深,往往有意外的驚喜。特別是有時候一個老釣點,長時間守釣,沒有魚口。但是換到不起眼的水草邊或有亂樹枝的地方,下竿往往有不同的驚喜。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走著釣

④:水溫問題

這種情況一般在季節更換,冷熱天氣形成拉鋸戰的時候比較多。平常釣2-3米的時候口很好,可是突然這幾天溫度上升,水溫也跟著變化,釣2-3米的水深魚口寥寥,但是切換到淺水1-1.5米,魚情又完全不同,甚至春季有時候釣50-80公分再好不過。小編就碰到過個問題,兩個心儀的釣點在冬末春初時換著釣。有一個釣點A水深1-1.5米,日照比較晚,中午11點之後才會曬到。另一個釣點B位置水深2-2.5米,這個位置,一大早就會有太陽照射。所以溫度低的時候,我會選擇釣點B作釣,一旦發現近日溫度升高,或當日作釣時溫度明顯升高,就轉向A釣點。每次收穫都不錯,而同行的釣友懶得換釣位,有時收穫很少,甚至“空軍”。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釣魚

⑤:同水域對比

同一片水域,相隔的釣位距離不遠,有時候只有10-20幾米的距離,別人的窩子裡魚口連連,但是你的窩子卻靜如止水。這個時候你就一定要做出變化,在餌料,調釣確認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換釣位,找到魚道或適宜的水深才可以。因為或許你的窩子裡此時不是魚經過的地方,或魚兒不喜歡待的地方。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釣魚

分析了哪些情況適合釣多個窩子(走著釣),那哪些情況又不適合走著釣,而要守著釣呢?

①:大面積水域

大面積水域,比如河流,水庫,這些地方地理位置寬闊,水面大,魚兒活躍性高的時候,覓食遊動的範圍廣,所以進窩的時間比較長,這種水域就適合守著釣,不適合走切換不同窩點作釣,以免魚還沒有進窩子你已經放棄這一個釣點了。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大水域釣魚

②:新的釣點

來到一個新釣點或經常沒有人作釣的位置,這個時候就適合守著一個窩點作釣。因為這個窩點,沒有長期投食,並沒有形成固定的窩點,魚兒不是這裡的長住客戶。所以這個時候要延長作窩的時間,給魚兒更多時間覓食尋找的機會。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新釣點

③:釣大魚

釣大魚,特別適合守釣。因為釣大魚打入的多半是大顆粒窩料,留窩久,發窩慢,大個體魚進窩也慢,再加上大魚的密度也小。所以守釣是釣大魚的不二選擇,有時是半天,有時是一天,甚至幾天的長時間守釣。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釣大魚

④:釣深水

都說釣大魚才釣深水,所在釣深水一般要守釣。當然,冬季特別冷的時候,萬不得已要釣深水,比如釣3-4米水深。釣這個水深,我們就要有耐心守釣。因為深水能見度低,魚兒可視的範圍也降低,很多時候是靠嗅覺覓食。再加上深水的魚密度相對比較小,此時魚口也不是很好,所以這個時候適合守釣。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長竿釣深水

⑤:窩子魚情正常

當窩子裡魚情正常的時候,當然守著釣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去更換其它釣點了。古話說,窮則思變,用在釣魚上就是沒有口,魚情不好才要想著去變化,去適宜。

釣魚時可以釣多個窩子嗎?學會這些判斷,幫你提高魚獲

魚獲

寫在最後

以上這些就是小編對“什麼時候釣多個窩子”,“什麼時候要走著釣”,“什麼時候要守著釣”這幾方面經驗的一些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小編沒有提及之處,歡迎指出。當然了資源相當重要,現在很多地方資源匱乏,魚兒密度也很低,一般野釣三個小時內不建議換釣位或窩點的,畢竟現在野釣資源匱乏是硬傷。

當然了,釣魚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管是專注一個窩子還是多釣幾個窩子,是走釣,還是守釣,都需要根據具體的魚情去判讀和分析,再採取相應的策略,“對症下藥”,而不是一味照搬某一種釣法,固定一種思維。正所謂釣無定法,但有方法,變通才是釣魚的精髓。

我是漁動,一個三天不釣魚就手癢的釣魚人。如果你也喜歡釣魚,不妨一起探討,一起分享那份屬於釣魚人的快樂!創作不易,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