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茶產多賢鄉六堡味醇隔宿而不變茶色香味俱佳


— —《蒼梧縣誌》


今天咱們說的這種茶與雲南的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齊名,茶的色澤黑褐油潤,越陳越香,它的製作技藝不僅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OMG!究竟是什麼茶這麼厲害?!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今日

廣西非遺美食

我們就來品一品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


梧州六堡茶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01

品茶先知茶禮

茶是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對茶品種的選擇都有著各具特色的偏好。但是,別以為選茶、喝茶,只是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這麼簡單。所以,在品茶之前,我們先來學習茶禮。


現代人喝茶,會使用叩指禮來表達謝意。晚輩向長輩叩謝時,五指併攏成拳,拳心向下,五個手指同時敲擊桌面,相當於五體投地拜禮;平輩之間,食指中指併攏,敲擊桌面,相當於雙手抱拳作揖;長輩向晚輩,只需食指或中指敲擊桌面,相當於點頭即可。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但在更久遠的古代,茶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意蘊可以上升到社會禮儀制度層面,成為古人們人際交往中必須遵循的一種規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時,茶就是重要的陪嫁品之一。雖然當時並沒有“茶禮”這一說法,但是帝王都把茶列為自己女兒都陪嫁品了,說明茶在當時已經有了吉祥的含義,於是底下的平民百姓紛紛跟風。如果是在現在,那文成公主就是妥妥的帶貨女王!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後來,茶便與婚禮扯上了關係,是聘禮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茶禮成為了男女之間確立婚姻關係的重要形式,“三茶六禮”便是延續至今的茶禮風俗。

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三茶:下茶、訂茶以及合茶。男方下聘叫“下茶”,女方受聘叫“吃茶”,此後這名女子就不能許配給他人了,民間稱之為“已吃了茶了”。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02

六堡茶的成名之路

噔噔噔噔~學完茶禮,今天的主角終於登場了!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六堡茶屬於黑茶,原產於廣西梧州市蒼梧縣的六堡鎮,是一款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名茶,得名於明朝,興盛於清朝。

明朝時期,蒼梧縣分為11個鄉,鄉下面又設堡、甲、閘、洲,當時的六堡隸屬多賢鄉,因六堡多產的茶葉質量最優、行銷在外,大家就稱為“六堡茶”。數百年之後,蒼梧縣的很多鄉村名都已光榮下線,唯獨六堡因保存有一款特別靚的茶葉而一直在線。

到了清朝,六堡茶迎來了“茶生”中的第一段興盛時期,成為宮中貢品,不過成名之路還是有些曲折。據說清朝乾隆年間,皇帝要在民間蒐集奇珍異寶,蒼梧縣收到消息後馬上精心製作了帶有“檳榔香”的六堡茶進貢到宮中,可惜“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要求非常高,對六堡茶的醇香之味不感興趣,於是把茶丟給了後宮草草了事。直到1801年,朝廷組織品評各洲縣的貢茶,蒼梧縣六堡茶因特別的“檳榔香”被列為優等,縱身一躍成為全國二十四名茶之一。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除了自身品質絕佳,六堡茶得以聞名,還得益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梧州地處珠江—西江經濟帶中心位置,自古就是水上交通要道,水系發達,因河而興,有“三江連五省、總彙在梧州”之稱。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是我國西南地區最早向外通商的城市。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成為通商口岸,六堡茶“近水樓臺”,茶號遍佈粵桂、港澳、南洋及歐洲各地,成為了大家喜愛的“僑銷茶”,開啟了六堡茶的又一段興盛時光。

清朝後期,梧州的水運發展已呈現繁榮時期,形成了一條以梧州蒼梧縣六堡鎮為起點、以六堡茶為媒介,以船為主要載體,以六堡河、東安江、賀江、西江為紐帶,聯接海上絲綢之路,通達世界各地的“茶船古道”,從而使得茶船文化蓬勃發展。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03

六堡茶的製作與儲存

傳統六堡茶以其精湛的手工技藝、獨有的“紅、濃、醇、陳”特色及神奇的保健功效,成為我國黑茶種類中的佼佼者。它的標準傳統制作加工工藝劃分初制精製兩大部分。


初制工藝流程:鮮葉—殺青—初揉—堆悶—復揉—乾燥—毛茶。


精製工藝流程:篩選—拼配或不拼配—汽蒸或不汽蒸—壓制成型或不壓制成型—陳化或不陳化—成品。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六堡茶的每一道製作工序都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其中後期的發酵陳化過程需要幾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慢慢形成“陳”的品質,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以陳為佳”“越陳越好”,六堡茶也因此被譽為“可以喝的古董”

久藏的茶葉還有可能生出一種叫“金黃黴菌”(學名為冠突麴黴菌)的有益菌,俗稱“發金花”,這些小斑點可不是發黴,它會使六堡茶變得更好喝,據說還有減肥功效。哇!還說什麼?上茶!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如何儲存六堡茶

1、不宜密閉,應略透氣,用棉紙、宣紙或牛皮紙包裹即可剝開後存入瓷甕或陶甕內,甕不必密蓋,可以略為透氣。


2、若茶有倉味,可置於空氣中,待其倉味散盡再儲存。


3、若茶湯口感“緊”或“澀”,可將茶片剝散或攤開,待其自然“回潤”,益增其滋味之豐富及香氣。


4、應遠離廚房及有怪味處。


5、千萬不可烘焙(即使低溫亦不可)。


6、散倉味以每年十、十一月吹北風時,讓自然風吹最佳,因北風乾燥,溼度在五十度上下(平常約七十度),另外在非下雨天時用電風扇微風吹亦可,注意勿受太陽光直射。


7、有氣之茶(以50年代居多)如不立即品飲時,應保留其外紙及竹殼,以護其氣。品飲前再將外紙去除,剝開“回潤”,經常品飲,即可漸入佳境,“回潤”至適當時,即可用紙包裹儲存。


8、無氣或略有倉味的茶,宜將外紙撕去。


9、清理乾淨,適度透氣後再儲存。


10、整筒竹殼茶餅若無倉味,可用外紙包裹存放,紙有調節作用可擋過度溼氣。


11、以冷氣送風會過於乾燥,想去除倉味時可用此法,但倉味去除後,仍需以自然空氣,適當的溼度來“回潤”。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最後,讓我們一邊品茶,一邊欣賞六堡茶製作技藝手繪圖。如果有小夥伴不滿足於品茶,想挑戰自制茶葉,也不妨一試喲!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舌尖記憶 | 黑茶系列中“大佬”級別的梧州六堡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